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优秀运动员的代表,昨天,张越红谈到辽宁运动员备战2021年奥运会、冬运会、全运会三大赛时直言:“各运动队已从冬训练到夏训,运动员们恶补短板,学习老一辈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的顽强拼搏作风,打造新时代‘辽宁体育铁军’,再创辽宁体育辉煌。关于明年关注度最高的东京奥运会,张越红说:“目前辽宁有70余名运动员在国家队备战,其中32人已经在13个小项上获得奥运资格。

2004年奥运会女排决赛,沈阳姑娘张越红的“最后一扣”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经典瞬间。如今,这位中国女排雅典奥运夺冠功臣担任辽宁省体育局竞训处处长一职。

作为中国优秀运动员的代表,昨天,张越红谈到辽宁运动员备战2021年奥运会、冬运会、全运会三大赛时直言:“各运动队已从冬训练到夏训,运动员们恶补短板,学习老一辈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的顽强拼搏作风,打造新时代‘辽宁体育铁军’,再创辽宁体育辉煌。”

超长集训 静心苦练全面提升

由于疫情的原因,国内外赛事暂停,辽宁几十支运动队从冬训开始至今,已经封闭训练了半年的时间。张越红说:“这种长期集训,在中国体育史上是很罕见的,这给了运动队充足时间苦练基本功,恶补体能。大家静下心来,把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得到全面提升。”

辽宁赛艇队去年11月份就前往温州市泰顺县进行冬训,至今在那里已经集训近7个月。张越红介绍说:“按照正常的训练计划,冬训大练100天就是最长的训练周期了。今年的特殊情况,各运动队先后分布在12个省的19个市进行训练,大家克服困难,训练、备战没有受到影响。我们各运动队负责人、教练有一个总的微信群,大家每天都会发布热火朝天的训练情况。现在各运动队训练热情很高涨,运动队、运动员之间,互相比着练。接下来,各运动队之间还会进行体能大比武,检验训练效果。”艰苦训练 磨砺运动员主动性

作为从中国女排这个光荣集体中走出的功勋运动员,张越红早已成为年轻运动员们的榜样。回忆起当年在中国女排挥汗如雨的训练场景,张越红依然历历在目,“退役很多年了,但在中国女排宝贵的经历终生难忘。每天训练8小时以上,每周至少13堂训练课,有时连每周日半天的休息时间也要加练。每次集训都是两三个月的时间。训练很苦,但那时候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必须主动去练。再苦再累,没什么不能适应的,当时感觉自己在训练场上真是无所不能!大家身上都有伤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和比赛,全队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冠军,这就是我们的动力。”

谈到如今运动员与老一辈运动员有何不同时,张越红说:“现在的运动员头脑灵活,通过互联网能了解到很多信息,也了解当今最高水平运动员、运动队的状态。他们的训练备战更科学,保障更全面,身体素质更好,只要全身心投入训练,未来一定会成功。比如丁霞,是中国女排夺得里约奥运冠军的主力二传,她不只一次和我说,不仅要参加东京奥运,还要争取参加2024年奥运会。这种对项目、对比赛的坚持和痴迷,是运动员最难得的,也是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东西。”全力备战2021 打好三大赛

疫情的原因,原定今年进行的全国冬运会和东京奥运会推迟到明年进行,因此,奥运会、全国冬运会和全国运动会三项国际、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将全部集中在2021年进行。“全力备战2021,打好三大赛”成为辽宁运动员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谈到冬运会和全运会的备战,张越红介绍:“目前有1100余名运动员在备战冬运会和全运会。冬季项目上,最近几年辽宁运动员进步很大,辽宁代表团要在冬运会上获得历史最佳战绩。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辽宁代表团的目标是挺进金牌榜前六。”

关于明年关注度最高的东京奥运会,张越红说:“目前辽宁有70余名运动员在国家队备战,其中32人已经在13个小项上获得奥运资格。东京奥运,辽宁运动员在10个项目上有冲金实力。奥运推迟对辽宁运动员有利有弊,像老将颜妮,一直随国家队训练,前段肩伤复发,调整了一段。颜妮这样的老队员受到奥运延期的影响较大,但为了中国女排的荣誉她一直在坚持,她也是辽宁运动员的楷模。”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马骋/文 张文魁/摄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