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混战不止,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日本的战国时期

日本战国时期(公元1467年-公元1615年)相较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较短,只存在了100多年。多数人认为日本战国始于1467年的应仁之乱;至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阪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日本战国时代结束。


庆长三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和尾张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元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共同特征


中国春秋战国和日本战国时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天子犹在,但王权衰微,中央分封的各诸侯国、领主大权在手。是封地的王,拥有着绝对的权威,天子或天皇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久而久之,天子、天皇势微,各封地实权人物不顾天子,开始发动战争,吞并小国,致使国家分裂,互相残杀。

两国虽然都陷入战乱,但封建礼制犹在,诸侯、领主并不敢篡权弑君,取而代之。导致天子、天皇沦为名义上的国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