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到現在,還是無法接受這個事情。”截至5月14日,張靜靜醫生去世已將近40天了,丈夫韓文濤卻始終接受不了妻子已經離去。

前段時間,因爲工作原因,韓文濤需要趕往非洲。但他從未想過,原以爲的小別卻成了永別。妻子張靜靜揹着他,報名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而在完成救治任務,且隔離期滿後,卻因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雖然悲傷,丈夫還是對妻子的選擇表示理解,唯有顧全大家,才能保護小家。而這也是作爲醫護人員,需要承擔的職責。曾許諾和妻子補拍婚紗照的約定,永遠成爲了泡影。剛滿五歲的孩子失去了母親,在他還沒理解死亡的意義時,就已經經歷了生離死別。

後悔嗎?這個問題,離世的張靜靜無法再給出答案。但看着年幼的稚子從此再無母親陪伴,年邁的父母再無女兒在旁盡孝,心愛的丈夫再無妻子相守相伴,或許,至少會有遺憾吧。至於悔否?想來是不會的。身爲醫護人員,她有醫護人員的責任感,即使知道前方是荊棘遍地,還是會毅然選擇前行。

在她看來,身在杏林,就得責無旁貸地負起自己的責任。救治病人,是她的職責,選擇了醫護人員的道路,就得在病人需要自己時,衝在一線。最終,她也是這麼做的,自願前往疫區,沒有抱怨,只是無悔地付出。從言語中,她已然做好了犧牲的準備,這樣的人怎會對自己的選擇後悔呢?

而丈夫面對孤獨的孩子、老人以及漫長的未來時,是否後悔當初沒有勸阻妻子呢?似乎沒有。韓文濤的言語中,對妻子的離去有無盡的悲傷,卻沒有絲毫的責怪,反倒是一種體貼的理解。或許,這就是伴侶的意義,除了能夠給予身體上的撫慰,也能提供精神上的慰籍。

當衆人對張靜靜的選擇表示不解,希望她能夠在危險時刻保全自己,顧全孩子,守住小家時,丈夫理智地站在妻子的身後,讓她去做自己認爲對的事情。

即使結局沒有很圓滿,丈夫仍舊在悲傷中尋求慰籍,安慰衆人,至少這是她想做的事,至少這是她自己的選擇。尊重她的選擇,即使最終沒有好結果,也因爲是她的選擇,讓悲劇顯得不那麼的悲慘。

誠然,張靜靜是英雄,是能夠逆流而上,逆風而行的英雄。但也如其丈夫所言,她也是一個普通人,她只是努力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這場戰役,得感謝無數的英雄,他們堅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兢兢業業地做着自己該做的事,關鍵時刻,不逃避,不退縮。

有時候,人們總想着用驚天動地的英雄舉動,來爲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其實,生活不需要多少的驚天動地,只要每個人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是自己崗位上的大英雄。

張靜靜的遺憾,在於戰役勝利之後,即將家人團聚時,突然倒下。很多時候,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卻因爲命運的突然扭轉,改變了結局的走向。但所有的意外都有不出意外的緣由,身體一向健康的張靜靜,緣何會突然倒下?有時候答案不需要說出,每個人都心知肚明。

據其丈夫所說,在援鄂期間,就聽妻子說過一次怕,其它時候,她總是會把正在經歷的疲憊恐懼略過。但即便不說,我們也能從銀幕上,圖片中,文章裏,窺探到冰山一角。

那是和平年代難以體會的身心考驗,無論是體力上的過度透支,還是精神上的高度壓抑,乃至睡眠與休息的嚴重不足,都足以讓一個人的身體逐漸被瓦解。

可能因爲壓力的陡然卸下,可能是緊繃的精神突然放鬆,讓張靜靜在勝利的那一刻,意外倒下。這個意外,讓家人痛苦,讓同事悲傷,讓國人揪心。

只是意外已然發生,再多的遺憾與惋惜,也難以讓她再回到我們身邊。我們能做的就是記住她,心懷感恩,在未來抗疫的道路上,堅守各自的崗位,做到不辜負。

也希望張靜靜的家人們,能夠以她爲傲,慢慢地從傷痛中走出來,帶着她的力量,好好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