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要求写句子。

1.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把”字句: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

把字句:我们几个孩子把棉袄脱掉。

2.用像......一样......造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的站在那里。

造句:月亮像灯泡一样发光。

3.根据意思写诗句:

⑴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⑵孩子们放学以后,回家很早,赶紧趁着这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知识积累运用,根据所学内容填空,括号里就是所填的内容。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物,所写的景物是(柳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喜爱)。

3.《开满鲜花的小路》讲了一个有关(鲜花)的(童话)故事。它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才是最好的(礼物)。

三,将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括号里是所要补充的诗句。

2“.放”字的部首是(攵),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横)。组词为(放羊)(放学)。

3.“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纸鸢”指的是(风筝)。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村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无限热爱和儿童天真生活的喜爱之情。)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诗中描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柳树)。

2.《咏柳》这首诗有两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处是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一句中把(垂下的柳枝)比作(绿色的丝带);另一处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把(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咏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总结:《村居》和《咏柳》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都提到的景物是(柳树)。《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村居》这首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景色,诗中描写的景物有(青草)(黄莺)(长堤)(杨柳)(春烟)(风筝)。

《咏柳》描写的是二月的(柳树)。

四.书写提示。

“碧”的上部左边的最后一横变为提,“绿”的右下部是“氺”不是“水”。

“剪”的下部是“刀”,不是“力”。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5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6.“开满鲜花的小路”是通到(松鼠太太)家的,途中经过(刺猬太太)家和(狐狸太太)家,这条小路开满鲜花是因为(花籽漏在了小路上)。7.“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花籽),这礼物是(长颈鹿大叔)寄来的。说它是“美好的礼物”是因为(它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8.1987年4月5日令人难忘是因为(这一天邓~爷爷和大家一起植树)。

9.邓~爷爷植树的过程是(挖树坑)、(挑选树苗)、(移苗入坑)、(挥锹填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