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肝癌進行了介入治療(TACE和PEI)5年生存率分別爲51%。7、小肝癌的介入治療。

1、流行病學

原發性肝癌高發於東南亞、非洲、西太平洋地區全世界每年新發現肝癌56、4萬佔惡性腫瘤4%我國肝癌佔全世界40%―50%。歐美、北美、中東則少見。我國發病率約爲歐美國家的10倍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福建省同安縣、江蘇啓東。我國男女之比爲3―4:1年齡以40―55歲爲主。

2、肝癌與肝硬化的關係

肝硬化與肝癌的關係亦令人關注

肝癌中50%-90%合併有肝硬化多爲大結節型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合併肝癌可達49、9%特別是大結節型肝硬化佔73、3%

肝硬化進展爲肝癌的危險因素:

年齡、感染、持續時間、男性、酗酒和HBV、HCV的重疊感染

國際上公認的公式

HBV0rHCV肝硬化肝癌

3、多模式綜合治療

肝切除術+TACE

肝切除術+生物治療

TACE+肝切除術

TACE+RFA/PEI

RFA+PEI

TACE+放療

TACE+生物治療

4、介入治療的作用原理(一)

灌注化療(TAI)

抗癌藥物殺傷癌細胞的效果取決於藥物有效濃度與持續時間的乘積

減少靶器官的血流和血管緩阻療法

減少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

超選擇插管可提高血藥物濃度

動脈用藥劑量可大於全身化療數倍

5、介入治療的作用原理(二)

動脈栓塞(TAE)

正常肝臟的血液供應70-80%來自門靜脈;肝癌的血供90%-99%來自肝動脈

門靜脈主要作用是充當腫瘤的引流靜脈僅在腫瘤的周邊及包膜等處參與少量血供或在腫瘤的少數特定時期:如早期肝癌或轉移瘤等

肝臟具有良好的代償功能肝動脈栓塞後易形成側支循環

6、介入治療的作用原理(三)

物理化學療法

通過經皮穿刺將乙醇、稀鹽酸、醋酸、中藥等物質直接注入腫瘤內使其細胞凝固壞死

採用激光固化、電凝、冷凝、射頻加熱等物理能量的方式使腫瘤細胞死亡

7、小肝癌的介入治療

傳統的外科理論認爲小肝癌首選外科手術但切除後5年的複發率爲43、5%

小肝癌進行了介入治療(TACE和PEI)5年生存率分別爲51%

現有的病例數還難以動搖小肝癌首選手術治療這一原則有待於臨牀大量病例的積累與佐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