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紅二方面軍二把手,上百名部下成開國將軍,他卻在外漂泊多年
工農紅軍剛建軍時,有中央紅軍、第二方面軍、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隊伍,其中紅四方面軍的規模最大,戰鬥力也是最強的,“江西老表”張國燾是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而二把手並不出名,他叫做陳昌浩。
陳昌浩是名牌大學畢業,後來還前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深造,由於成績優秀,被蘇聯人稱爲是“蘇聯二十八宿”之一。畢業回國後,陳昌浩立刻參加了革命,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工作時,他的工作能力非常突出,爲建設根據地作出巨大的貢獻。

因此,張國燾非常器重陳昌浩,他會文的的,徐向Q會武的,因此他們二人被稱爲是張國燾部隊的“哼哈二將”。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後,就推選陳昌浩做了執行委員,還兼任了前敵總指揮政治委員,讓陳昌浩的地位達到了最高點。
可惜的是,紅四方面軍但是擁有8萬多的兵力,紅一方面軍當時才1萬多人,張國燾固執地認爲靠着人多就能獲得戰鬥的勝利,無視中央的決定執意帶着隊伍南下,而中央紅軍卻揮師北上。殘酷的現實證明了張國燾的錯誤。

在南下時,紅四方面軍受到了川軍的猛烈進攻,隊伍損失重大,所以張國燾不得不再次率部北上,隨後和其他紅軍部隊在會寧勝利會師。不過我黨爲了獲得蘇聯的支援,決定將紅四方面軍改編爲“西路軍”,由徐向Q和陳昌浩率領2萬朵多紅軍戰士,前往甘肅、寧夏。
但是西路軍遭到了馬家軍的頑固抵抗,最後失敗了,陳昌浩好不容易纔逃了回來。因爲這次失敗,也改變了他的命運。他歷盡艱辛來到武漢,準備在武漢重新組建一支抗日武裝,誰知道還是失敗了。

後來陳昌浩又回到了延安,但沒多久就被調到了蘇聯,隨後就在蘇聯漂泊了十幾年,他過去的部下們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時,他卻在蘇聯過着艱苦的日子,周圍的蘇聯人根本不會想到,他曾經統領了幾萬人紅軍。
建國2年後的1951年,陳昌浩才得以迴歸祖國,可惜他的經歷已經無法在更改,1955年他帶出的部下,有上百人成爲了開國將軍,陳昌浩心裏是百般滋味,他只能爲桃李滿天下而感到驕傲,剩下的都是無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