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似乎始終對一些名人軼事津津樂道,從小到大,我們聽說過很多歷史著名人物的故事。有教育小朋友要禮讓的孔融讓梨,有體現人聰慧的蘇軾房梁掛錢,還有講述人勤學苦讀的范仲淹斷齏畫粥的故事。

似乎我們學到的一些道理,都是從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中學來的。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在聽故事學道理的同時,也要多思考一些故事外的事情。因爲歷史不止一面,故事也不是由一個人構成的。歷史中的人物仍然是主角,那些配角也不可忽視。

從多視角去觀看歷史,其實也是一種需要練習的能力。就比如我們經常聽說的一個故事,就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我們都看到了司馬光的機智應用,但其實很難想到故事裏也還有其他的主角。就是那個掉進缸裏的小孩,也許他沒有司馬光聰明機智,也許他本身也並不聰明,沒什麼成就。但也並不應該被忽視,不知道有沒有人思考過那個孩子究竟是誰呢?

按照歷史的慣性,我們可想而知他是一個無名小卒。但這只是我們的無端猜想,並不能代表事實。如果真正有心,我們就應該去查證一下,這纔是對歷史人物的尊重,對故事真實性的尊重。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了解司馬光這個人,進一步解讀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根據事實來探究一下故事中的另一個主角,看看那個從未被老師提及的孩子,究竟是誰呢?

一、文明古今的司馬光

司馬光在文壇和史學界都聲名顯著,他是北宋的風雲人物,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

司馬光最著名的成就就是編寫了《資治通鑑》這本書,耗時長久,是繼《史記》又一部冠絕古今的史學著作。當然和他同樣出名的,還有他砸缸救友的那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我們之後再細細來說。

但是我們不得不說,這個故事這麼出名。和司馬光本身的性格特點,還有人生經歷密不可分。有的時候,我們不排除一些著名的歷史人物會被杜撰出一些小故事,藉由這些故事來塑造他的形象。但是司馬光其人確實非常優秀,關於他的故事可信度非常的高。

司馬光砸缸就有發生的時間,大概就是他剛剛啓蒙讀書的時間。不得不說,司馬光小時候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小神童。他6歲啓蒙讀書,7歲就能熟讀《左傳》,在別的孩子還在讀百家姓、千字文的時候,他就已經能解釋左轉的意思。可見這個孩子的不平凡之處,他日後的成就也證明了這一點。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能夠廣爲流傳,跟他在北宋的政治地位息息相關。司馬光是四朝元老,經歷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4位皇帝。當然他也不僅僅是靠思朝元老的身份,司馬光在人中時期進士及第。累任大學士、尚書左僕射等職,死後被封爲太傅,親賜范文正公。

司馬光的仕途也並非一帆風順,因爲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打壓。好在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選擇了去洛陽修史,這本書就是《資治通鑑》。果然有能力的人,無論是什麼境遇都能夠奮發圖強做出事業。就像他砸缸救人時的勇氣和機制。

二、砸缸救友的軼事

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其實非常的簡單。當時年幼的司馬光和一羣幾乎同齡的小夥伴在自家的花園裏玩耍。那個年齡的男孩子都非常的頑皮,沒有大人的看護也敢橫衝直撞。而且這些孩子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與司馬家交好,或者是他父親同僚的孩子。

如果在他們家出了什麼事情,可能會非常的麻煩。

但是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並沒有什麼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司馬家的花園很大,小孩子們玩着玩着就看到了一口巨大的缸。後花園裏的缸一般都是用來儲水澆花的,一般都做得巨大又結實。對於五六歲的小孩子來說非常的危險。

但是這些孩子們卻對這口缸感產生了興趣,非要進去一探究竟。在衆人的鼓動之下,有一個孩子自告奮勇,冒着危險爬到高處,要看看缸裏究竟有什麼。

花園假山上的青苔又溼又滑,這個孩子一不小心就跌進了缸裏。缸裏的水剛剛能蓋過一個孩子,那個自告奮勇的孩子眼看就要溺水。

看到這種情況,其他孩子都嚇得哇哇大哭,也有的人害怕被大人責備,所以一言不發。如果繼續猶豫下去,這個孩子恐怕就會溺水而死。

當時司馬光正在遠處玩耍,聽到了呼救聲之後,他立刻趕來。因爲情況危急,他搬起了一塊巨大無比的石頭,看起來比他自己都要沉很多。水缸應聲而破,缸裏的孩子也隨着水流爬出了水缸。

三、掉進缸裏的孩子是誰?

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我們印象深刻的都是少年司馬光的睿智和冷靜。我們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要學習司馬光。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在老師給我們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提過那個掉進水缸裏的孩子。

他是誰呢?他其實叫做上官尚光。相信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都會非常的陌生,或者會發出疑問,果然不是什麼著名人物。但是人沒有名氣就應該被忽略嗎?這是我們在閱讀歷史時常犯的一個錯誤之一。

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小孩雖然魯莽,但也不乏一種直率和勇敢。他的行爲也證實了他的品質。上官尚光原本是司馬光鄰居家的小孩,成人後搬到了另一個地方居住,就在城西龍堤南坡,並建了一座亭子名叫“感恩亭”, 就是爲了報答報司馬光救命之恩。

史料中關於上官尚光的記載就只有這麼多,但從有限的史料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人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雖然並不豐滿,也並不全面。我們也能看到這是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所以說並不是只有歷史中聲名顯赫的人物才值得我們關注,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精彩。

現在大家知道了吧!那個小孩子就是上官尚光,我們即使不知道他的事蹟,也應該記住他參與了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

結語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這樣。誠然,司馬光是功勳卓著、著作等身的大人物。我們閱讀大人物的故事,能夠學到他的智慧,知道他從小到大的經歷。但是難道上官尚光這個人沒有吸引人的地方嗎?他並不應該因爲默默無名而被淹沒在史海中。就如同每一個普通的我們一像,這是作者在這個故事中的一點小感悟,希望能夠與君共勉。

不知道各位小時候在聽說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之後會有什麼感想。聽了作者的解讀之後會不會有新的感悟,如果能帶來新的感悟,那也不枉說幾分鐘的閱讀。

其實我們小時候讀過的很多故事,回頭看看都會有很多不同的感悟。因爲小時候的我們,認知是不全面的,很多事情都需要老師跟我們說。但老師並不能面面俱到,很多事情還是要我們多加思考。

就像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如果不細細去探究,怎麼會知道背後有這麼多故事?就像上官尚光這個人,如果我們不去注意他,怎麼知道他是一個如此知恩圖報的一個人呢?當然,無論是你注意到了司馬光,還是那個默默無名的上官尚光,都是這個故事帶給你的意義。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