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李鸿章的新奇想法

经受住利益考验的人情,才是人世间的真情,但事实上,世上的真情寥寥无几。

多少年来,曾国藩和李鸿章都腻在一起卿卿我我,看上去他们海枯石烂不变心。

但其实,那是因为利益还不足以让他们师生翻脸!

同治五年夏天,太平天国已经成为了昨日黄花,曾国藩又有了他的新使命,作为清朝的钦差大臣,在淮河上进行剿捻。这一年,他55岁,德高望重。

而更年富力强的李鸿章,则当上了两江总督,主掌安徽、江苏、江西三省事务。这一年,他43岁,深受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倚重。

然而,李鸿章突然天才般地发现,曾国藩太老了,应该把钦差大臣让出来给他李鸿章当。

于是,一场围绕最高权力的斗法,在新老两代影帝间展开……

02. 很幽默,很讽刺,很人前背后!

曾国藩去年志得意满,但今年老干部却遇上了新麻烦,他发现北方的捻军马队纵横驰骋,来去好似一阵风,打得他的兵晕头转向。

于是,曾国藩想到了一个天才的办法,在沙河、贾鲁河以及运河上,修建一眼望不到边的堤墙和栅栏。

曾国藩觉得,这是一种以静制动的创意,消除了骑兵的机动性,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章。但事实上,李鸿章和他的淮军弟兄们,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李鸿章们认为,曾国藩不惜民力的创意,实在是照搬秦始皇修万里长城,笨拙而不切实际。但他并没有把这个看法告诉曾老师,而是给淮军老部下刘秉璋写信。

信上说:“古有万里长城,今有万里长墙,不意秦始皇于千余年后遇公等为知音。”

很幽默,很讽刺,很人前背后!

03.关键时候就闹饷

事实上,李鸿章给合肥老乡刘秉璋写信,是降低曾国藩在部将心中的地位。

因为,他十分想当曾国藩现在的官。所以,他要给曾老师制造点困难,不能让老干部干长!

而曾国藩遇上的另一个难题就是,他的大部分部下,都是李鸿章的人!而刘秉璋,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人虽然很尊重曾老师,但是关键时候其实只听李鸿章的话!

但要搞垮曾老师,只给的旧部写信煽风点火,这些远远还不够,李鸿章做的还很多。

比如,曾老师要刘秉璋过河来打仗,但带着万把弟兄的老刘来到河边,弟兄们却闹起了饷,意见挺大,老刘也压不住,所以他只好带着领不到工资的兄弟原路返回。

曾国藩觉得好气又好笑,他知道是李鸿章搞鬼,事实上也就是这样,老刘出发前,收到了李鸿章的信。

04.曾国藩希望李鸿章能当个好人

部下毛病很多,病根就在李鸿章这里。在调动李老六作为战场机动部队时,曾国藩终于直接和李鸿章开了火。

李鸿章写信给曾老师,希望把他六兄弟留在济南,曾国藩劈头盖脸就是一通骂。

曾老师告诉李鸿章,他六兄弟必须到前线打架,不能在后方缩着靠大哥吃软饭,说得十分难听。

而曾国藩给李鸿章的来信中,还说了一句很气很气的话:如果到六七月间打架还没有起色,那么大概是国藩不行,国藩将上奏,请大兄弟你北征剿捻。

曾国藩说出了最硬气的话,看样子李鸿章应该知趣一些,不要再煽风点火了。但事实上,曾老师让李鸿章失望了,过了夏天,他曾国藩还在钦差大臣的位子上!

于是,在秋天到来时,又因为一件事,李鸿章让曾老师发了飙。

曾国藩要防守沙河,李鸿章却告诉曾老师,防线上的刘铭传太辛苦,需要请假。

曾国藩这一次更生气,他直接告诉李鸿章,少操心他的部下刘铭传。而且曾国藩还说,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们都能当好人!很幽默,很讽刺,也很无奈……

05.很坏的学生李鸿章

但事实上,曾国藩的万里长墙计划注定是失败,秋风里,赖文光带着捻军弟兄踏破了河南卫河的堤墙,证明了李鸿章的预见。

曾国藩终于上奏要开路了,他说自己感冒了,所以打了败仗,因此,他希望年轻人来接任钦差大臣,自己再回两江当总督。

似乎不厚道的李鸿章终于要走马上任,然而,还让他不爽的是,如果朝廷按照曾国藩的意思,自己将要把两江总督的位子交给曾国藩。

李鸿章很是不甘心,每一项官职都是他的心头肉!

于是,冬天的一股寒流里,他开始继续背后和朝廷谈价钱。他说,带兵打架,必须要手里有实权,如果没有总督职务,谁当钦差大臣也是空。

而且,他还很直白地讲,曾国藩老病不堪,已经意志消沉,很颓废,很不堪,恐怕是当不好官了。

事实证明,有本事的学生经常都很坏……

06.曾国藩大大滴坏

但事实上,曾老师哪里是善男信女,他开始湖南式的霸蛮,反逼朝廷和李鸿章。

曾国藩上奏说,李鸿章带兵的话,需要地方实权,可以去当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就不要让他当了,他太忙。

而且,现在李鸿章那么多事情,钦差大臣的事情还是再找个别人来干吧。

与此同时,曾国藩开启了战场养病的模式,他告诉朝廷,自己虽然感冒,但是打架还是不碍事的。

不厚道的学生李鸿章突然发现,他可能总督和钦差都当不成了,最终要鸡飞蛋打。

曾老师大大地坏!

07.不要面子的李鸿章

老虎学会了一切,最后发现猫没教会它上树!

而朝廷虽然倚重李鸿章,但其实曾老师的力量依旧很强,他门生故吏遍天下,李鸿章只是其中最坏的一个。

所以,清朝必须照顾曾老师的感受!

同治六年春天,清朝终于出手,为这一场不要脸面的师生斗法做了最终判决。

李鸿章得到了湖广总督的位子,虽然比不上两江的重要性,但级别还是一样的。而作为补偿,他大哥李瀚章成为了江苏巡抚。

与此同时,曾老师也没有失望,他如愿回到了两江总督的任上,继续管理江苏、安徽和江西。

在两江总督衙门,曾老师收到了学生李鸿章的一封贺信,信上说:老师是大大滴忠臣,是全清朝都离不开的中流砥柱。

曾国藩发现,世上的真情寥寥无几,满口好听话的人终究靠不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