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是歷史學中一個常見的名詞,其本身是歐洲歷史分期中的一個階段。
古典時代――中世紀――近代,這是歐洲最常見的歷史分期方式,後來由於歐洲巨大的影響力而推向全球,由此衍生的“上古――中古――近古”幾乎成了世界史的經典三分法。
然而,這一歷史分期方式與“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分期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對歐洲歷史的分期,並不完全適合中國。我們先看歐洲歷史分期的由來
1,古典時代
所謂古典時代,就是指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也就是歐洲文明的初創和源頭。
這一時期,歐洲文明從古希臘開始,在古羅馬發揚光大,並傳遍整個地中海。
這一時期,除了北方三大蠻族――日耳曼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歐洲都統一在了同一個帝國之下。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爲二,這一分裂對歐洲影響至今。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整個歐洲西部成爲日耳曼人的天下。

這一年,標誌着古典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結束了,歐洲開始進入中世紀。
2,中世紀
中世紀,常常與“黑暗時代”相提並論,但事實上,這一名詞最初是對古羅馬滅亡的惋惜,是對羅馬復興的嚮往,並不是說整個歐洲在中世紀一直都處於黑暗時代。
同時,一部歐洲中世紀史,幾乎就是一部爭奪“羅馬正統”的鬥爭史。從這一點來看,歐洲史與中國史其實是有幾分相似的。
西羅馬帝國的“正統”被日耳曼人所繼承。
第一個被羅馬教皇加冕爲“羅馬人的皇帝”的是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死後,帝國一分爲三,最終東法蘭克王國的奧托一世被羅馬教皇所承認,這便是神聖羅馬帝國。

東法蘭克王國,就是後來的德國。
神聖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西羅馬帝國亡後,東羅馬帝國又存在了一千年,東羅馬以羅馬正統自居,不承認神聖羅馬帝國的正統地位。這一點,就像我國南北朝時期南朝不承認北朝的正統地位一樣。

帝國正統之爭,最終導致了基督教的分裂,時間在公元1054年。所以東羅馬的基督教稱爲“希臘正教”,也就是現在的東正教;而西羅馬衍生的基督教稱爲“羅馬公教”,也就是現在的天主教。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歐洲正式一分爲二。
東羅馬帝國滅亡
神聖羅馬帝國畢竟是日耳曼人所建,從法理上來說,東羅馬帝國的正統性顯然更強。
而從中世紀以東羅馬帝國滅亡最爲結束來看,東羅馬的正統性顯然也是歐洲人所認可的。
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至此,源自古羅馬的羅馬帝國正完全滅亡,同時也標誌着中世紀的結束。
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奧斯曼帝國繼承了它的國土,俄羅斯帝國繼承了它的文化和宗教,兩者均認爲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併爲此大戰兩百多年,這是後話。
3,中世紀的結束時間其實是有爭議的
一般來說,中世紀的結束以東羅馬帝國的滅亡作爲標誌,但這並非唯一。
有的歷史分期,同樣以1453年爲標誌,但卻因爲這一年是英法百年戰爭的結束,從此歐洲出現了民族國家。
有的歷史分期,以公元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爲中世紀結束。
有的歷史分期,以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作爲中世紀結束。
還有的歷史分期,以公元1517年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作爲中世紀結束的標誌。
但不管怎樣,所謂中世紀的結束,其實也就是古代的結束和近代的到來,不管取哪一個年份,其實也就是一個象徵意義。公元1453年前後的世界迥然不同嗎?肯定不是,當時的人也不會這麼認爲。所謂的歷史分期,其實只是後人爲了便於理解歷史發展的脈絡而採取的一種方式而已。
因此,中世紀以最初的古典文明消亡爲開始,以近代的到來爲結束,是介於古代與近代的一段歷史時期。中國有中世紀嗎?
1,直接以歐洲分期套中國歷史並不合適
我們知道,如今的歷史教科書已不再使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這一分期方式,但用“中世紀”來劃分中國歷史合適嗎?
公元476年,是我國的南北朝時期,南爲劉宋、北爲北魏孝文帝時期。
公元1453年,是我國的明朝景泰四年,四年前大明剛剛打贏了北京保衛戰,擊敗了瓦剌。
顯然,以歐洲的歷史分期套中國歷史並不合適。事實上,所謂的中世紀也只能用於歐洲,尤其是西歐。
2,尋找我國的“中世紀”
不能以歐洲中世紀直接劃分我國曆史,但並不表明我們不能利用這一概念。
華夏古典文明的終結
華夏文明,由周朝奠基,在秦朝完成了長城以內農耕地區的統一,並在漢朝時期發揚光大,這一時期堪稱我國的古典文明時代。

這一點,與歐洲從古希臘開始,至羅馬帝國統一地中海沿岸極爲相似。
那麼,我國的古典文明時代結束於何時呢?
我們知道,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導致了華夏文明的第一次衣冠南渡,開始了華夏古典文明的消亡之路。
兩漢~魏晉~宋齊梁陳,這便是華夏古典文明的歷史走向。
公元589年,隋滅南陳。至此,華夏古典文明正式結束。

如果與歐洲史相比,隋朝便類似於神聖羅馬帝國。只不過我國與歐洲不同,神聖羅馬帝國與東羅馬自始至終都是分離的,而隋朝則滅了南陳,重新一統華夏。
因此,我們可以將公元589年南陳亡視爲華夏古典文明的終結,也就是我國中世紀的開端。
我國的近代是何時開啓的呢?
由於西方列強的到來,我國並沒有完成自身的發展之路。也就是說,我國近代的到來並非自身發展而來,而是被西方強行拉入了近代。
中西之交,古今分途。
牛頓出生於公元1643年,大明滅亡的前一年;
華盛頓去世於公元1799,同年,乾隆去世。
爲何我們會感覺牛頓與大明、華盛頓與乾隆似乎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呢?關鍵在於我國和西方古今分途的時間不同。

所以,我國中世紀的結束、近代的到來就是鴉片戰爭,就是公元1840年。
綜上,我國不存在歐洲意義上的中世紀,也不存在所謂的“黑暗時代”。但如果用中世紀來區分華夏文明的古典時代和近代,其實還是可以找到歷史發展的分界點的,公元589年隋滅陳和1840年鴉片戰爭便可以看作兩個節點。
最後,歷史分期,只是理解歷史發展的一種方式,其並不影響歷史本身,歷史分期的那一年前後確實也不會迥然有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