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历下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国强在历下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新的一年将对照市委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坚持“双核引领、东西共进、两翼齐飞”,聚焦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和明府城片区“两大主战场”,高质量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不断把全省首善之区建设推向前进。依托明湖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在东西“两大主战场”之间,以山大路为主轴,辐射带动二环东路以西、历山路以东区域,大力引进“独角兽”区域总部、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一切服从项目、保障项目。5月17日,历下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国强在历下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新的一年将对照市委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坚持“双核引领、东西共进、两翼齐飞”,聚焦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和明府城片区“两大主战场”,高质量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不断把全省首善之区建设推向前进。

2020年历下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速推进历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7.5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招商引资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5%;外贸进出口总额稳定增长。

抓好“两大主战场” 引领历下全方位发展

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

对标深圳天安云谷,建立企业服务中心,打造统一高效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借助毕马威等国际知名机构,构建要素集聚、链条完善的良好金融生态。

明府城片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提升、整体化运营,统一组织开展保护、利用、发展等工作,着力塑造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特色古城街区。

以高端商业综合体为依托,以山东国际时尚创意中心为引领,打造集时尚品牌发布、高端定制、新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全省创意产业聚集地、时尚消费新地标。

实施项目为王 注重落地为要

建设商务载体平台

瞄准“新基建”和优势产业,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

加快推动54个过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7个项目启动。

推进黄金时代广场现代金融产业园等17个项目竣工,确保新增商业商务载体100万平方米。

全力服务保障以“山泉湖河城”5座超高层为代表的商务载体建设。

确保国际金融城南区和丁家庄保障房等项目实现主体封顶。

推动传媒大厦、人力资源大厦等百米以上高层楼宇竣工验收。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发挥楼宇联盟作用,整合165栋5000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资源,健全完善楼宇标准评价体系,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品质。

坚持一楼一园区、一楼一特色,围绕主导产业加快集聚,打造楼宇经济发展新模式,确保亿元楼达到38座。

全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全面落实《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芙蓉街及周边街巷实施综合提升,做好状元府、题壁堂等文保建筑修缮。

深入实施老街巷灯光亮化、老建筑(老字号)遗址复兴等项目,积极推动“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和历史文脉。

扮靓芙蓉街、宽厚里等特色街区,打造精品民宿,大力发展夜经济,激发老城新活力。

充分利用泉水资源,建设更多供人“亲泉”“亲水”“乐水”的设施和场所,将散落的名泉串珠成链,形成魅力独特的观泉动线。

依托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等资源,承办国家非遗博览会、省旅发大会等大型活动。

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明湖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在东西“两大主战场”之间,以山大路为主轴,辐射带动二环东路以西、历山路以东区域,大力引进“独角兽”区域总部、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确保全年科技服务产业增长8%,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300家,建成5G基站1224处,上云企业突破5500家。

积极参与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大力发展基因检测等第三方医疗检测产业,加快推进明湖国际细胞产业园建设。

全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以明府城片区为核心,以山东国际时尚创意中心为龙头,推动文化与科技、商贸、金融、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文创产业规模跻身全省前列。

优化企业服务 擦亮服务品牌

严格执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及税收减免、保险缓缴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渡过难关,加快恢复产业链。

拿出1.2亿财政资金,大力培植创新企业,培育企业家队伍,像尊重名士一样尊重企业家,像保泉护泉一样重商爱商,让企业家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源。

发挥资源要素、人才智力密集优势,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高地。

用足用好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25条、“总部十条”等省市政策,梳理完善、研究推出一批含金量更高、针对性更强、企业更欢迎的优惠措施,帮助企业领“红包”。

优化营商环境 筑牢发展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体制机制瓶颈,努力打造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限最短、服务质量最优城区。

持续深化“一次办成”改革,实施“快一步”工作法,全面推行“秒批秒办”“不见面审批”,体现“历下速度”。

深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坚决做到“说了就算,定了就干”,打造“诚信历下”。

推行审批许可“周末服务”“预约服务”,完善“点单服务”模式,做到企业“点单”有需求、政府上门有服务,让“店小二”理念覆盖到每一个服务环节。

强化双招双引 点燃发展引擎

聚焦精准招商

突出“双招双引”生命线,实施招商项目“倍增”计划,全面提高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积极拓宽国际视野,聚焦伦敦、纽约等世界金融中心,开展产业金融招商。

抓住全省大力推进与日韩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机,强化文化创意与时尚产业招商。

瞄准国内外500强、央企省企、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形成高端产业总部集聚地。

创新招商模式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积极推行“云招商”“不见面招商”等新模式。

建立“投促+部门”产业招商体系,打造专业队伍,推进流程再造。

围绕产业链、专业化、社会化招商,充分发挥“招商大使”、“城市合伙人”作用,深入挖掘校友资源、商会资源,强化资本招商、以商引商,打造高质量招商新格局。

推进招才引智

加快国际人才创新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园区建设。

推动与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将高校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开展“人才政策落实年”活动,推进人才政策、人才工程、人才资金优化整合,释放人才引进“虹吸效应”。

创新体制机制 激活发展潜能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加强财政预算刚性约束,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落实政府引导基金政策,推行“产业基金+项目基金”模式,加大对项目建设的保障力度。

鼓励政府项目拓宽融资渠道,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探索PPP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发展。

全力支持历下控股等区属平台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加强对外交流 扩大国际“朋友圈”

用好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大胆试、勇敢闯、自主创,对标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审批服务、贸易投资等方面求突破,打造对外开放新窗口。

对照国际标准,以公共服务设施、街道广场周边为重点,改造提升标识标牌,完善国际化标识体系。

优化济南签证中心运营管理,推进对外交往渠道国际化,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

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城市环境、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程度显著提高。(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历下融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