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社會趣聞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我們都知道,除非你出身很好。不然要在職業場上,從基層一步步向上高位,取得成功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容易的事。因爲現實是一個殘酷的世界,處處充滿了競爭。
現在的企業裏,除了你是含着金鑰匙出生,出生在企業創始人或者高層領導之家,等你到了一定的年齡,經過不同程度的歷練,經過不同程度的包裝,很快能走上高位。但一般的高層領導,儘管有許多是一步一步從基層走上來的。但有的時候,許多公司,真的出現位置空缺,在大家還在想想誰會上位的時候,從天而降低領導讓大家卻徹底蒙圈了。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許多時候,領導都會教導的是讓我們學會如何的爲人處世,灌輸着各類的心靈雞湯。包括那些專家,他們的建議,以及推薦的書籍、文章,幾乎都是關乎職業發展,卻往往都忽略了企業中的“職場天花板”。現實中,這塊天花板是存在的,他可能包含出身、學歷、經歷等等。當然,也有的人卻真正是草根逆襲,成功走上了高位。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不管你身處何地,不要因爲以前你和別人的不愉快經歷,來假設每個人都存有敵意,而要根據面臨的新情況而作出具體判斷。我們要不糾纏於瑣碎的細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和力量。
隋朝末年的李密,領導瓦崗寨時可以說力量相當強大。是隋朝最大的威脅,也是最有可能成爲新的王朝勢力。可由於李密到瓦崗的時間短,以前翟讓的部下看不起李密,所以對翟讓的讓位與翟讓的原有勢力心存敵意,最終殺害翟讓並傷害其部屬。最終喪失了元氣,退出王朝之爭。而“娶妻當娶陰麗華”的漢光武帝劉秀,在大哥被害,四面強敵監視的情況下,聯合了所有別人覺得不可能聯合的勢力,造就了“光武中興”。
所以,我們在想要走上成功的路上,要仔細審視自己,不要對人懷有敵意,以至於草木皆兵。
其次,尋求前輩的指導,建立社交圈。不管你身處何位,想要走上高位,是離不開前輩的指導,更不能忽略社交的作用的。有時候,前輩的身份,光名望就能使你更上一個層次。你的交際圈子裏的人,在別人眼裏,覺得你成爲什麼樣的人是很重要的。
劉邦晚年,十分寵愛妃子戚夫人,恰巧太子劉盈軟弱,所以想改立趙王劉如意爲太子。呂后得知,問計張良,張良獻計呂后請商山四皓出山,爲太子劉盈站臺。劉邦一看,自己都沒有請動的人,居然願意輔佐太子劉盈,覺得劉盈日後必定有所作爲,所以纔沒有更換太子。
所以,我們有時候,儘管有了些成功,但只要你有願望,結交更有聲望的前輩,擴大自己的社交圈,是很有必要的。正所謂“物以類聚”,在別人眼裏,你和什麼樣的人交往,很重要。
第三、在職場上,你必須擁有能成功的文化內容和技能,因爲那是你被人賞識、提撥的原因。這裏所說的文化,是指你需要了解企業需要的最新潮流和想法,敢於冒險,將自己認爲符合企業內需求的文化,用書面和口頭表達的辦法,運用到你目前的工作上和你希望做的工作上去。而且要在達成目標的時候仍然一如既往地執行起來。
平民大帝朱元璋,參加紅巾軍時,本來是走投無路纔去的。一直倡導什麼呢?“推翻元朝暴政”!你說你就造反,還講那麼多幹嘛?不是。因爲他的口號,是爲了更多的人加入自己的團隊裏,壯大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文化。你看他本來一直也默默無聞,結果發展壯大到不可收拾。後來打陳友諒、張士誠時,什麼口號呢?討伐不義之師。你爭天下就爭天下,誰是正義的呢?誰會說誰就正義。朱元璋就這樣,一步步的宣傳,最終得了天下。反觀明末的李自成、唐末的黃巢,一路口號上來,眼看得天下了,後來把口號忘了,把天下也就丟了。所以宣傳的文化是要一如既往地執行的。
所以,我們在企業裏,經常會聽到領導們各類的心靈雞湯,以及用那些動聽的詞彙組成的口號,是不是也很激動呀!同樣,你在職場經歷的路上,一定要認識到文化所具有的力量。
最後,我們不管身在何位,不管你曾經有多高的成就。你也不要指望被別人發現你的才能和認識你。你得讓公司領導們知道你能做些什麼,也就是你的主動讓大家知道你是誰,你做了些什麼事。只有這事情讓人注意了,纔會注意到主持這事的人。你只有進入大家的視線,纔會考慮你能否站到更高位。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立嫡長子楊勇爲太子,次子楊廣爲晉王。當時的隋朝並未完成大統一,隋文帝王朝初立,事物繁多。這時候,晉王楊廣提出願意帶兵南下平陳,隋文帝當即就批准了。從此,楊廣成功的走入了所有人的視線,爲日後奪得太子之位就打下了基礎。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楊勇有監國處理過國事,那麼只能說是在等待皇冠自然落下來。結果後來大家都清楚了。
所以說,不論你有多好的條件,也不論你有多高的能力,你得讓大家發現你,注意到你。纔有可能在有好事、有位置的時候想到你。
現實是殘酷的,在這充滿競爭的社會里,我們任何時候,想要取得成功,都得把每一步走好,才能實現你的理想、你的抱負。成功逆襲人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