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妃嬪們在後宮求生存已經不容易了,大多數人都不願爲了宮鬥而惹惱皇上,所以甄嬛是純元皇替身這事,久而久之就成了不成文的後宮敏感話題,無人會對此事多做議論了。但蘇培盛爲人老辣,想必他早就看出了甄嬛最在意的東西是什麼,故而爲了避免妃嬪和皇上爲前皇后的事情鬧矛盾,蘇培盛是不會跟甄嬛挑明這段往事的。

甄嬛能夠得寵,確實得益於她長的跟純元有幾分相似。那些想要扳倒甄嬛的人,如果早早就用這個把柄去攻擊甄嬛,必可傷甄嬛於無形。可奇怪的是,劇中只有皇后宜修用純元皇后的故衣整治過一次甄嬛,之後就再無人提起了。

爲何這羣妃嬪,寧願絞盡腦汁,去想些或高明或愚蠢的新法子來折磨甄嬛,卻唯獨不願用現成的“純元替身”的說法來攻擊甄嬛呢?原因就藏在九個字裏,分別是:不知道、不敢說、不能說。

後宮中的一部分妃嬪年紀較輕,沒有和純元皇后相處過

純元皇后在皇上還是王爺的時候,就嫁給了他。那時的純元還只是王府的正福晉,在雍正登基後,他才追封了曾經的髮妻爲皇后。

純元皇后加入王府後,受盡寵愛,也因此招來了妹妹宜修的妒忌,最後在生產時出了意外,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了。如果純元沒有死,一直活到甄嬛進宮的時候,那她的年紀也要在40歲上下了。

可宮中和純元年紀相仿的妃嬪並不多,細算下來,也就只有皇后和端妃兩個人了。

所以無論是囂張跋扈的華妃,還是機關算盡的曹貴人,抑或是曇花一現的富察貴人,她們都是在純元皇后去世之後才做了雍正的女人,因此她們只知道有純元皇后這個人,卻從未跟她謀過面,自然也就無從對比甄嬛和純元的樣貌了。

宮中還有一些人,雖然見過純元皇后,卻苦於種種原因,不好跟甄嬛挑明

甄嬛是個倔強之人,若她知曉自己得寵全是因爲樣貌跟純元類似,她是無論如何都不願做替身的。

在宮中,有些人雖然跟甄嬛不是敵對的,甚至還是甄嬛的友軍,但他們因爲身份地位的限制,不敢說出甄嬛和純元的關係。

太監總管蘇培盛從小和皇上一道長大,他必然是見過純元皇后的。甄嬛剛入宮不久,就經常能得到蘇培盛的提點,除了她當時聖眷正濃的原因,還因爲蘇培盛知道甄嬛就是純元的替身,皇上是一定會看中甄嬛的。

但蘇培盛爲人老辣,想必他早就看出了甄嬛最在意的東西是什麼,故而爲了避免妃嬪和皇上爲前皇后的事情鬧矛盾,蘇培盛是不會跟甄嬛挑明這段往事的。

同樣的,端妃也知道純元的樣貌。第一次見到甄嬛時,端妃就知道甄嬛只不過就是純元的替身。但那時的端妃一心只想藉着甄嬛的力量報仇,徹底扳倒華妃。爲了維持住她和甄嬛彼此間的信任,端妃也是不會說的。

甄嬛回宮後,純元已經成了後宮的敏感字眼,無人能去深說了

皇后宜修利用純元和皇上初見時所穿的故衣,成功的把甄嬛由巔峯拉到了谷底,逼的甄嬛失寵,繼而離宮出走。這件事情過後,甄嬛和純元皇后的聯繫,在妃嬪中就不再是祕密了。

可甄嬛回宮後,卻無人在甄嬛面前提到過替身的事,甚至在滴血驗親這種大場面發生時,甄嬛的敵人們也沒有就着這點大做文章。

反派們的動作如此一致,是因爲她們跟甄嬛一樣,都要依靠同一個男人而活,這個人就是皇上。而皇上對甄嬛失而復得,爲了將甄嬛留在身邊,皇上故意弱化了純元替身的事情,想修復下他和甄嬛曾經被破壞過的關係。

皇上的想法,是後宮妃嬪們必須要深入揣摩的東西。既然皇上對此事上有所禁忌,那嬪妃們再翻純元和甄嬛的舊賬,就會表現出對純元皇后的不尊重,輕則被斥責,重則要治罪。妃嬪們在後宮求生存已經不容易了,大多數人都不願爲了宮鬥而惹惱皇上,所以甄嬛是純元皇替身這事,久而久之就成了不成文的後宮敏感話題,無人會對此事多做議論了。

所以甄嬛是純元替身這個梗,在後宮妃嬪看來,是很不好用的攻擊點。運用不當,不但扳不倒甄嬛,還可能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得罪了掌握生殺大權的皇上,那樣就是得不償失了。爲了求得生存和發展,這事自然就沒人願意再說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