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序中,陳望道先生說,世界總是一天一天進步起來的,“這部《文心》裏面說的文法之類,那位做《文心雕龍》的劉勰就連夢裏也還未曾夢見呢”。這節國文課,王仰之先生特意要求同學來到圖書室,學習如何做筆記。

☁️

還記得你上過的語文課嗎?

我們多半是在語文課上,正式地開始學習讀書、寫字和作文的。留有油墨味的課本,授課的老師,換了一輪又一輪,到現在很多的小朋友,已經在網課上,在iPad裏學習語文了。

雖是時代更易,到底有什麼該是不變的。86年前的一部語文課本和我們說,不變的,是“文心”。

1934年,民國教育家夏丏尊、葉聖陶先生,用故事的體裁,編寫出了一本他們認爲是應時也理想的初中國文課本,陳望道、朱自清先生作了序。

課本的名字,就叫《文心》。這兩個字多少會讓我們想起千百年前的文學家劉勰所寫的那部《文心雕龍》,那也是講全體國文知識的書。

但在序中,陳望道先生說,世界總是一天一天進步起來的,“這部《文心》裏面說的文法之類,那位做《文心雕龍》的劉勰就連夢裏也還未曾夢見呢”。

又是多少年過去,當時的話,已成陳跡,但時至今日,《文心》依然默默地閃着光。

小世界便做回先生們的學生,認真去做摘抄,其中的一些領會與所得,分享給你。

我們一起,回到課堂,來上語文課吧????

樂華和大文,從今日起,就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了。

國文,是讓他們感到有些困難的科目。不僅是文言文,一些白話文,也和從前不同了。

他們不知道,魯迅先生爲何要在《秋夜》裏寫,“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也不知“這上面的夜的天空”,爲何“奇怪而高”。

樂華的父親枚叔聽到他們的疑問,便說,這是要慢慢來的。

魯迅所寫的,是晚秋的夜。他面對那樣的景物,抬頭看到當時的天空,把自己的感想織進去,就成了那篇文章。經驗未到魯迅的程度,自然是看不懂的。而真能夠懂的,怕只有作者魯迅自己了。

所以尚是孩子的他們,無需有負擔,只要從文字裏去收得經驗,學習經驗的方法。不一定要去讀懂,而是慢慢地,從中有自己的懂得。

在文章的廣大天地裏,我們都還是童子。

樂華和大文的苦惱,瞬間煙消雲散了。何況自己,忽然做了大人與古人了!

“仰之彌高”|畫作_豐子愷

初中的第一堂作文課,王仰之先生特意新修了面頰,穿上一件洗濯得很乾淨的舊綢長衫。

先生讓學生們放下紙筆,先去回答個問題:什麼纔是作文?

