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在過去父母之命的年代,賢妻往往深得公婆喜愛,至於在丈夫心裏,像朱安那樣被冷落的有之,像于鳳至那樣只得到敬重的也有之。于鳳至和張幼儀,都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賢妻。

于鳳至和張幼儀,都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賢妻。于鳳至是出了名的才貌雙全,張幼儀雖相貌稍遜,可也是大方周正且頗有才幹。這兩位女子還有個悲涼的共同點,就是都不曾得到丈夫的善待和厚愛,以致令後人常爲她們抱不平、嘆不值。


這讓我想起表姐出嫁那天,姨媽拉着她的手,淚眼婆娑地說:“丫頭,以後要學會心疼自己,別跟媽似的,只賺了個賢妻的名聲。”姨媽半輩子賢惠隱忍,處處以丈夫爲重,可姨夫對她卻十分薄情。

以前誇讚一個女性,常常會說“真是個賢妻良母”,但是如今,這樣的讚賞卻不會令每個女性心裏受用。因爲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歷史裏,賢妻難得丈夫厚愛的例子實在並不罕見。所以有人調侃說:賢妻者,嫌棄也。可這是爲什麼呢?今天我們不妨就穿越回民國,在幾位著名賢妻的悲涼人生中,來一探究竟吧。

01、 何爲賢妻?

關於賢妻,百度百科的解釋是:

說到“三從四德”,民國還有一位有名的典範,那就是魯迅的妻子朱安。


讀《女兒經》長大的朱安很賢,魯迅不願娶她的時候,她抱着“貞女不嫁二夫”的原則,溫順地等待命運的裁決。後來,魯迅被母親騙回國成親。從結婚第一天起,朱安就從未感受過丈夫的一絲溫情。她把三從四德做得很到位,結婚八年因沒有夫妻生活而膝下無子的朱安,曾勸丈夫納妾;婆婆六十大壽那年,她跪地明志:活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

直到後來,魯迅和許廣平相戀同居,朱安終於無奈地說:“我待他再好,也是無用啊。”朱安用一世淒涼冷清,演繹了一箇舊式賢妻的悲苦命運。

02、 爲何娶妻要娶賢?

中國古代有句俗話:娶妻娶賢。爲家族計長遠,賢是首要條件。符合賢妻標準的女子,才能對丈夫盡心竭力,爲家和而克己隱忍。所以,在過去父母之命的年代,賢妻往往深得公婆喜愛,至於在丈夫心裏,像朱安那樣被冷落的有之,像于鳳至那樣只得到敬重的也有之。


少帥張學良的夫人于鳳至出身大戶人家,才貌俱佳溫良賢淑,公婆對她十分滿意。嫁給張學良後,她打理家事侍奉公婆,對向來風流的丈夫十分包容隱忍,可謂賢妻典範。因患病到美國後,爲了讓丈夫獲釋後生活無憂,她商海打拼,買下豪宅等待丈夫和趙四小姐歸來。她還買好了墓地,希望能跟丈夫死後同穴。

然而,她終究沒有等來。于鳳至去世後,獲釋的張學良來到美國,在她的墓前留下一句“生平無憾事,唯負此一人”,之後就和趙一荻去了夏威夷定居。十年後,張學良去世,遺囑是和趙一荻合葬。


在於鳳至和張學良漫長的婚姻裏,于鳳至是張學良的賢妻和賢內助,是他尊重的好“大姐”,他給了她敬重,可她要的疼惜和恩愛,她始終沒有得到。

03、 賢妻的隱忍換來了什麼?

