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五軍團的加入,大大增強了中央紅軍的戰鬥力,在以後的反圍剿作戰中,一直保持着善於防守長於近戰的傳統,有一場中央蘇區時期著名的惡戰,1932年7月發生於廣東省南雄、水口地區,當時粵軍進攻蘇區根據地,紅五軍團在水口圩和粵軍遭遇,當即向其發起猛烈攻擊,因對粵軍不斷增援的情況不清楚,紅五軍團把九個團的粵軍當3個團打,結果敵人越打越多,而且和五軍團瘋狂對攻,儘管戰局急轉直下,五軍團在董振堂的帶領下,還是用勇猛的近戰死死頂住敵人,直到援軍趕到擊潰了敵人 ,戰後,五軍團陣地前沿,僅被大刀砍死的敵人就有九百多,見聶榮臻的回憶。很能說明問題的是,即使即使裝備了輕機槍,班組支援火力大爲增強,也告別不了近戰肉搏,這幾個師的大量傷員都是被梭鏢和大刀砍刺所致,中央軍沒能擋住敢於近身肉搏的紅軍,新銳武器大量被繳。

文:海文
贛州之戰,紅五軍團敢把槍架起來,躺在地上等着敵人衝鋒,直接和敵人打肉搏戰,是因爲西北軍有悠久的近戰傳統。
西北軍常年處在軍餉缺乏、裝備低劣的狀態中,只能用刻苦訓練和實用的戰術來彌補火力的不足,在長期的實戰中,就養成了堅守陣地,待敵來攻,然後猛烈反衝鋒的戰法,近戰殲敵是西北軍的特色,有着非常良好的作風養成。肉搏戰一要靠精神,把腦袋掛刀刃上,二要靠平素的訓練,最關鍵的是,肉搏戰在那時不是想不打就可以不打的,除非丟棄陣地放棄戰鬥,也就是潰逃。
紅軍是有什麼槍打什麼仗,西北軍也一樣,都是因爲一個字,窮。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只有一條路,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西北軍比紅軍的裝備好,但比中央軍、奉系、晉系差的多,在作戰上這兩支軍隊有共性,比如,都把肉搏戰當做主要戰術,中央紅軍也普遍配大刀和梭鏢,只是相比而言,西北軍的近戰更訓練有素,戰術更體系化,經驗更豐富。
近戰能力對一支部隊有沒有用,等遇上日軍了就知道了,舊日本陸軍有一個重要信條,即最後解決戰鬥要靠白兵戰,這是寫在其戰鬥綱領和操典裏的,裝備和訓練的差距懸殊,戰鬥精神再委頓懦弱,就不難解釋大部分國軍爲什麼面對日軍一觸即潰了。而喜峯口、臨沂、臺兒莊能死戰不退,全靠各支西北軍勇於近戰,每每讓日軍靠白兵戰最後解決戰鬥的目的破滅,有文章吹什麼日軍認爲中國軍隊只有中央軍敢於和日軍拼刺刀,這是睜着眼睛說瞎話,純屬胡扯。馮玉祥雖然政治上失敗了,但帶出了西北軍的近戰能力和戰鬥作風,給侵華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是有莫大功勞的。
26軍和紅軍的裝備窮到什麼地步?中央紅軍在第四次反圍剿以前,沒裝備過輕機槍。26路軍在中原大戰時見過,對面的蔣軍用過。
要說的是,陳誠的十八軍在中原大戰時,被孫連仲和吉鴻昌所部數度痛擊,是西北軍的手下敗將。
紅五軍團敢於把敵人放進陣地,正是憑着多年養成的自信,此戰,必須一出手就把對方徹底打怕,才能迅速幫三軍團撤下來,所以一照面,乾脆把步槍架起來,躺下望天,對方不明就裏,趁着得勝之勢蜂擁而上,五軍團要的就是對方衝進肉搏距離,一頓大刀解決問題。
五軍團是不是託大了?不是,這些西北軍將領身經百戰,一聽槍聲就知道該怎麼打,因爲,衝上來的敵軍速射武器也有限,比如說,增援贛州的十八軍,也是隻有重機槍,沒有輕機槍。
淮海戰役被俘的黃維兵團第十軍軍長覃道善,當時在14師41旅任營長,他回憶:1931年十八軍解贛州之圍時,裝備“一部分漢陽造,一部分三八式步槍,14軍全是漢陽造,但均無輕機槍裝備。每個團的機槍連是六挺馬克沁重機槍,炮兵連是六門八二迫擊炮。”
26路軍起義的時候,重裝備都在後方,沒有炮火支援,紅軍沒別說。只有近戰,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對方的火力殺傷,反正重機槍和迫擊炮不能端着衝鋒,雙方近戰時只能當擺設。
