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淋巴結長期腫大(3個月以上),經抗感染治療後效果不明顯,或短期內突然增大,皮膚表面並無紅腫,按壓也無疼痛感覺,則需要通過手術取淋巴結活檢,以排除少數惡性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有的家長聽周圍親戚朋友說:正常的淋巴結平時看不見,用手按摩的時候能摸到,這麼大可能是腫瘤之類的疾病,於是家長倍感着急,帶着小朋友到醫院就診。

在西安市兒童醫院門診外科常常會遇到這類小朋友,他們頸部(脖子)能摸到幾個小包塊,有的約黃豆大小,有的更大些,可達到花生粒大小,在感冒期間常常會增大,並伴有疼痛感,感冒痊癒後會隨之縮小,但不會消失,一直存在。有的家長聽周圍親戚朋友說:正常的淋巴結平時看不見,用手按摩的時候能摸到,這麼大可能是腫瘤之類的疾病,於是家長倍感着急,帶着小朋友到醫院就診。

其實這是兒童很常見的一種疾病,稱爲淋巴結炎,不要擔心,它並非腫瘤之類的疾病。

淋巴結炎是什麼?

淋巴結炎是化膿性細菌經過淋巴管的擴散、蔓延到了淋巴結,造成淋巴結的炎症。

並不是每個人遇到細菌感染就會發生淋巴結炎,只有在人體抵抗力下降時,如:長期的營養不良,貧血及其他慢性疾病使抵抗力明顯下降時,感染細菌後易發生淋巴結炎。

急性淋巴結炎好發於兒童的頸部,稱爲頸部淋巴結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齲齒、咽炎、口腔炎、外耳道炎等炎症引起,通過淋巴引流途徑引起頸部淋巴結感染。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爲主。慢性淋巴結炎常因急性淋巴結炎治療不徹底,原發竈未解除或機體抵抗力差演變而來。

上圖爲頸部淋巴結分佈區域:紅色爲動脈血管,藍色爲靜脈血管,綠色“小豆豆”即爲正常的淋巴結。

再看這張圖,更加直觀的說明正常淋巴結和腫大淋巴結:

有哪些表現?

早期淋巴結腫大,局部有紅腫、壓痛,可活動。炎症加重後紅腫可向周圍蔓延,局部出現腫塊,不能移動。同時會出現寒戰、發熱、食慾減退,精神不振等全身反應。

嬰幼兒局部組織炎症重,全身中毒反應明顯,可表現爲局部軟組織廣泛腫脹隆起、發紅、劇烈疼痛和壓痛,炎症嚴重者可累及整個頜下部,部分可影響到對側乃至整個前頸部。

當淋巴結炎局部化膿時,觸之會有波動感,全身症狀明顯,如發熱、頭痛、身體不適、食慾不振等。偶爾可壓迫喉部引起發紺、呼吸困難。

怎麼治療?

早期用非手術方法,全身應用抗生素,局部熱敷,外用魚石脂軟膏。

若炎症侷限形成膿腫,應及時手術切開引流,術後間斷換藥治療慢慢就會痊癒了。

重點來了,

作爲家長,如果發現孩子頸部有包塊該如何處理?

是需要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還是等自己有時間了再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或者是不用擔心,自己觀察就行?

發現頸部有包塊,需注意以下幾點:

1、看

即在正常情況下能不能看見包塊。如果是正常淋巴結,是看不見的,如果直視下能明顯看見,說明包塊已經不小了,這是需要到醫院就診的。後面具體是什麼、需要怎麼做,就交給醫生了。

2、觸

即用手去摸。如果這個淋巴結或小包塊是活動的,並且是有界限邊緣的,按壓沒有疼痛,應該沒有太大的危害,屬於良性。反之,如果淋巴結是不活動,觸摸不到邊界,並且體積比較大的,按壓有明顯疼痛或孩子拒絕按壓,就應該到醫院去進行檢查。

3、問

即問自己孩子有無疼痛,或轉頭時頸部有無疼痛。如果有疼痛且伴有發熱,也需要到醫院就診。

除了以上三點,如果平時看不見,僅僅用手仔細按摩的時候才能摸到,似黃豆粒或花生粒大小,用手擠壓稍微可以活動,並且沒有明顯疼痛或壓痛,這即爲正常的淋巴結,家長不用着急。如果感覺淋巴結較大,比花生粒還大,但是無疼痛,也無發熱等不適,家長不放心則可以擇期到醫院就診,讓醫生判斷。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淋巴結長期腫大(3個月以上),經抗感染治療後效果不明顯,或短期內突然增大,皮膚表面並無紅腫,按壓也無疼痛感覺,則需要通過手術取淋巴結活檢,以排除少數惡性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

最後,祝福每位小朋友都健康茁壯的成長!

END

審覈:梁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