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證研》滬深資本組 太簇/研究員 映蔚 洪力/編審

以PD-1抑制劑爲代表的腫瘤免疫療法目前已成爲腫瘤臨牀治療的核心治療方案,從2014年7月到現在,PD-1抑制劑藥物已經在包括日本、歐美、澳大利亞的全球60多個地區上市。而2018年底,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實生物”)迎來了“高光時刻”,其核心產品特瑞普利單抗“拓益”獲批上市,填補了國產藥物在PD-1抑制劑領域的空白。

“殊榮”背後,君實生物卻難掩該產品獲批適應症單一的“窘狀”。自2019年首款產品“特瑞普利單抗”實現上市銷售,當年營收即暴漲,但君實生物仍難扭轉其連續6年虧損的局面。與此同時,君實生物3家子公司財務或受VC控制,其獨立性顯隱憂。除此之外,其客戶與股東“關係匪淺”,君實生物業務獨立性存疑。值得一提的是,君實生物關聯方身兼客戶和供應商的角色,或“供銷一體”;而其供應商人數“寥寥無幾”,採購數據真實性幾何?

一、核心產品獲批適應症單一,未來成長空間或遭“擠壓”

在多年注重研發和缺少銷售產品的情況下,君實生物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據招股書及年報,2014-2019年,君實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爲580.19萬元、288.68萬元、593.91萬元、5,449.98萬元、292.76萬元、77,508.92萬元。

2014-2019年,君實生物的淨利潤分別爲-2,525.4萬元、-5,797.03萬元、-13,532.19萬元、-31,734.35萬元、-72,291.54萬元、-74,741.78萬元。

2014-2019年,君實生物的研發費用分別爲0.3億元、0.52億元、1.18億元、2.75億元、5.38億元、9.46億元。

其中,2019年,君實生物的核心產品“特瑞普利單抗”實現的銷售收入爲7.74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爲99.88%。

值得一提的是,君實生物認爲,特瑞普利是公司自主研發的重組人源化抗PD-1注射用單克隆抗體,針對各種惡性腫瘤,這是國內首個獲批的國產PD-1單抗,是以臨牀Ⅱ期關鍵試驗結果有條件獲批上市的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創新型生物製劑。抗PD-1單抗爲廣譜抗癌產品,在多種癌症適應症中均展現出良好的療效,擁有極大的市場潛力。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隨着抗PD-1單抗自2018年以來在中國市場的陸續獲批,預期2023年中國抗PD-1/PD-L1抑制劑市場規模將達到664億元,並將於2030年增長至988億元。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產品“特瑞普利單抗”的獲批適應症僅爲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其適應症拓展正在進行中。

與此同時,君實生物在招股書援引自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顯示,其產品“特瑞普利單抗”已獲批適應症對應的市場規模較小。2019年中國黑色素瘤新發病人數爲7,563人,發病率較低。2019年新發黑色素瘤病人中,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僅2,400人。

也就是說,目前,君實生物核心產品“特瑞普利單抗”獲批的適應症僅爲一種,其核心產品或存在獲批適應症單一的問題。

面對產品獲批適應症單一的情形,君實生物的未來成長能力或承壓。而君實生物的子公司或受VC控制,其財務獨立性或存隱憂的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二、3家子公司財務或受VC控制獨立性顯隱憂,或需監管層覈查

據招股書,君實生物的全資子公司包括蘇州君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君實”)、蘇州君奧精準醫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君奧”)、蘇州君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君實工程”)等。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8-2019年,蘇州君實、蘇州君奧、蘇州君實工程的企業電子郵箱均爲[email protected],聯繫電話均爲18550017591。

而《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研究發現,市場監督管理局顯示,2017-2018年,蘇州靈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靈致科技”)的電子郵箱也同爲[email protected]、電話也同爲18550017591。

不僅如此,公開信息顯示,君實生物的董事湯毅系蘇州芯雲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芯雲創投”)的股東之一,而芯雲創投系靈致科技的股東之一。

據公開信息,截至2020年5月18日,共有21家公司曾使用郵箱[email protected],共有21家公司曾使用電話18550017591。

而君實生物的另一控股子公司深圳前海君實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君實”),也存在和董事湯毅所控制的公司共用企業郵箱、電話的情況。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2018年,前海君實的企業聯繫電話均爲0755-83992798;2016年,前海君實的電子郵箱爲[email protected]

而《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研究發現,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7年,深圳市泛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友創投”)的電子郵箱也爲[email protected],企業聯繫電話同爲0755-83992798。

需要指出的是,君實生物的董事湯毅同時系泛友創投的董事長兼股東,而前海君實的監事曾汝祺同時是靈致科技的法人、執行董事。同時,fine-value.com網站顯示的信息,均指向泛友創投。

據公開信息,截至2020年5月18日,共有9家公司曾使用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共有15家公司曾使用聯繫電話0755-83992798。

無獨有偶,君實生物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君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實工程”)、蘇州君盟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君盟”)、北京衆合君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衆合”)也存在與其他公司共用企業電子郵箱、聯繫電話的情形。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2018年,君實工程的企業聯繫電話爲021-51371827。

而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8年年報顯示,上海冠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也曾使用電話021-51371827。

不寧唯是,市場監督管理局顯示,2016-2018年,蘇州君盟的企業電子郵箱爲[email protected]

而2017-2018年,蘇州美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曾使用郵箱[email protected]

此外,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年,北京衆合的企業電子郵箱爲[email protected];2017年,北京衆合的企業電子郵箱爲[email protected]