比于鳳至更悲慘的,是賢妻張幼儀。她的婚姻裏,不但沒有得到丈夫的愛,連一份敬也不存在。

跟于鳳至一樣,張幼儀也是深受公婆喜愛的兒媳婦。離婚後,公婆認她做了乾女兒,帶着家裏的金銀細軟,就跑去投奔了前兒媳,這樣的信任,足見張幼儀之賢。但是丈夫徐志摩給她的,卻只有傷害和歧視。他對她的初次評價是“鄉下土包子”,儘管她家境優渥,還受過良好的教育。

徐志摩從來沒有愛過她,當她懷着二胎趕到國外時,風流多情的才子正深陷對另一女子的迷戀之中。他冷酷地讓她去打胎,把她一人丟在異國他鄉,並不斷催逼她離婚。張幼儀像“低到塵埃裏的花”一樣,包容和忍讓着丈夫,卑微地奉獻着自己的一切,然而,他始終沒有給過她哪怕一丁點的溫情。

我家姨媽也是這樣。她隱忍半生,對丈夫好到極致,她以爲她的愛能感化他,可她越是隱忍卑微,他越是看不起她。說話是錯,靜默是錯,連呼吸都是錯。直到熬得生了一場大病,熬到女兒出嫁那天,她才決定餘生要爲自己好好活着。

04、 什麼樣的賢妻打破了這個魔咒?

賢妻真的不能做麼?難道賢妻界就沒有成功的範例嗎?當然有。


衆所周知,楊絳和錢鍾書是一對神仙眷侶。錢鍾書曾說:“她是最賢的妻”,可後面還跟着一句“最才的女”。這兩句合在一起,表達的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欣賞和尊重,這是張幼儀不曾得到的。錢鍾書還寫下過一句話:“她絕無僅有的結合了絕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表達了一個丈夫對妻子的信賴和恩愛,這是于鳳至不曾得到的。所以,這對夫妻會相互許諾:“咱們沒有生離,只有死別。”

還有個例子,依然是張幼儀,不過是50歲之後的張幼儀。離婚後的她獨自打拼,創造了一番商界奇蹟,53時嫁給了第二任丈夫蘇紀之。蘇紀之對賢妻張幼儀十分疼愛,他懂得她全部的好和不易。1967年,64歲的蘇紀之陪67歲的張幼儀出遊歐洲,他深情地對她說:


被徐志摩辜負的張幼儀,終於在知天命之年遇上了對的人,度過了美滿幸福的20餘年。去世後,她的墓碑上刻的是“蘇張幼儀”。

05、 賢妻當如何?

賢妻永遠都會是一個褒義詞,它表達着一個妻子的優美品質;賢妻也並非不能打破難得厚愛的魔咒。從楊絳和後半生的張幼儀身上,已經顯而易見。

凡事過猶不及。一旦過度就會落入另一個極端。過於賢惠的女人,她們往往對男人太好,過於遷就男人,男人反而不會珍惜。這就是所謂的“良家婦女綜合症”。


“良家婦女綜合徵”之所以會讓男性逃走另覓新歡,是因爲女性在男性面前無限度的寬容和任勞任怨,反而造成了男性的驕橫,以至於隨心所欲爲所欲爲,毫無顧忌地做出傷害妻子的言行。

善良是要長牙的,否則就會變爲懦弱。做賢妻也是一樣的道理,賢惠是要有底線的。

有些女性結婚後,就徹頭徹尾變成了某太太,把屬於自己的興趣、追求甚至思想全丟了。就像我姨媽一樣,結婚後爲家傾盡心力,可從不考慮自己。爲了全身心服務家庭,她丟棄了原先的愛好,卻被嫌棄乏味;捨棄了提升的機會,卻被嘲諷無能;說話是嘮嘮叨叨,不說話又成了沒心沒肺……


保持自我,纔不會放棄個人成長,而不斷成長的人,纔有底氣去跟生活叫板。

石川達三說:在下決心以前,猶豫也許是必要的。然而,一旦下了決心,就應該一直往前走。

張幼儀兩次雲泥之別的婚姻,特別能夠給人啓迪。如果不是當時被迫離婚,她會像朱安一樣,一輩子困在無愛的婚姻裏熬到油盡燈枯。離開不對的人,是給自己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


06、 結語


舊時代的女子,婚姻無法自主,遇人不淑只能感嘆命運不濟默默苦熬。現在的時代今非昔比,女性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掌控權,能否獲得幸福更多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婚前睜大眼選對人,婚後做一個聰明的賢妻,既不虧待家人也懂善待自己。這樣的賢妻良母纔是家門之興,也是給孩子做了一個漂亮的榜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