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船經過我這裏,也就是吳江的垂虹橋時,姜夔寫下了千古名詩《過垂虹》。公元1202年,張鑑死後,姜夔又失去了依傍的人,生活過得越來越差。

大家好,我是一座垂虹橋。但我可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垂虹橋,我是一座在中國詩詞史留下名字,江湖地位很高的垂虹橋。

吳江垂虹橋

我的顏值與歷史

先說說我的家吧。

我的家在蘇州市吳江區,是著名的吳江垂虹橋。

吳江垂虹橋

看看,我現在的顏值吧。

吳江垂虹橋

怎麼樣,我美不美?

再說說我的歷史吧。

我建於北宋慶曆八年,也就是公元1048年。本名利往橋,俗稱長橋,原來是一座木橋。公元1325年,才改建爲聯拱石橋。我的建成,消除了蘇杭驛道的最後一個險要大渡口,意義重大。

吳江垂虹橋

我曾經很輝煌,對吳江貢獻巨大。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垂虹橋三起三伏,環如半月,長若垂虹,所以才叫垂虹橋。橋孔比一般的橋孔高,方便行船,也利於泄洪。橋的兩邊各有一座亭子,上面有四大石獅,栩栩如生,非常壯觀。橋的中央,有一座橋亭,叫做垂虹亭。亭子是平面正方形,九脊飛檐,前後有拱門二道,能讓行人走,別具一格。自此商賈雲集,墨客聚會,吳江成爲車船的都會。

聽說過“垂虹夜月”嗎?那時,晚上在垂虹橋賞月,已經成爲了吳江八景之一。

吳江垂虹橋

誇我美貌的人不少,宋代有個詩人戴復古是這麼誇我的:“垂虹五百步,太湖三萬頃。除卻岳陽樓,天下無此景!”

雖然別人狠狠誇我,但我並沒有驕傲,因爲我就是這麼美呀。

吳江垂虹橋

但是,我最輝煌的時刻,卻是由一個落魄書生書寫的。

我見證了千古愛情

那個書生叫姜夔。

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三十多歲,進士一直考不中,還是一個落魄的窮書生。

公元1154年,姜夔出生在江西鄱陽的一個破落官宦之家。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他的父親叫姜噩,中過進士,分別當過江西新餘的縣丞,湖北武漢的知縣,後來病死在知縣任上了。

父親死的時候,姜夔還很小。14歲的他,就投奔姐姐,在漢川縣山陽村待到了成年。因爲祖籍是鄱陽人,他就在公元1174年到1183年,四次回老家參加科舉考試,都沒考上。

官當不上,就算了唄。姜夔四處遊歷,因爲他的詞寫得不錯,得到了一些人的賞識。比如詩人蕭德藻、楊萬里、范成大。

范成大,就住在蘇州。離我很近了,我一般喊他老範。

老範不單是著名詩人,官也當得挺大。做過四川置使、參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的位置。後來他告病還鄉,在老家蘇州休養。他很喜歡姜夔這個落魄書生,覺得他的人品酷似魏晉人物,和他成爲忘年之交。

紹熙二年,也就是公元1191年,老範邀請姜夔來他的石湖別墅作客,姜夔在那裏住了一個多月。

愛情,就發生在老范家裏。

老范家裏有個歌妓叫小紅,長得挺好看的,歌也唱得好聽。姜夔住在那裏,自己寫詞,小紅唱,一來二去,兩人朝夕相處,眉來眼去,彼此都有意了。

但小紅是老范家的歌妓呀,再有情也沒用。

姜夔沒敢想這些事,一個窮書生,就老老實實寫自己的詞唄。

他爲老範創作了兩首新曲。一首是“暗香”,一首是“疏影”。

結果老範讓府裏的歌妓練習,一唱而紅。這兩首詞,讓詞論家張炎看到了,他也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真爲絕唱”。

老範一高興,後果很嚴重。

老範把手一揮,說小姜,你這兩首詞寫的我很滿意,小紅送給你了。

喜從天降,有情人終成眷屬!

