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以農業起源爲起點,以農業技術發展爲主線,以生產工具、經濟制度和農業文化貫穿始終,全方位展示了中國傳統農業文明,記載了中國古代先民的農業智慧和農業生產生活哲學,是一部農業百科全書,還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該博物館是一個雙層建築,展廳都在第一層,幾乎是一個整體空間,從入口處開始,沿着參觀動線,參觀者先後能夠看到中華農業文明的起源、傳統農業技術體系的創立與發展、中國農業制度的歷史演變、豐富多彩的鄉村生活與農業文化等展陳內容,展覽結束出口就在眼前。

原標題: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記錄中國古代農業哲學的大學博物館

2004年正式開館的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建於南京農業大學校園內,是中國第一個系統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的專題博物館。

藏品從何而來

肇始於三江、黌宇於東南、脈承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兩大前身,百餘年來,南京農業大學見證了中國農業高等教育的發展軌跡,更與中國現代農業的崛起相呼應。

要建設一所博物館,首先要有藏品,藏品從哪裏來?自2003年9月,博物館開始進行文物徵集工作,主要集中在黃河文明發源地的陝西、山西、山東和長江文明發源地的江蘇、浙江等地區。據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盧勇教授介紹,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內,6000多年前的石器、石刀、石斧,7000多年前碳化的種子,8000多年前馴養家禽的骨骼等實物展品都是通過徵集而來。

博物館正式開館之後,文物的徵集工作也沒有停止,一直延續至今。博物館豐富藏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保護文物,傳承中國農業文明,讓後人能夠了解中國傳統農業的歷史、技術和文化。

館址的選擇

博物館現址是南京農業大學校園內的一幢獨立的特色建築,與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相呼應。該建築是由中國著名的建築大師楊廷寶設計,於1952年建成,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其中1500平方米用於博物館展陳。這棟老建築本身可以說是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的一件最大的藏品和展品,直接展現了與學校關聯的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該博物館是一個雙層建築,展廳都在第一層,幾乎是一個整體空間,從入口處開始,沿着參觀動線,參觀者先後能夠看到中華農業文明的起源、傳統農業技術體系的創立與發展、中國農業制度的歷史演變、豐富多彩的鄉村生活與農業文化等展陳內容,展覽結束出口就在眼前。可以說用一條線串聯起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歷史軌跡。

走進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

走進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泱泱大國輝煌的農業文明氣息迎面而來。其展陳簡潔、大方、優雅、有層次,具有美感。博物館主要以圖片、文字和實物的形式來展現中國古代農業文明。每一件展品都有他的歷史、故事,以及隱藏在其後的先民農業生產生活哲學。

在入口處以及兩側懸掛了多幅農事圖。入口的左側有一幅楹聯,“國以農爲本,民以食爲天”,位於插秧圖兩側,意思是國家把人民看作根本,人民把糧食當作生命,告訴世人自古以來,糧食是至關重要的資源。入口處右側懸掛了系列耕織圖,展示如何進行農業生產,是清代康熙年間的著名畫家焦炳珍所繪。耕織圖也揭示了在古代時期,文盲率高,老百姓普遍不認識字,以圖傳播農業生產技術使其達到更好傳播效果的史實。

博物館的第一部分是農業起源,以圖片和文字介紹了中國農業在世界農業歷史上的地位,原始農業自身的特點、農業起源傳說、新石器時代作物培育、新石器時代動物馴養以及原始農具等。讓參觀者瞭解到農業的發生是人來歷史上意義及其深遠的一次變革,使得人類從此沿着文明的道路發展前進。

今天的選擇決定了明天的生活。古代先民可能也不知道最初的一種“好”的感覺,造就了今天的許多物種。在古代,人們發現什麼可以喫,好喫就把它種植或養殖在自己的家裏,經過長期的圈養種植馴化、選擇,在習性、結構等方面逐漸起變化,與原始的狀態有了明顯的區別。博物館就詳細介紹了豬的馴化過程。現在的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的,野豬因覓食掘巢,經常拱土,嘴長而有力,犬齒髮達,頭部強大伸直,頭長與體長的比例約1:3,現代家豬經過長期餵養,頭部明顯縮短,犬齒退化,頭長與體長之比約1:6。古代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也印證了植物的篩選過程。

博物館的第二部分是精耕細作,展示中國傳統農業技術體系的創立與發展。在這一部分重點展示了1000多件各個時期的各類農業生產工具,新時代時期的石斧、漢代的鐵鏊、唐朝的鐵犁鏵、宋朝的鐵閘刀以及清朝的燭臺等。如果參觀者對農業有一些瞭解,就會發現如今使用的傳統工具與古代似乎差別並不大。其實在原始農業社會,古代的先民們就已經發明瞭整地、收穫和加工脫粒等三類工具;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取代了木耒石鋤,從而確立了傳統農業雛形;及至漢唐之際,中國傳統農業精耕細作的基礎最終奠定,氣候只是在此之上優化改良,這充分證明了古代先民的智慧。

