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鵬舉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前2048年,也就是太康四年,太康帝因爲沉溺遊戲山水,不理朝政從而被后羿取而代之以後,后羿也就控制了夏都斟鄩的軍政大權,太康被趕走到陽夏以後,也因病死亡了。
我們看看《史記·夏本紀》和《左傳》晉侯與魏絳的對話,就對這段歷史的基本輪廓有了大致瞭解。
這裏記述了后羿崛起,太康失國,后羿代夏,寒浞滅羿以及最終少康復國的整個歷史畫卷。我們重點講述后羿代夏到少康復國這段歷史。
一、夏王東逃,后羿代夏
本欲另立爲王的后羿,因爲遭到羣臣與其它部落首領的反對而作罷。無奈之下,只好另立太康的弟弟仲康爲帝,仲康相對他的另外幾個不成氣候的哥弟來說,還算比較聰明踏實的人,但在後羿面前,他也只能是個傀儡,后羿正好也可以借他的名義號令其它的部落。仲康性格比較孺弱,面對強勢的后羿,基本上無力反抗,只能逆來順受,這樣的好處是暫時保住了性命,在帝位上坐了三十年,也夠長了,但最終還是因爲心裏憋氣,在痛苦的熬煎中死去。
后羿看仲康死了,就讓仲康的兒子相繼位了。這個相倒是和他父親不一樣,不甘於久屈人下,暗地裏也糾結了不少忠於夏王室和自己的人,但和后羿比,終究還是力有不逮,無法對后羿的控制造成威脅。隨着后羿力量的越來越強大,看看自立爲王的時機已到,就逼迫相交出帝位,並把趕了出去,然後后羿自立爲夏王,號“帝夷羿”,估計就是來自東夷的帝王后羿的意思,好在沒有改國號,仍然是夏朝。
相離開斟鄩以後,怕再被追殺,就一路逃竄,最終投靠了自己的親戚斟灌氏及斟尋氏(在今商丘一帶)。這段歷史見司馬遷《史記·卷二·夏本紀第二》
二、重蹈覆轍,寒浞殺羿
這個后羿自從趕走相,自己當了夏王以後,仗着自己力大無窮,射術又高,就和太康一樣,不理朝政,把朝政都交給了伯明氏的兒子寒浞(zhuo)打理,自己則遊山玩水,過着醉生夢死的享樂生活。這個寒浞是什麼人呢?他是伯明氏的後代,自小受到父母的寵溺,比較胡作非爲,經常攪的四鄰不得安生,所以史書上稱他爲“饞子”,老寒家的人覺得管不了他,就不要他了,任他自生自滅,這個時候遇到了后羿,后羿見他比較機靈,就收留了他。交給這樣的人打理朝政,後果可想而知,這個后羿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
寒浞大權在握,趁后羿經常外出打獵玩耍,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一方面想方設法收買人心,積蓄力量,一方面尋找時機幹掉后羿。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這個后羿又興師動衆的出去打獵了好久,對都城湧動的暗流毫無察覺,玩開心以後,終於想起來該回去了。於是,和太康相通的橋段又上演了。后羿回來以後,發現自己的老婆純狐居然和寒浞混在一起了,當時就怒了,兩個人在後羿的寢宮打了起來,結果被寒浞殺死,他的親信也被寒浞的人馬殺了片甲不留,后羿時代悲慘的結束了。
這個寒浞殺了后羿還不算完,居然把他煮了,讓后羿的兒子喫,他兒子哪下的了嘴,不喫,就被寒浞殺死在國門之外。
這個寒浞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澆,一個叫戈豷(yi),都是比較兇狠之人。寒浞怕相的勢力坐大,就怕兒子澆帶兵滅了相的根據地,相也被殺。
據《左傳·哀公元年》記載:相被殺的時候,他的老婆後緡正懷着少康,見勢不對,在侍衛的幫助下從牆洞裏跑了出去,逃到孃家才得以倖免,少康則成了遺腹子。少康長大以後,一方面打造自己的力量,一方面收攏父親的舊部,很快就擁有了足夠打敗寒浞的能力。
三、蓄力反擊,少康復國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聰明的少康玩起了間諜手段,派機智靈活的女將軍女艾打入了澆的內部,掌握了敵人內部許多一手軍情資料,然後趁其不備,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一路大軍進攻澆的軍隊,一路進攻戈豷,併成功將這兄弟兩個斬首示衆,極大的打擊了寒浞的勢力。
少康在老臣靡的協助下,乘勝追擊,攻入斟鄩城,此時的寒浞已經是年近80歲的老人,早已無力馳騁疆場,朝裏的大臣們一看大勢已去,紛紛反叛,少康殺死了寒浞後乘勝追擊,滅了寒浞的部落有窮氏後少康稱帝,爲第六代夏王,至此,因太康失國造成中斷約40餘年的夏王朝中得以重新恢復,史稱“少康復國”。
少康從政後,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休養生息的政策,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秩序井然,史稱“少康中興”,這也是歷史上首次出現“中興”這個詞。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