志青和樂華,給出了確當的答案——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

如今的我們,想起作文,很容易被課堂和考試裏,給定題目和字數的寫作所限制。但這只是一個練習的方便法門,作文本身,並不是一件不得已,或是有意造作的事。

有時我們心裏歡喜,有時我們心裏愁苦,經歷了一件事情,看到了一些東西,想提起筆來寫幾句,作文這件事,隨時隨地,因你發生。

它是對生活的回放與省察,就像喫飯、說話一般自然和必需。祝允明曾說,文也者,非身外以爲之也。我們通過作文,與自我對話。

因而作文的態度,應是鄭重的,忠實的。種種給定題目的習練不是約束,而是爲了更好地實現,我們各自表達的自由。

“獨立蒼茫自詠詩”|畫作_豐子愷

聽到老師的啓發,樂華和大文,便互相批改作文,改到了很晚。

但他們自己,是沒有察覺到時間流逝的。

因爲是這樣認真而專注,不帶急迫與緊張,只想把彼此的信稿改得更好,在澄明的專一里,月色與秋蟲,便是另外一個世界裏的事了。

當彼此都覺得滿意的時候,兩人都露出了興奮的微笑。

時下的我們,會把這種因爲專注而帶來的感受,稱爲心流最佳體驗,也就是幸福感。

學習,確是應當讓人感到幸福的啊。

“注意力集中”|畫作_豐子愷

中秋節這天,樂華一家來到大文家賞月。大文家的書房裏有很多書,都是已經離世的父親子淵留下的。

大文徜徉書海,多是沒有方向的漫遊。

樂華的父親枚叔,便來爲他收拾出一個適合他這個年紀閱讀的書櫃,按照一定分類和位次把書安放。

枚叔擇取出字典、小說、詩詞、典籍四大類,而往具體的書目中看,小說兼顧中外,詩詞,則是在名家選集中,各有側重。至於典籍,《論語》《孟子》可以爲先。

讀書需要方法,選書則是策略的體現。在課後的有限時間內,讀書應是這樣助益功課又不致勞損的。致廣大而盡精微,也是一步一步,慢慢積累來的。

枚叔整理出的這個小小書櫃,有如燈塔,大文的閱讀,從此有了次第和方向。

就像這一晚,朗月當空,一切都分明起來。

“松間明月長如此”|畫作_豐子愷

暑假裏的樂華,在家讀書消遣,愈發感到長日如年,倦怠難耐。

此時,南下求職的父親從漢口寄來了家書,內容正是關於讀書的。枚叔猜到了樂華正是讀書讀到無聊時,於是點撥他: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關鍵是在觸發。

枚叔說,所謂觸發,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說來是容易的,可讀書想要有觸發,非有廣博的積累不可,古人講究的兒童“蒙養”,便是從小時起,就在廣泛的閱讀和背誦中,積攢觸發的素材庫了。直到某一天,在與眼前森羅萬象的事物照面時,忽然有了會心。

若用性靈的目光去觀照,則廣大天地,都是亟待你去觸發的。

好比帶着中鋒的目光,便看到處處是中鋒,也是石濤的一首題詩所寫:我寫此紙時,心入春江水。江花隨我開,江水隨我起。

讀書,要化爲我有,作文,則要“搜盡奇峯打草稿”,都是自己的,新鮮的,纔好啊。

“此造物者之無盡藏也”|畫作_豐子愷

寒假時,枚叔躲避着戰亂,冒着風雪回了家,歸囊卻是空的。家裏不再能供得起樂華讀書了,他只得退學,去做鐵工廠的練習生。

樂華一時沒控制住眼淚,枚叔於是提醒了句:“真要求學的人是不一定要進學校的。”

在送別會上,王仰之先生,便也說了這樣一番話。

學習,本來就是一件主動的事。也是時間和空間,都不可局囿,或是作爲藉口的。若是有一顆篤志求學的心,無論何時,去到哪裏,都是可以有所習得的。

當時的他們,是這樣珍惜學習的機會。今時的我們,還能夠付與同樣的珍惜與熱切嗎?