在精耕細作部分,參觀者能夠看到一件有意思的藏品彩繪駱駝,其實它背後展示的是農業對外的交流過程。現如今的許多物種都是從其他國家和地區引進的。比如現在種植的小麥原產於西亞,現在相當於伊拉克、敘利亞一帶。帶“胡”的物種,胡蘿蔔、胡麻大多是通過絲綢之路傳過來的,帶“洋”的,洋芋、洋蔥大多是通過海陸過來的,帶“番”的,番石榴、番茄、番薯基本上是通過南亞四大路傳過來的。番茄原產於美洲但其從印度傳過來的,所以叫番茄。

在這一部分,還以幕牆的形式展示了農時把握、土壤耕作、農田水利與土地利用、農業工具應用和推廣、作物生產、栽桑養蠶和畜牧獸醫等內容。

第三部分是重農固本,展示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制度與政策。這一部分從農本思想、賦稅制度、救荒制度、權衡度量制度等方面展示了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制度和政策的變遷。館內展示了相關的農本思想,如《管子·治國篇》、《呂氏春秋·上農》、晁錯《論貴慄蔬》、明太祖勸農手諭等,展示了土地制度的變革,從“井田制”到“均田法”,從“相地而衰徵”、到“攤丁入畝等;明代“救荒本草”和“救荒活民書”的展示表明歷代統治者對救荒賑災的重視。

第四部分爲“農村生活”展示了豐富多彩的農業文化。勤勞和智慧的農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農業文明,農業的民風、民俗和民情是中國農業文明的歷史積澱。在這一部分介紹了飲食文化在不同時期的變遷,豆腐、麪條、茶餅等誕生和發展;農業生活用具銅燈、鐵燈、燭臺、木篦、銅鏡、衣帶鉤、瓷碗等。

該博物館專門設有農書展區,展示各個時期的農書。在古代,隨着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和使命,農書成爲推廣和傳承農業生產技術的重要手段。據《中國農學書錄》記載,中國古代農書共有500多種,流傳至今的有300多種。而在該館內,館藏原版古農書346部3000餘冊,其中明代嘉靖馬直卿刻本《齊民要術》、崇禎平露堂刻本《農政全書》、明刻本《唐宋白空六帖》、明刻本《花史左編》等15種被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列爲善本古籍,《齊民要術》被視爲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博物館還展示了許多中國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每一項農業文化遺產不單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衣食來源,更是一個具有活態傳承性的生產生活系統,一個承載鄉愁記憶的情感載體,具有巨大的社會、經濟與文化價值,對於推動農業可持發展、鄉村振興和優秀農耕文化傳承等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實踐意義。對於絕大多數的觀衆來說,專業的講解是非常必要的,學校的學者以及研究生自然是博物館的優秀的知識講解員,博物館同時承載了學生培養的工作。

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的功能價值

“感知+碰撞”:研學拓展基地

隨着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學生及其家長對“修學旅行”的需求開始顯現。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將研學納入學校日常教學活動。農業研學、博物館研學成爲中小學課外實踐的熱門之選。

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以農業起源爲起點,以農業技術發展爲主線,以生產工具、經濟制度和農業文化貫穿始終,全方位展示了中國傳統農業文明,記載了中國古代先民的農業智慧和農業生產生活哲學,是一部農業百科全書,還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是中小學生極佳的農業研學、博物掛研學基地,是瞭解古代農業發展歷史、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文化的最佳場所。博物館工作人員也表示中小學生是最主力的參觀羣體,會根據學校的要去提供相應的講解服務或者互動設計。博物館,還會安排農業相關專業的講解員,爲孩子們進行科普,讓孩子們深刻了解農爲何物,感知中華農業文明的博大精深。

“理論+實踐”:學生實踐基地

作爲公共文化機構,博物館需要大量的人員,尤其是專業人員,來支撐場館的各項業務工作。大學是學生資源最豐富的場所,擁有博物館所需要的各類人才的潛在資源。作爲一所大學博物館,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充分發揮農業院校的優勢,吸納相關專業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以兼職或者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到博物館的實際運營中來,如爲參訪團提供專業講解或參與專題展覽策劃等。

對於學生來說,深入博物館的幕後,不僅能夠學習專業知識,還能夠培養審美、提升綜合能力,爲未來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對於學校來說,博物館成爲學校培養人才一個機制,是學校鏈接社會的紐帶。

“服務+教育”:專業教學課堂和學習平臺

大學博物館與大學專業的關聯度是非常緊密的。博物館中所展陳的內容,文字、實物等,都可以成爲專業課中的教學內容。近幾年,南京農業大學又陸續投入數百萬元,對博物館二期場館改造,增加了農業文化遺產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和互動多媒體設備。南京農業大學曾在農博館中,開設水稻稻種起源的實踐教學,通過農博館一系列的藏品、圖片資料、圖書文獻等向同學們講解歷史時期我國水稻栽培的起源、技術發展歷程、相關農具的作用和制式變遷、水稻在居民飲食中的地位等內容。將課堂搬到博物館,利用博物館的資源進行教學,在更直觀的環境中,帶給學生更深刻的體驗。這種發散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自身專業的認同和責任認同。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還不定期舉辦各類專題展覽、專題講座、主題論壇活動,成爲公衆知識拓展、體驗學習的平臺。

來源 | 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