而據公開信息,截至2020年5月18日,共有17家公司曾使用郵箱[email protected],共用172家公司曾使用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子公司與多家公司共用企業電子郵箱、電話,其中甚至包括董事的關聯公司,君實生物子公司的財務獨立性如何?尚未可知。

而君實生物認爲,共用郵箱、電話情況系子公司工商信息更新滯後,對子公司經營成果、財務狀況、未來發展均不造成重大影響,公司及其子公司均不存在所謂的“走賬”情況。

不過,根據上述蘇州君實、蘇州君奧、蘇州君實工程3家全資子公司2019年報的最新數據,上述共用郵箱、電話情況仍然存在,君實生物所述工商信息更新滯後,或難具說服力,期間或喪失財務獨立性,且目前是否已經解決,尚需要監管層覈查。

而除此之外,君實生物的問題遠未結束。

三、客戶與股東“關係匪淺”,業務獨立性或存隱憂

事實上,君實生物的客戶與其股東潛藏着“關聯”的關係,其業務獨立性或存隱憂。

據招股書,2017年,江蘇泰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康生物”)是君實生物的第一大客戶,君實生物對其的銷售金額爲4,742.01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爲87.01%。

2017年,君實生物與泰康生物簽訂合作開發協議,向其轉讓重組人源抗TNF-α單克隆抗體注射液50%權益,並向其提供與之相關的技術服務,相應收入共計4,742.01萬元。

而2016年,上海德思特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思特力”)是君實生物的第四大客戶,銷售金額爲25.7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是4.33%。

而《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研究發現,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泰康生物、德思特力是邁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威生物”)的全資子公司。

而截至2020年1月3日,吳軍是邁威生物的股東,持股4.3%;同時,吳軍擔任德思特力的監事,曾是德思特力的股東。

據招股書,2015年,君實生物完成股改時,吳軍是其第七大股東,持股比例爲3.66%。截至目前,吳軍仍系君實生物的股東。

對於吳軍這段“關係”,君實生物卻並未披露。

這意味,君實生物的客戶與股東或“關係匪淺”,其業務的獨立性或該“打上問號”。值得注意的是,君實生物還出現關聯方同時扮演客戶和供應商“角色”的情形。

四、關聯方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或“供銷一體”

而君實生物面臨的問題還不僅於此。

據招股書,軍科正源(北京)藥物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軍科正源”)、北京正旦國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正旦國際”)是君實生物的關聯方。與此同時,軍科正源、正旦國際均既是君實生物的客戶,又是君實生物的供應商。

據招股書,2016-2019年,君實生物對軍科正源的採購金額分別爲258.49萬元、761.13萬元、1,011.49萬元、1,111.5萬元。

2016-2018年,君實生物對軍科正源的銷售金額分別爲39.57萬元、79.33萬元、10.49萬元。

據招股書,2016-2019年,君實生物對正旦國際的採購金額分別爲40.57萬元、33.96萬元、22.64萬元、84萬元。

2016-2018年,君實生物對正旦國際的銷售金額分別爲12.88萬元、31.7萬元、14.1萬元。

而《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研究發現,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正旦國際是軍科正源的股東,其持有軍科正源30%的股權。而正旦國際和君實生物是北京軍科鏡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鏡德生物”)的股東,其中君實生物持股60%,正旦國際持股40%。

而2020年1月9日,鏡德生物已註銷。

關聯方軍科正源、正旦國際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或爲“供銷一體”,而這並非個例。

據招股書,2019年,潤佳(蘇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潤佳”)是君實生物的第三大供應商,君實生物向其採購技術服務的採購金額爲5,762.13萬元,佔當期該類型採購總額的比例爲6.29%。

2018年,潤佳(上海)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潤佳”)是君實生物第二大客戶,君實生物對其的銷售金額爲47.17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爲16.11%。

而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蘇州潤佳是上海潤佳的全資子公司。

同時擔任客戶和供應商,君實生物的關聯方上演“供銷一體”,交易的公允性能否保障?不得而知。

君實生物認爲,公司關聯方、關聯關係及關聯交易均已在招股說明書中真實、準確、完整的披露,關聯交易的價格均以市場價格爲基礎,不存在關聯方價格偏離或利益輸送的情形,關聯交易公允。

而關於君實生物供應商的疑雲遠未散去。

五、供應商人數或“寥寥無幾”,採購數據真實性存疑

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而君實生物供應商的人數屈指可數,卻能與君實生物發生千萬元交易。

據招股書,2017年和2019年1-9月,優聞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聞生物”)均是君實生物的第五大供應商,君實生物向其採購原材料的採購金額分別爲813.73萬元、3,329.53萬元,佔當期該類型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爲3.25%、5.16%。

而據市場監督管理數據,2016-2018年,優聞生物的社保繳納人數分別爲2人、4人、7人。

據招股書,2016年,紐藍科學儀器(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紐藍儀器”)是君實生物長期資產的第二大供應商,君實生物向其採購GE、TO分析儀等的採購金額爲357.04萬元,佔當期該類型採購總額的比例爲5.57%。

而據市場監督管理數據,2016-2018年,紐藍儀器的社保繳納人數分別爲1人、3人、3人。

據招股書,2016年,上海簡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簡贊貿易”)是君實生物長期資產的第三大供應商,君實生物向其採購液相檢測儀、色譜工作站的採購金額爲323.49萬元,佔當期該類型採購總額的比例爲5.05%。

而據市場監督管理數據,2016年,簡贊貿易的社保繳納人數爲5人。

由此可見,上述供應商人數“寥寥無幾”,君實生物卻“慷慨解囊”累計近5千萬元,採購數據的真實性或待拷問。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以上林林種種的問題,還尚待君實生物解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