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唐服流雲天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張廷玉就是人們常說的三朝元老,,是三朝忠臣他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清朝時期最繁盛的三個時期,也是雍正帝將乾隆託付的最重要最信任的人,這是很多後世所評說的對他的印象。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並不是滿人,他確確實實是一個漢人,而他作爲一個漢人在清朝的地位簡直是令人稱羨的,他被雍正皇帝下旨稱死後可入享太廟,很多人可能不太知道太廟象徵着什麼,也不明白入享太廟證明他在滿人眼中是什麼地位。
其實,太廟在滿人的眼中是非常神聖的,因爲太廟其實就是類似於現在我們祭拜祖先所用的祠堂,或者也可以稱爲家廟,然而這個太廟就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奠先祖所用的祠堂,或者家廟。這個太廟是在明朝永樂年間建成的,佔地大約是二百畝地,而清朝的每一代君主都被供奉在此地,太廟分成東西兩殿,古代的等級制很明確,因此東西兩殿代表不同的地位,東殿只能供奉宗室、藩王,而西殿則供奉在清朝的歷代有功大臣,清朝太廟一共只供奉了十三名大臣,這十三個人其他人都是公爵,甚至是王爵,只有張廷玉和鄂爾泰是伯爵。
由此可見,張廷玉是其中地位最低的,這十三個人裏面不得不提的是福康安,他是乾隆皇帝最心愛的富察皇后的妻弟所生的長子,而這個福康安的受寵程度真的是堪比皇子,接入宮中入太學,太學就是宮中皇子的教養之地,一般是不會有大臣的孩子進入的,所謂伴讀也是精挑細選的,長大後更是封爵入太廟,可見乾隆皇帝對富察一族厚待。可見所謂入太廟,不是單單看能力,看資歷,受皇帝重用青睞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而張廷玉就是乾隆皇帝看在他三朝元老的苦勞份上封了他伯爵。
而其他清朝的有名大臣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比如曾國藩、左宗棠,再比如李鴻章這些臣子不過也是加官進爵罷了。很多人都認爲在當時,金榜題名做大臣是每個學子所想,而入享太廟則是每一個臣子所想。
乾隆皇帝也曾嗔怪張廷玉老了老了不知爲何如此看中身後榮譽,幾次三番上奏摺讓他批准自己死後入太廟事宜,就連國事堪憂之時也是未盡半點心力,而張廷玉卻推脫自己年事已高,恐時日無多,萬望皇帝早日下旨,應允先帝給自己許下的榮光,乾隆責怪張廷玉不爲自己所煩憂的社稷之事盡心,反而一直在意死後榮光,且時常以遺詔所迫,未免小肚雞腸。不過後來有人勸乾隆,原本張廷玉就一大把老骨頭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看在雍正臨終託孤的份上乾隆也該應允此事,就連太后也出來勸阻皇帝不要不遵守先帝遺詔,還是應該讓張廷玉享太廟之禮,最後乾隆便也鬆口了。
所以進太廟這件事,不僅僅只是一份皇帝給的殊榮,而且還可以死後接受後世皇帝的供奉祭拜,而張廷玉作爲一個漢人,得此殊榮,也是千古獨一份的恩寵了,不枉費他做了三朝忠臣,得了這死後殊榮。而乾隆皇帝也曾評價他,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張廷玉一生勤勤懇懇,小心謹慎,原本也是三朝重臣,理應厚待,因此仍然遵守遺照,讓他入享太廟,以彰顯我朝嘉獎恩典。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