紅五軍團首戰,這一仗如果救不出三軍團,不僅自身形象、起義後的地位大受影響,而且結局難料,因蔣軍援軍已經紛紛抵達戰場,利用初戰敵人還不瞭解己方特點,董振堂帶着部下猛掄大刀,可謂審時度勢,敢戰擅戰。
紅五軍團的加入,大大增強了中央紅軍的戰鬥力,在以後的反圍剿作戰中,一直保持着善於防守長於近戰的傳統,有一場中央蘇區時期著名的惡戰,1932年7月發生於廣東省南雄、水口地區,當時粵軍進攻蘇區根據地,紅五軍團在水口圩和粵軍遭遇,當即向其發起猛烈攻擊,因對粵軍不斷增援的情況不清楚,紅五軍團把九個團的粵軍當3個團打,結果敵人越打越多,而且和五軍團瘋狂對攻,儘管戰局急轉直下,五軍團在董振堂的帶領下,還是用勇猛的近戰死死頂住敵人,直到援軍趕到擊潰了敵人 ,戰後,五軍團陣地前沿,僅被大刀砍死的敵人就有九百多,見聶榮臻的回憶。
南雄水口戰役,紅軍共擊潰粵軍15個團,此後粵軍再沒來侵擾中央蘇區,中央紅軍才得以集中主力,專門對付北邊來的中央軍。
便說一下,該部粵軍的戰鬥力很強,紅軍南昌起義主力、十九路軍和廣東陳濟棠所部粵軍,最早都源出一脈,即號稱鐵軍的北伐軍第四軍。
第三次反圍剿後,蔣軍開始大量購買軍火,這時候,輕機槍登場了。
蔣軍第四師第12旅24團,連長劉熾回憶 : 第三次圍剿失敗後,爲了在裝備上戰勝紅軍,蔣不惜重金往德、 法、 捷等國購買大量新式槍炮。其中有卜福斯式新型山炮。。。有法國哈氣開斯輕機及捷克輕機;有德國自動步槍;有馬克沁及卅節重機槍, 還有八0、 八一追擊炮等武器, 以此來裝備進攻蘇區的各部隊, 使每一步兵連都有輕機槍 6挺至 9 挺。”
捷克式不用說了,這個哈奇開斯輕機槍,十九路軍在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時裝備過,後來紅西路軍進河西時,馬家軍繳獲此槍後稱讚不已,他們也大多沒見過。
但是,這些輕機槍很快易主了。
朱德總司令曾多次提到第四次反圍剿的一次大捷:“我們擊潰了國民黨軍五十九師和五十二師,俘虜白軍一萬三千名。我們獲得十二個團的來福槍,許多挺輕機關槍和三百萬發子彈”,“這十一師、五十九師和五十二師是蔣氏最精銳的部隊”,“那都是最精銳的兵,有最新式的捷克輕機關槍幾百挺。”
也有老紅軍回憶:敵李明第五十二師和陳時驥第五十九師是用外國武器裝備的加強師, 每班都有一挺輕機槍。
這場仗即黃陂草臺崗伏擊戰,紅一方面軍共殲滅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近3個師,俘虜官兵萬餘人,繳槍1萬餘支,及大量槍械、子彈、電臺等軍用物資。俘獲敵主力第52師師長李明和第59陳時驥,嫡系十一師遭重創。紅五軍團在此戰中,先圍殲了敵59師,在打十一師時,率先突破敵六十六團防線,協同一、三軍團取得第四次反圍剿中最空前的一場勝利。
戰時任第11師31旅63團長的宋瑞珂回憶說:“十一師全師剩下不到3000人。”
戰時任第11師連長的楊伯濤回憶說,草鞋崗之戰,第十一師遭受近殲滅性的打擊,部隊損失近半。”
旅長黃維回憶:第十一師的潰敗,所受到的損失是慘重的。師長肖乾和第三十二旅旅長莫與碩俱受傷,第六十二團團長曾孝純、第六十四團團長孫嘉傅、第六十六團團長李宴芳俱陣亡,營長以下官兵傷亡慘重。”
十八軍十一師是後來蔣軍的五大主力之一,最終在淮海戰場覆滅。十一師當時是很兇的,在草臺崗被俘的十一師士兵,每個人身上都帶着一根繩子,紅軍奇怪,問這是幹什麼用的,答曰:長官的命令,準備綁紅軍俘虜用的。
很能說明問題的是,即使即使裝備了輕機槍,班組支援火力大爲增強,也告別不了近戰肉搏,這幾個師的大量傷員都是被梭鏢和大刀砍刺所致,中央軍沒能擋住敢於近身肉搏的紅軍,新銳武器大量被繳。
繳了槍,紅軍非常重視,特別開辦了輕機槍訓練班,射手精挑細選,要求必須是黨團員。從此,中央紅軍用上了輕機槍。
對於紅軍裝備輕機槍的時間,黃克誠大將在回憶中說的非常肯定,是目前看到的最可信、最權威的記載,導演編劇應該謹記:
在這次戰鬥以前,我軍只有重機槍,沒有輕機槍。
(待續)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