錦華和大文原本正是蜜戀着的,卻因爲一點小別扭,許久沒有說話了。

日子益久,羞慚越來越滋長,誰也沒有勇氣說一聲“我們照常理睬吧”,錦華只好把想說的話,寫進了詩裏。

三四十首新體詩,就這般惆悵地,從少女的心懷裏誕生了。

在時人的目光中,新體詩尚是不成體統的嘗試,可王仰之先生告訴同學們,凡是含有“詩的意境”的,都可以稱爲詩。而新體詩的杜工部、李太白,還尚未出現呢。

原來,在兩位大教育家的筆下,戀愛的心事和新生的詩歌體裁,都是這樣被溫柔愛護的。

“郎騎竹馬來”|畫作_豐子愷

這節國文課,王仰之先生特意要求同學來到圖書室,學習如何做筆記。

先生明白指出,讀書精細了,纔有筆記出,做讀書筆記,是使讀書不苟且的辦法。

古人讀書時,已習慣留下筆記,而梁啓超先生在《讀書指南》中也說,大抵凡是一個大學者平日用功,總是有無數小冊子或單紙片。

讀書是慢慢把書讀薄的過程,做筆記是讀書的必經之路。對內容的梳理與取捨,會讓我們不斷回到書中,真正嚐到書中滋味,將讀過的,變成自己的,也讓觸發,變爲可能。

因而,國文課的先生們,是如此重視筆記這件事的。今時的我們,也需重視着,認真實踐起來。

同學們聚到了樂華家裏,來看望他,並開了次鑑賞座談會。

輪到大華髮言,他便用“玩”字,說明了鑑賞的態度。這是很有意味的一個字。

“玩“字總讓我們想起孩童的遊戲,但恰恰,遊戲中的孩童,態度是鄭重,也全然忘我的,全副精神,都放在了此刻的局面裏。

玩樂輕鬆,文章繪畫,若是想做到“玩”的程度,卻是不易的。就像齊白石老人,我們都喜歡他的那句“世間事,貴痛快”,背後,卻少不了“日日揮刀五百次”的疊加與積累。

所以,在學童階段,我們是否願意鄭重地遊戲,紮實地承擔呢?

“種瓜得瓜”|畫作_豐子愷

來到了最後的一堂國文課。很快,同學們就要迎接升學考試了。

但在當時,王仰之先生真正關心的,並不是一場考試的結果,而是同學們因爲自己的所學,整個生活能夠改進多少,這是學習真正的考覈標準。

就像讀書,最終是要養成習慣,無論之後去到哪裏,都和書打成一片,這纔是莫大的實益。而寫作,無論日後提筆要寫些什麼,都記得忠於自己,不可有半點的隨便和絲毫的不認真。

不必人人成爲文學家,但文學家的態度,卻是人人都可採取的。唯能如此,才真受用不盡呢。

先生說完一席話,注視着同學們感激的目光,說了句:

“我不希望你們永遠不忘記我的好處,我只希望你們永遠不忘記我這一點對於你們的真誠。”

下課的鈴聲很快響起,但有些什麼,終是留在心裏了。

“海水搖空綠”|畫作_豐子愷

一部國文課本,32個故事,我們只擷取了其中的一些片段,分享給你。

不知你是否與我們一樣,都感受到了十足的溫和誠懇,兩位先生,是想讓國文的教育,真正讓孩子們受益的。而他們,對學生、老師,乃至國文的未來,都懷抱着一種單純的信心。

葉至善先生在後記中說,“我的岳父和我的父親都認爲一個人無論學什麼,要學得好,能終身受用,得靠自己努力。所以在《文心》中,他們寫的學生都是積極好學的,都把學習看作一件最愉快的事兒。學生所以能這樣,老師起了主導作用。”

“要老師這樣教,學生這樣學,看來都近乎理想。但是我想,理想不等於空想,經過努力該是可以實現的。”

《文心》在寫作之初,是專以初中學生的標準考量的,現在看來,無論對哪個學段而言,都是對語文學習切實的輔助指導。

甚至,之於早已從學校畢業的大人,《文心》也在故事的課堂裏,將那些遺忘的,未得來的,關於語文課的理想樣子找回了。

當下讀來,尤其會感念,一種美好的靜氣,流淌在字裏行間。儘管故事的大背景,是三十年代,戰亂年間,但那顆可貴的文心,是無論放在何時,都會閃光的。

依然會想起千百年前的那部《文心雕龍》,那裏面,劉勰也曾說過一句歷久彌堅的話:百齡影徂,千載心在。

文心,應是不會凋敝的。這堂國文課,便也不會結束。

我們共勉☁️

讀書快樂

一起來溫故而知新

(點擊文字或圖片就可以看到啦)

《心流》 | 獨處專注時,你最幸福

糊說 | 《反脆弱》,無常的禮贈

超全讀書指南 | 將我的有限,變得更寬廣

我們這個小世界的故事

文章、視頻等內容爲 Lstudio 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 | 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