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山西省的名山大川,多數人會想到的肯定是恆山、五臺山和太行山。這三座大山由於歷史的長期積澱,以景色人文爲人所熟知。今天我們來看一座山,它同樣位於山西,雖然沒有恆山五臺山那樣深厚的底蘊,也沒有太行山那樣的雄渾,但是十多萬日軍苦戰三年未曾越過一步,在歷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幕,那就是中條山。
中條山位於山西省南部,黃河、涑水河間。橫跨臨汾、運城、晉城三市,居太行山及華山之間。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橫廣170公里,縱深50公里,因爲山勢狹長,所以稱爲中條山。它又何以成爲日軍志在必得之物,在歷史上名震一時呢?事情是這麼回事。
因爲獨特的地理位置,中條山屏蔽着洛陽、潼關和中原大地,拱衛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視着晉南和豫北,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抗戰時期,日軍進入相持階段後,由於前後戰線太長陷入了困難境地。在希特勒閃擊波蘭、取得對英法作戰的暫時勝利的刺激和鼓舞下,日軍決定在山西中條山地區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也就是中條山戰役。
抗戰時期,中條山戰役是正面戰場國民黨軍隊在山西範圍內的唯一一場大規模對日作戰。雖然最後在1941年的時候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從1938年起的三年時間內,日軍十多萬兵力苦戰三年,始終未能前進一步。創下如此輝煌戰績的就是被譽爲中條山鐵柱子的第四集團軍。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陸軍先後編成40個番號的集團軍參加對日作戰。大家都知道,抗戰時期川軍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同時期其他中國軍隊也未必遜色多少。第四集團軍的番號後來劃歸了第二戰區,集團軍總司令是孫蔚如、副總司令爲李家鈺,這支主要由楊虎城的十七路軍等陝西士兵組成的非蔣介石嫡系部隊,卻讓日軍喫盡了苦頭。
這些陝西子弟兵號稱冷娃,雖然武器裝備落後,受到中央軍排擠,但是堅守在中條山三年的時間裏,先後粉碎了日軍的十三次進攻。以犧牲兩萬多人的代價使日軍不僅未能踏進潼關一步,而且付出了慘重代價。僅“6·6”會戰一役,日軍排長以上軍官的骨灰盒層層疊疊壘堆了1700多具。
整個抗戰時期,日軍耀武揚威,唯獨在中條山碰壁三年未曾西進一步,無奈的稱其爲盲腸,認爲拿不下中條山,日本就是得了"盲腸炎"。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曾親臨平陸慰問第四集團軍官兵、熱情盛讚陝軍爲"中條山的鐵柱子。"爲此,有音樂家曾譜曲讚美道:"中條山,高又高,它是我們的齊格菲,它是我們的馬奇諾……"
後來雖然被調離中條山地區,但是第四集團軍的將士在全國的抗日戰場上也浴血奮戰,毫不退讓。曾經擔任過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的李家鈺在豫中會戰的時候壯烈殉國,這是八年抗戰中繼張自忠在第一線督戰,死戰不退後第二個戰死的集團軍司令官,後被追贈爲二級陸軍上將,准入祀忠烈祠,舉行國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