姜夔馬上叩謝,連夜帶着小紅就走了。

1191年的除夕夜,姜夔和小紅手拉着手,踏雪而行。兩人登上了古運河邊的夜航船。

船經過我這裏,也就是吳江的垂虹橋時,姜夔寫下了千古名詩《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松陵,就是吳江的古稱。

那一天,吳江下着大雪,萬籟俱寂,天地間只有姜夔低迴的蕭聲和小紅清婉的吟唱。

我見證了千古愛情,在文壇上留下了垂虹橋的名字。

愛情的結局

如果是童話故事,王子和公主結婚以後,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可真實的生活呢?

老範把小紅送出去了,家裏人埋怨他怎麼爲兩首破詞就送出去一個多才多藝的婢女時,老範淡淡一笑:你們懂什麼?其實我是在接濟姜夔。

謝謝他是假的,接濟這個窮書生纔是真的。

這一生,姜夔都在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爲生。

公元1185年,姜夔認識了詩人蕭德藻,兩人成了忘年交。這是姜夔第一個依傍的人。

蕭德藻很欣賞姜夔,把自己的侄女許配給他。公元1186年,蕭德藻去做湖州烏丞縣令,姜夔也跟着他去了湖州。一去湖州,就是十多年。

姜夔雖然沒考中進士,但詞寫得真好,當時的名流士大夫都願意和他做朋友。大學者朱熹對他很欣賞,不僅喜歡他寫的文章,也佩服他在音樂上的造詣。辛棄疾也很佩服他,還和姜夔填詞相互酬唱。

公元1196年,蕭德藻被侄子接去了池陽。沒人接濟姜夔了。他就去杭州依附世家公子張鑑。張鑑是南宋將軍張俊的諸孫,家裏很有錢。這是姜夔第二個依傍的人。

張鑑很欣賞姜夔,因爲姜夔老考不中進士,張鑑就想自己出錢爲姜夔買官,但姜夔不同意,覺得太羞愧了。

唉,都這麼窮了,還要啥面子。我雖然不懂姜夔在想什麼,但也有點佩服他的骨氣。

姜夔在杭州居住到老,和張鑑感情很好。用姜夔自己的話說,“十年相處,情甚骨肉。”

可是一個靠別人依傍、朋友接濟的書生,又能靠多久?

公元1202年,張鑑死後,姜夔又失去了依傍的人,生活過得越來越差。

以我這座千年垂虹橋的見識來看,一個長期依傍別人的人,一方面不會太長久,因爲別人的境遇是你無法控制的,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另一方面,說明這個人很有人格魅力。有這麼多人都願意幫助他,接濟他,什麼都不圖。姜夔,就是這麼一個很有魅力的窮書生。

但是,人格魅力不能當飯喫。親朋好友一個個走了之後,60歲的姜夔,還不得不爲衣食奔走於金陵、揚州。

公元1221年,姜夔走完了他窮困潦倒的一生。死後,還是靠朋友吳潛等人捐錢,才勉強葬在了杭州錢塘門外的西馬塍。

這樣一個窮書生,養得起小紅嗎?

關於小紅的下落,姜夔死後,蘇泂有首輓聯,寫道“賴是小紅渠已嫁,不然啼損馬塍花。

據說老範去世的時候,姜夔帶小紅前往弔唁。不幸的是,在路上,家裏發生了火災,不僅房子被燒了,孩子也被燒死了。姜夔貧病交迫,就逼小紅改嫁給一位富商。

當初的“小紅低唱我吹簫”,終究是貧窮面前各自飛。

再浪漫的愛情,都敗給了殘酷的現實。

結語

那個窮書生薑夔走了,美麗的小紅改嫁了,豪氣的老範也走了。

可是,“小紅低唱我吹簫”的聲音還回響着。

而我,這座垂虹橋依然屹立着,默默見證着人世的悲歡離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