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苦盡,回甘:愛喫甜的成年人,大抵內心都很浪漫

圖|《風味人間》 ©

物道君語:
甜的最高境界,是苦盡回甘

《風味人間2》開播了,裏面有一句臺詞:

“土耳其人相信,甜食等同於善良的心和溫暖的話。”

人間五味裏,酸辣苦鹹都會給味覺帶來一定的痛苦。唯有甜,真正帶給人幸福的味道,全世界口味各異,卻意外地在這點上達成共識。

但在中國,甜還有更高級的境界。

那便是“苦後回甘”的甘甜。

忍耐雖苦,但結果很甜

我們總是太容易放棄,所以品不到甜。

甘蔗裏面是甘甜的,而外皮是澀苦的。

小時候身居嶺南,每逢夏天,便是甘蔗的季節。一根根甘蔗,剝去青黑的皮後,剩下一節節光溜嫩黃的果肉。

而想得到它的甘甜,就要有一副好的牙口,耐心地用牙齒剝開表面外皮,忍受一陣陣澀苦,才能費勁咀嚼出甜蜜的期許。

甘蔗,曾是暑假幸福的期許之一,爲此可以忍受上課的漫長。

圖1|艾崊 ©

圖2|微圖老陳 ©

值得讓我們忍受煎熬的,恰恰是煎熬後的甜。

有個美食家說過:愛喫甜的成年人,大抵內心都很浪漫

因爲他們願意付出等待,付出努力,在甜的面前,他們幻化成了一個毫無抵抗力的小孩,如同我們小時候爲了奶奶承諾的糖果一樣,可以坐定下來寫作業。

圖2|《風味人間》 ©

可少年心性,總是忍不住,坐不定,受不了一時的痛一時的苦,與甜失之交臂。

忍耐雖苦,但結果畢竟是甜蜜的。

不用一直愁着眉苦着臉,甜可以讓你眯着眼微笑。

心急喫不到甜苦瓜

我們總是太急,所以品不到甜。

中國味道獨到之處在於,能在清苦中找出甘甜。

大多數人不知,苦瓜也有甜的時候。《辭海》的詞條這麼解釋:“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

苦瓜沒成熟的時候,青綠色,清脆且清苦,這個時候喫的話,就是苦的。但等它熟了之後,它的果瓤卻甜軟且金黃。

可是我們太急,等不到它成熟的時刻,品嚐一口甜的苦瓜。

圖1|urnot夕顏 ©

圖2|荷塘悅色 ©

肖復興曾經種過苦瓜,就是因爲苦瓜成熟之後裏面的瓤籽,紅得像瑪瑙、像熱血、像燃燒了一天的落日。但後來,他時常覺得遺憾,因爲母親就總是待其未熟便摘下來炒菜,自此不見鮮紅的瓤和籽。

嚐遍清苦後的回甘,歷經等待後的甘甜,是一種更有層次的甜。

圖|望月塵 ©

許多結果都需要等待,勾踐臥薪嚐膽,蘇武匈奴牧羊周文王被禁而擴寫《周易》,孔子受困而寫《春秋》,屈原被放逐而寫《離騷》......

三毛說:世上許多事情,只要甘心,喫了多少苦頭都不會受到傷害,它們反而成就了一種可貴的印記和生命的痕跡,成長中不可少的經歷與磨練。

苦盡回甘,需一顆甘心,靜靜等待。

圖|maduo66 ©

唯有心靜,才品得出回甘

甜,需要靜品。

林清玄說:同一泡茶,第一泡是苦的,第二泡纔是甘的。

而這個甘,是需要靜靜去品才能體會。

林清玄喜歡與人對飲,但最喜歡的對飲是相坐無言,靜靜品茶,方能品出茶裏面豐富的味道。而最不喜歡的對飲,都是三言兩語,胡說一通。

圖1|昔物所 ©

圖2|靜物生活美學 ©

於是,每逢寒風肅冷的冬夜,雨雪聲蓋住人間喧囂時,他習慣獨自一個人一飲而靜,久久握住尚且溫熱的空杯。猶如閱盡蒼涼後,心中尚有少年熱血沸騰,嚐遍清苦後,舌尖纔有回甘。

只有老人家纔會跟你說苦盡回甘,因爲我們小時候嚐到甜便是甜,苦便是苦,只有經過時間的醞釀後,才能在從容之間感受到味道的層次,白米飯有回甘、茶有回甘、苦瓜有回甘。

太躁動的人,慢不下來。

心靜的人,才品得出回甘,抵達從容。

圖|原色茶陶 ©

我很喜歡汪曾祺的一句話:“酸甜苦辣鹹,每個人都帶着一生的歷史,半個月的哀樂,在街上走。”

行走街頭,你回頭看看,處處百人萬相,各藏喜樂,皆懷甜苦。

真正的生活其實是苦甜同生的。

人生某個階段裏,我們喫過的苦,會轉化成甜,苦也是一個過渡。

但有時候甜又需要苦,才能襯托甜之珍貴。

只有經歷不尋常,才知道日常的珍貴,只有歷經了清苦,才知道甘甜的幸福。

是啊,嚐盡人間苦,方知甜風味。

文字爲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