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三丰早年求道期間曾去過少林,精通少林拳法要義,又精通宋元道士的一些修煉方法他得道後,把自己領悟的內修方法,諸如導引、止納等融煉到武術之中,形成了以修養生息,多悟道法爲主的內家拳。張三丰創立的武當派內家拳博大精深,諸如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純陽拳、混元拳、玄武棍、三豐掌、十段錦等,都注重內功,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

1247年5月15日(農曆四月初九),太極宗師張三丰出生。

提起“張三丰”,人們就會想到武俠小說和影視中那個仙風道骨、神功蓋世的武當派宗師。尤其是金庸筆下的形象,更是令人蕩氣迴腸。但那些描寫大多都是杜撰,真實的張三丰在歷史上是一位影響深遠的修煉大成就者,他發揚了中華道家文化,創立了武當派道統和武功,留了許多傳唱不衰的神奇。

據史料研究,張三丰於南宋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時爲元定宗丁未二年)四月初九日,出生在遼東懿州粱漁務(即今遼寧錦州黑山縣姜屯鎮土城子)。他5歲時患眼疾,幸得道長張雲庵治癒。他跟隨張道長學習道經七年,過目成誦,併兼讀儒釋兩家之書,爲以後人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張三丰32歲時,父母雙亡,他借守孝之機辭去縣令的官職,後離開妻兒和家鄉遠行訪道,直到67歲時(公元1314年),他在終南山遇火龍真人而得大道真傳。10年後,他到武當山,面壁九年修煉,終於得道成神。他是老子所傳的“隱但派”(亦稱“獨龍派)一脈的六代傳人猶龍六祖。

中國武術弛名天下,源於佛道兩家的修煉方法。一爲少林達摩,一爲武當張三丰,所以素有“南尊武當,北崇少林”之說。張三丰創立的武當派內家拳博大精深,諸如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純陽拳、混元拳、玄武棍、三豐掌、十段錦等,都注重內功,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與道家清靜柔弱、淡泊無爲的主張相合。張三丰是怎樣創造出內家拳的呢?

張三丰自畫像

《明史方伎傳》稱他爲武當丹士,是宋時的技擊家。徽宗召見他。在入朝途中,遇武當山受阻而停留。夜晚夢見真武大帝指教拳法。第二天天亮上路,遇賊,他憑一人之力就殺賊百名。

這種拳法就是他首創的內家拳十三勢(招)。武當傳人王徵南的墓誌銘中, 《張松溪傳》中都記述了這件事。

張三丰早年求道期間曾去過少林,精通少林拳法要義,又精通宋元道士的一些修煉方法他得道後,把自己領悟的內修方法,諸如導引、止納等融煉到武術之中,形成了以修養生息,多悟道法爲主的內家拳。內家拳是道家修煉方法目的不是用於防身格鬥。但隨着修煉境界的提高,武術技能自然提高,可臻於化境。

武當山

太極拳和內家拳本是一體,張三丰當年教徒都是口傳身授,他的拳法傳給宋遠橋、俞蓮母、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利享、莫谷聲等繼承人。其中一支傳到王徵南。王徵南以後各支的後世傳人把太極拳冠以不同的姓氏,有的加進了自己的東西,標新立異。這樣太極拳就從內家拳中分離出來而成爲獨立的一種。主要分爲道派、北派和南派三大途徑傳播。這種演變後的傳播擴大了太極拳的影響,但是張三丰太極的原貌等於被毀壞,即使還可以養生、健體、防禦也不過是越演變越走向末技,無法達到張三丰用以提升生命的境界。這實在是一件憾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