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藉助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的實景展示,不同學科教授共話稻作起源,可以讓學生系統瞭解中國稻作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明、瞭解中國特色水稻栽培學的歷史和發展,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現代水稻栽培理論與技術的興趣。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一堂在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開啓的水稻栽培學課程上線,水稻栽培學教授從稻作起源與文化說起,爲學生開啓了一堂體驗式、沉浸式的精彩課程,農業科技史教授同時在博物館現場通過實物進行了講解。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一堂在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開啓的水稻栽培學課程上線,水稻栽培學教授從稻作起源與文化說起,爲學生開啓了一堂體驗式、沉浸式的精彩課程,農業科技史教授同時在博物館現場通過實物進行了講解。

遠古時期的碳化稻穀

“起源於中國的水稻是東方農耕文明的重要組成,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諸多文明受其深刻影響,延綿數千年……”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農學院丁豔鋒教授從稻作起源說開來,圍繞稻作分佈與作用、稻種起源與發展、稻田生態與模式、稻作理論與技,結合農博館裏的水稻生產場景模型,以及最新科技文獻,引入現代栽培技術,讓學生在“雲”上即可“觸”達稻作文化的發展脈絡,以及現代栽培技術的“硬核”實力。

南農副校長、農學院教授丁豔鋒

課程中,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盧勇教授從入口楹聯“國以農爲本,民以食爲天”說起,依次選取遠古時期的碳化稻穀、清代大型龍骨水車、梯田地貌、稻田種養等“鎮館之寶”,講述農耕文化的發展演進。

怎麼想到將稻作課“搬”進農博館?兩位教授又是如何從不同學科切入,將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科技交融碰撞的呢?

南農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盧勇教授

據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李剛華教授介紹,水稻栽培學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較爲全面地瞭解和掌握水稻栽培學的內涵、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藉助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的實景展示,不同學科教授共話稻作起源,可以讓學生系統瞭解中國稻作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明、瞭解中國特色水稻栽培學的歷史和發展,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現代水稻栽培理論與技術的興趣。

南京農業大學教務處處長張煒表示,將水稻栽培學這門專業課搬進農博館,這種“體驗式、沉浸式”的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學形式的創新,可以有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作出全方位、多視角的分析與思考。值得一題的是,挖掘稻作起源這一主題背後蘊含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有助於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也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方面。

據瞭解,2004年正式開館的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建於南京農業大學校園內,是中國第一個系統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以中國農業起源爲起點,以科技發展爲主線,農業制度、農村經濟和農業文化貫穿始終,系統展示了從原始農業到傳統農業、近代農業和現代農業的演變過程,真實地反映了我國農業發展的特色和成就。

農博館藏品包括歷代的石、銅、鐵製系列古農具1000餘件實物,古代農業作物和動物標本,中外農業土壤標本,以及反映中國古代農業生活和農業文化的各類文物。

通訊員 許天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