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被李世民引为知己的人,名叫虞世南。被李世民引为知己的虞世南,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乱世里。

大家好,我们的阿煜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历来都是人们最为熟知的皇帝之一。李世民在位期间的贞观盛世,更是广为后世称颂,被后世视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巅峰时期。
然而,关于李世民,却有这样一件事。
贞观十二年,李世民为了纪念一个人,亲自作诗一首。李世民将其引为知己,称之为“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诗,将何以示?”
不过,这位让李世民称为知己的人,既不是贞观年间的无敌战神李靖、李绩,也不是以进谏闻名的魏征,更不是昔日与李世民互为敌手的王世充、李密等人。
这个被李世民引为知己的人,名叫虞世南。凌烟阁上排名第二十,甚至比秦琼、李绩的排名还要更高。
但是,相比程咬金、尉迟恭、秦琼等人,虞世南这个名字,似乎绝大多数人都十分陌生,就算是熟悉唐朝历史的人,对其了解的也相对较少。
你知道,这个虞世南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吗?为何唯独他可以被李世民引为知己呢?
虞世南,字伯施,生于公元558年。这一年,是南朝梁天启元年,北齐天保九年。北周刚刚建立一年,距离隋朝开国还有23年,距离唐朝开国还有整整60年。
简单来说,就是南北朝时期。
大家都知道,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动荡的一个时期。在上百年时间里,中原地区长期南北割据,先后出现了十余个割据政权。大家天天打来打去,混乱不堪。被李世民引为知己的虞世南,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乱世里。
当然,从虞世南的出生时间,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际上,虞世南要比李世民年长太多了。生于公元558年的虞世南,其实比唐高祖李渊还要年长八岁。
虽然出生于乱世,但虞世南早年的生活,却还算是过的相当不错。他的祖父虞检,在梁代曾任始兴王的幕僚;父亲虞荔,曾经做过陈朝太子中庶子。后来因为他叔父虞寄无子,虞世南就被过继给了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虞寄,则是曾经在陈朝官至中书侍郎。
出身这样的家庭,虞世南少年时自然容易受到良好的教育。年少时与兄长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学家顾野王的门下学习。还曾拜著名文学家徐陵为师。另外,虞世南还和智永和尚学习书法,这位智永和尚,是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当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在其手上。所以虞世南的书法,深得王羲之的精髓。
不过,虞世南的少年时光,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四岁那年,他的生父虞荔便去世。同年,他的叔父虞寄被晋安太守陈宝应俘虏,关了整整三年。三年之后,到了虞世南七岁的时候,才因为那位陈宝应战败而回家。
到了开皇九年,随着隋朝大军南下,灭掉了陈朝。已经分裂了上百年的中原,再次统一了起来。也正是在这一年,虞世南和他的哥哥虞世基远赴长安。这一年,虞世南31岁。
初到长安的虞家兄弟,有点像《琅琊榜》里梅长苏刚刚抵达京城的情况。当时的虞家兄弟,已经极有才名,时人将虞家兄弟,比作西晋时的陆机和陆云兄弟。和初到京城的梅长苏一样,虞家兄弟到达长安以后,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以及秦王杨俊,都在第一时间向虞家兄弟投出了橄榄枝。不过,对于两王的招揽,虞家兄弟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虞世南以母亲年老为借口,坚决推掉了他们的招揽。而他的兄长虞世基,则是选择入朝为官,投身杨广门下,并且深得杨广信赖。
正是因为双方选择不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兄弟二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弟弟虞世南性情淡薄,常年在野。而他的哥哥虞世基,则十分精于钻营,非常善于溜须拍马,很快就成了杨广眼前的红人。后来杨广登基之后,虞世基官至内史侍郎。这个官职后来在唐朝改称中书侍郎,也就是我们寻常所说的宰相。后来的虞世基,成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大奸臣。
直到大业元年,随着杨广登基,虞世南终于无法推辞此时已是皇帝的杨广对他的招揽,只能入朝担任秘书郎一职,后又升迁为起居舍人。这份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皇帝的生活和国家大事,可以理解为是杨广的私人秘书。不过,虞世基始终不齿杨广的作为,不愿钻营,始终官位不高。
于是,在整个大业年间,就出现了这样奇葩的一幕。极具才名的虞家兄弟,性格截然不同。哥哥善于钻营,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和牛弘、苏威、宇文述等六人共同参与吏部选官,被时人称为‘选曹七贵’。这七个人里面,又以虞世基权力较大,有专断之权。手握重权的虞世基,并没有保持初心,反倒是贪污成性。而弟弟虞世南,始终淡泊名利,只愿钻研学问,不愿身居高位。
但是,性格迥然不同的兄弟二人,又住在一起。而且,兄弟二人的关系更是极好!
这种怪异的事情,绝对比小说里的情节还要更加讽刺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兄弟二人性格的不同,导致两人的结局截然不同。
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政变。在勒死了杨广之后,也要干掉昔日身居高位的虞世基。这时候,虞世南挺身而出,向宇文化及请求替兄长赴死,可惜终究是没有成功。虞世基被直接干掉,而虞世南则被宇文化及囚禁。直到后来,宇文化及兵败之后,被窦建德所杀。而虞世南,自然也就被窦建德所获。窦建德对于虞世南亦是仰慕已久,授予其黄门侍郎一职。再后来,窦建德又被李世民打垮,虞世南也就到了李世民麾下,担任秦王府的参军。后来,又被授予弘文馆学士一职,和房玄龄共掌文书,成了十八学士之一。
所谓的唐朝十八学士,是指当时李世民麾下最厉害的十八个文官。这十八个人里面,有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顶尖谋臣,有孔颖达、陆德明这样的顶尖大儒,还有许敬宗这样公认的千古大阴人。当时李世民战场上靠那些声名赫赫的武将,治政靠的就是这十八位文臣。
能够与房玄龄并列执掌文书,可见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和认可了。
等到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爆发,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李世民本想让虞世南担任太子右庶子的职务,但虞世南却以年事较高为由,推辞了这个职务,转而去继续做了职责不重的秘书少监,继续钻研学问,尽量远离朝政。
这一年,虞世南已经69岁了。
在接下来的十二年里,虞世南一直在朝为官,却始终只担任那种权柄不重,能够尽心钻研学问的官职。这也使得他避开了贞观年间好几次朝堂变故,稳如泰山。直到贞观十二年,虞世南病逝于长安,享年八十一岁。
回顾虞世南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生,全都是在担任文职。在隋末唐初的乱世当中,像尉迟敬德、秦琼这种猛将,参加了很多的知名战斗,自然记载要更多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官的职责就不重要。相反,后来李世民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时候,如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文臣,基本都排名前列。如果不是虞世南生性淡薄,不愿去争权夺势,他在凌烟阁上的排名,肯定还会更高。
但是,相比其一生的朝堂经历,虞世南更广为人知的,是他的书法成就。
虞世南极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今天我们上网去搜虞世南的时候,往往很少会搜到他的生平经历,更多显示的会是他的书法作品。而且,虞世南在文学、思想方面的成就,同样十分惊人。
而李世民之所以将虞世南引为知己,是因为虞世南常年作为李世民的私人秘书,帮李世民撰写文书,从无疏漏,深得李世民心意。据说有一次,李世民曾令虞世南写《列女传》用来装屏风,当时没有底本,虞世南愣是凭着记忆默写出来,而且一字不差!
一生才学惊人,却又不愿钻营投机,只专于学术。虞世南的处世思想,也不禁让后人为之深思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