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龙川分厅办理业务

■文:本报记者 苏勇军

■图:本报记者 冯晓铭

不用去服务大厅,轻触手机输入要办的事项,即可轻松办理。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理想化,甚至不可思议?但是在河源,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让这些基本成为了现实。利企便民、人民满意、亮点纷呈的“智慧城市”正在加速打造,让河源广大市民尽享数字政府建设的红利。

指尖疫情防控放心方便

前日早上,家住市区华达街的刘女士打开手机里面“粤康码”小程序,熟练地给自己在市二小读一年级的女儿完成健康申报。刘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在18日将重返学校复课,现在自己按照学校的规定,每天做好健康申报,十分方便又准确。

据了解,“粤康码”在我市候机楼、码头、铁路公路站场、医院、小区、工业园、办公场所、商场等多种重点场景应用,根据推广使用经验和实际情况,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主抓各行业创建公共场所码,通过检测体温正常的绿码人群进行快速扫码打卡,掌握人员流动情况,达到出入管控、追踪溯源和群众健康状况等目标。

截至5月12日,亮码人数达76万人,亮码次数达1000万人次。在我市“粤康码”的网格场景中,网格机构1431个、网格员5187人。“护林码”应用场景中,我市森林防火检测场所1073个,检测员1502人,位列全省第三名。在医院证明应用场景中,医疗机构用“粤康码”出具医院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告知书756人次。

为解决市民购买口罩渠道不畅通、扎堆排队等问题,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开发的“守护槎城”微信小程序,让老百姓通过预约购买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广大市民点开微信里的小程序“粤省事”,可以看到粤康码、防疫便民服务、防疫咨询等诸多功能,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这些“指尖服务”为企业办事、居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市民宅家就能把事办

12日下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一楼,市民李小姐在工作人员的细心指引下,很快在自助服务区办好了相关业务。李小姐说,在自助服务区,不需要与工作人员接触,就可以放心地办好相关业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出门成了绝大多数市民的选择。然而,还是有一些着急的事情不得不去办理。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推出系列便民服务,让企业和市民不出门,便可实现事情网上办,有效保障了市民及企业办事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市更多市民通过“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在家里就可以办好相关的业务。

欧阳夏是河源猪八戒网的员工,专门负责对接新公司注册申请办理等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宅在家中办公的她,开始担忧因为无法办理各项业务,从而影响创业公司的发展,当她得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推出的系列优企服务后,顿时感觉安心了许多。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后,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加大“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推广力度,“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上线502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其中本地开发特色事项14项,群众可指尖快捷、便利办理包括公安、社保、民政、公积金、不动产、税务、林业、交通出行等事项。

同时,“粤省事”还推出返粤车辆申报平台,为入粤车辆快速通过河源境内高速公路和省界检查站进行提前预约,舒缓排长队的压力。推广使用“粤商通”的“员工健康”功能,为节后返工的企业员工提供健康情况申报,企业负责人可随时查看员工健康动态。广东政务服务网河源分厅全面集成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和部分事项“零跑动”办理、全流程网办,其中全市全流程网上办理、邮政物流流转实现“零跑动”事项7654项,占比57%。同时,利用政务服务一体机24小时为市民自助办理43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

另外,为方便镇村基层边远山区群众办事,减少人员跑动和聚集,助力打赢全省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11日起,我市针对河源籍农村地区常驻人口,拓展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政务服务事项功能。目前,已为群众提供出生入户、流动人口居住证、临时救助申请、社保等政府服务热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