大家好,我們的信爺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戰國時候,有很多有意思、有戲曲性的人物。戰國時候的君主在治理國家之餘,也有自己的愛好,最近了解到一位奇葩的君主,而且在許多戰國電視劇裏都有他,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這個奇葩君主的愛好
秦武王,姓贏,名蕩,有沒有感覺他的名字讀起來怪怪的,這個名字也是奇葩的了。爲秦國統一霸業打下堅實基礎的一位過渡的秦國國君,他不像電視劇上那麼無能,反而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主,他在位四年,有卓越的成績。
秦武王聽說在周朝都城洛陽有九鼎,這九鼎是夏、商、週三朝國家政權的象徵,秦武王就想擁有,得到霸主的威望。秦武王三年,想借道韓國去周都洛陽,韓國不同意,秦國就派遣甘茂率兵攻打韓國要塞宜陽。
宜陽是韓國的重要城池,是秦國進軍中原的障礙,城池堅固,裏面儲備了十萬韓國的精兵,和大量的糧草。甘茂攻打宜陽五個月,都沒有攻破,這時候秦武王急了,追加援兵五萬,秦國士氣大振,擊敗韓國援兵,攻下宜陽。
佔領宜陽之後,疏通了到達周都的道路,秦武王率軍到達周都,詢問九鼎。周天子恐懼,列隊歡迎。
秦武王從小力大無窮,爭強好勝,經常與大力士比試舉重,後來也特別喜歡任命大力士爲將。
秦武王問鼎周都之後,馬上來到周朝太廟附近的九鼎存放之處。這九個寶鼎是大禹用人民的貢金鑄造,一鼎一州,分別爲: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據說每個有千鈞之重,最少有現在的一千公斤。武王指着“雍”字說:“這個代表秦國,我應該拿回去”。然後對手下的大力士說,誰能舉起這個鼎,大力士任鄙退卻,但另一位大力士孟賁也是爭強好勝之人,要去試一試,通過在兩個鼎的耳朵上繫上鐵鏈,然後雙手猛地一用力,寶鼎起來了,離地半尺,但是孟賁支持不住,眼珠都快出來了,只好放下。
秦武王看到這裏,自信比孟賁力氣大,蠢蠢欲動,不聽大臣的勸止,更換行動方便的服裝,屏住呼吸,來一口氣,“起”,寶鼎離地半尺,看起來比孟賁好點,這時候周武王想要移動一下,在動腳的一瞬間,突然感覺力氣不夠,支持不住,寶鼎掉落,可悲的事情發生了,寶鼎砸在了秦武王的身上,這鼎可有千斤之重,武王瞬間暈過去了,血流不止。
手下大力士趕緊移走寶鼎,把秦武王送回公館,秦武王疼痛難忍,當晚去世,沒能見到第二天的太陽。
秦武王的諡號是“武”和“悼”,可以見得他是很有雄才大略的,可是他的愛好和爭強好勝,讓他爲此獻出了生命。如果他活在現在,在科學的舉重保護之下,或許能夠獲得一個世界舉重冠軍。但是可惜了,秦武王就這樣走了,爲自己的愛好舉重事業獻身了,給後人留下一個武王舉鼎的故事。
秦武王生前也沒有遺囑,導致之後秦國進行了爭奪王位的戰爭,留下一個內亂中的秦國,秦武王去世時年僅23歲,如果能夠多活幾年,獲取秦國能夠早統一幾年。
這件事情給我一個道理:就算再厲害,一定要量力而行,防止意外發生。
你認爲古代還有哪些奇葩的君主呢?可以在下方評論哦。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