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伊,辽宁抚顺人,现居沈阳,90后儿童文学作家。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理事。作品《夏虫语冰》获首届大自然儿童文学奖“黑熊奖”,现已出版长篇小说《阿尔斯兰的桑皮纸》、童话故事集《时钟森林》、《米的故事》等。长篇小说《猫田》《夏虫语冰》即将出版。

这是一个细如溪流、动如小鹿、亮如阳光的姑娘,对她的采访,总是在她调皮的自嘲和调侃时,被彼此会心的大笑打断。在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90后”的刘天伊是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文字,如其人一般纯真、欢乐、幸福。

父母“逗”出来的小书虫

刘天伊出生于1990年,她说她喜欢写作并不是天生的:“我小时候甚至都不喜欢看书。但架不住我有一个爱看书的妈妈和一个爱买书的爸爸,两个人常常合起伙来用书中人物的名字给我起外号,我曾经顶着‘星期五’的名头晃悠了一个多礼拜,后来才知道这竟然是个‘野人’的名字!”为了弄清楚父母究竟在搞什么鬼,天伊只好一头扎进书堆里,没想到这一读就是这么多年。

还不太识字的时候,妈妈就每天给小天伊读童话,爸爸从北京给她背回来了16本一套的《安徒生全集》。如今,她非常庆幸能够把读书作为一个兴趣,并能从中感受到真正的喜悦和幸福。

刘天伊的童年在父母的亲密陪伴和爱护中度过。每天妈妈都会陪着她一起读书,她俩各读各的,又会互相交流。爸爸是个爱调侃、有智慧的理工男,他会跟天伊像朋友一样开玩笑,也会拿天伊调侃打趣,天伊很崇拜自己的父亲。每年寒暑假,父母都会带着小天伊出去旅行,走南闯北的小书虫在大千世界里发现了更广阔的天地。她觉得自己就像安徒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子》里那颗蹦出去的小豆子,迫不及待地要走出去看世界。

读大学的时候,刘天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童话作品。“虽然从年幼的时候开始,我就读过不少童话,但是真正写出第一个童话的时候还挺忐忑的,生怕把‘作文’定义成了童话。但没想到我妈看到这个童话后特别兴奋,立刻给我打了电话,斩钉截铁地告诉我:这就是童话!”在妈妈的鼓励下,刘天伊从此沉浸在童话创作的世界里一发而不可收。

新闻战场打拼过的童话作家

大学临毕业的时候,作为一种纪念,刘天伊把在大学期间写的童话整理成一本故事集,正式出版了。“直到现在,每一个童话写出来后,我也愿意在第一时间跟我妈分享。她的感悟和迷惑,常常让我有更大的触动。而且我妈特别喜欢和我探讨故事里的情节和隐藏彩蛋,每每得到一些新奇、隐匿在故事中的知识,都令她非常开心,也让我乐此不疲地在故事里设置埋伏。”在刘天伊的心中,父母之爱是她快乐的源泉。

即将出版的《猫田》是刘天伊特别喜欢的故事集,讲述的是只在午夜开放的小餐车和千奇百怪的客人们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到许许多多的美食。“因为我平时特别馋,总喜欢走街串巷地找各种好吃的,所以写《猫田》的时候感情可充沛啦。而我妈,作为我家的大厨,看到这些关于美食的故事后,总忍不住跟我交流。正是在这些交流里,我感受到了许多超越文字本身的、根植于生活的深厚情感。”

2013年,新闻学专业即将学成的刘天伊走进《沈阳晚报》实习。她跟着记者一起采访、策划、完成新闻调查。“我记得我和高薇记者一起做了一个关于饮料中冰块质量的调查,我们走访商家,暗访生产厂家,找很多专家和业内人士了解情况……真是做了很多工作,最后报道出炉的时候,我特别开心!那张报纸我直到现在还留着。”这段新闻媒体的经历,让刘天伊深有感触:“我觉得作家,你可以有想象力,也可以文学创作,但是在涉及科学、涉及常识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准确严谨。”在创作《蝴蝶的梦想》时,为了确定蝴蝶吐丝的准确部位,刘天伊走访农学院的专家、联系养蚕人,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拿到了最准确的结论。走向远望的寻梦女孩

去年,刘天伊的新作《夏虫语冰》获“大自然儿童文学奖黑熊奖”;去年12月,她又出版了长篇儿童小说《阿尔斯兰的桑皮纸》。刘天伊一直秉承和坚守着一颗自然质朴的“童心”,始终保持着属于她自己的儿童纯粹价值理念,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汲取着创作的源泉。

《阿尔斯兰的桑皮纸》讲述了在新疆北部的一个小山村,维吾尔族少年阿尔斯兰寻找家族遗失了的传统造纸工艺桑皮纸的故事。实际上,这是一个讲述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故事,是重拾一个“历史技艺”的小说。刘天伊觉得,写作最令人着迷的一点,就是作品能够替你发出更大的呼声,你的喜悲、希望和沮丧都能更有影响力和震撼力,你想表达的东西能够传达到更远的地方。

“就像在写我的第一本长篇儿童小说——《阿尔斯兰的桑皮纸》的时候,我就特别希望读者们不仅能从这本书中重新看到‘桑皮纸’,这个曾经闪耀了千年的、而今湮没在漫漫黄沙中的文明,也更希望他们能够知道,在漫长的历史里,我们曾经有过太多值得传承,但最终迷失的文明。”

未来,快乐的刘天伊会沿着儿童文学之路坚定地走下去,她说她非常庆幸自己找到了喜欢的行业:“儿童文学于我,就是这种感觉:你知道这条路通向远方,但你永远不知道它最后能走多远。无论你走多远,你都知道你为什么出发,而且你走得越远你越知道你为什么出发……”

帅正新闻、沈报全媒体记者 寇俊松/文 李浩/摄 本期人物由辽宁省作家协会、沈阳市作家协会推荐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