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葉國標、上海清算所監事會主席謝漢立一行拜訪上海市政府副祕書長、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共同探討立足臨港,發揮新片區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積極推進國際油氣貿易業務,增強上海能源要素市場的國際影響力,提升我國在國際油氣定價領域的話語權。謝漢立表示,上海清算所支持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立足臨港加快發展國際油氣貿易業務,將積極助力臨港新片改革創新,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爲能源產業發展增加金融賦能。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是新時代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重要戰略新引擎。5月11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葉國標、上海清算所監事會主席謝漢立一行拜訪上海市政府副祕書長、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共同探討立足臨港,發揮新片區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積極推進國際油氣貿易業務,增強上海能源要素市場的國際影響力,提升我國在國際油氣定價領域的話語權。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位於擁有“東方藍寶石”美譽的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金偉良攝

2019年8月6日,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明確,將臨港新片區打造成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更好地服務對外開放總體戰略佈局。自成立以來,臨港新片區聚焦亟需突破但其他地區尚不具備實施條件的關鍵領域,放開手腳更大膽地闖、更大膽地試、更自主地改,通過打造最高水平對外開放、最能創新突破的改革開放試驗田、最自由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三個最”,全力打造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引擎。

定價話語權和影響力一直是能源消費和生產大國的重要訴求。作爲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40%,然而在國際油氣市場上,卻沒有與自身體量相匹配的定價權。在業界專家看來,中國需加快建設面向亞太的油氣交易市場,形成能夠反映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油氣供需關係的基準價格。

朱芝松對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彙報的立足臨港推進國際油氣貿易業務方案表示肯定。他說,臨港新片區正在加快推動形成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新的制度框架,全力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由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牽頭,立足臨港推進國際油氣貿易業務是大事、好事,具有戰略意義,管委會將積極支持。

5月8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會發布《全面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與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全面落實全方位、深層次、高水平的金融業對外開放,進一步強化開放型經濟制度創新和風險壓力測試。

上海清算所是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我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是場外金融市場唯一一家中央對手清算機構。謝漢立表示,上海清算所支持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立足臨港加快發展國際油氣貿易業務,將積極助力臨港新片改革創新,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爲能源產業發展增加金融賦能;同時,保障金融市場規範、穩健發展。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是我國首個國家級油氣現貨交易平臺,承載着深化我國油氣市場化改革,提升我國在國際石油天然氣市場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重要使命。葉國標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積極與臨港新片區對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藉助臨港政策優勢、區位優勢,加快國際能源貿易業務探索,吸引資金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等資源集聚,助力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提升上海能源要素市場影響力。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武偉;上海清算所創新業務部總經理張蕾;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王春鵬,董事、副總經理付少華,副總經理汪志新、曹爲民、王連生,總經理助理奚煒等參加座談。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規劃範圍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匯港以東以及小洋山島、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設置新片區。新片區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在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項開放創新措施的基礎上,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加大開放型經濟的風險壓力測試,實現新片區與境外之間的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信息快捷聯通。

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清算所)於2009年11月28日成立,是我國銀行間市場唯一一家專業化集中清算機構,也是我國三大債券登記託管結算機構之一。上海清算所堅持以“規範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爲目標,在銀行間市場成功引入並持續拓展中央對手清算機制,建立了我國場外金融市場統一、專業的中央對手清算服務體系;創新發展並不斷完善債券登記託管結算服務,建成我國信用債登記託管結算中心。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是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直接指導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國家級能源交易平臺。2015年3月4日在上海自貿區註冊成立,2015年7月1日試運行,2016年11月 26日正式運行。交易中心由十家股東單位組成:新華社、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申能集團、北京燃氣、新奧能源、中國燃氣、港華燃氣、中國華能,註冊資本金10億元,類型爲有限責任公司(國內合資)。 (完)

本文來源: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本文作者:劉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