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邦依然没有杀韩信。可刘邦依然没有杀韩信,而且还拜他做了大将军。

昏君杀人,明君诛心,圣君既诛心也杀人,刘邦是个圣君(请大家先别急着反驳,往下看)。大汉初年继承的还是大秦的法治,法治讲究的是诛行不诛心,韩信既然被杀就一定是有了反行。
根据史记记载,韩信死后,高祖刘邦“且喜且怜之”,是什么原因让一位开国皇帝对于一个大臣的是又开心又难过呢?我们细细的道来:
1.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燕王臧荼反了)
2.汉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韩王)信因与谋反太原。(韩王信反了)
3.汉八年,赵相贯高等谋弑高祖。(赵国的丞相贯高刺杀刘邦未遂)
4.汉十年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陈豨也反了)
第一:犯了什么样的罪才能让一个仓库管理员被杀头?这芝麻大的一点官能犯下杀头的罪过,说明只有一个罪名:那就是监守自盗!
刘邦差点被项羽直接弄死。望眼欲穿的等着韩信发兵来救,可韩信却在这个时候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当代齐王(假齐王)。
最后还是吕后和萧何被逼无奈只能先下手,这才杀了韩信。而刘邦在得知韩信死后“且喜且怜之”,我们不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这个喜字上,而是应该放在这个“怜”字上。

第一部分:大汉初年,8个异姓王反了6个,你方唱罢我登场,不亦乐乎。
先看看《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记载:

5.汉十一年:
春季,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  
夏季,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反,遂夷三族。
秋季,淮南王黥布反。
当造反成了家常便饭,似乎韩信不反有点不合时宜了。而造反不成,就得死这似乎也是个铁律。汉随秦制,诛行不诛心,韩信之死到底应不应该呢?

第二部分:4次该杀,4次未杀。刘邦对韩信的仁至义尽,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第1次该杀韩信:
我们应该还记得韩信从项羽那里逃跑后来投奔刘邦。在刘邦这里做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但后来因为犯法,整个仓库的13个人都要被杀。
可后来除了韩信之外,剩下的12个人全都被杀头了。这里面就包含两个疑问:

第二:为什么没有杀韩信?只因为轮到韩信被斩头的时候,韩信对夏侯婴说:我是个人才,如果刘邦想得天下就不能杀我。于是夏侯婴就将他再次推荐给了刘邦。而刘邦依然让韩信做管理粮饷的官。

第2次该杀韩信:
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从长安,迁到南郑。在迁徙的过程中,韩信逃跑了。最后还是萧何连夜把韩信给追了回来,逃兵是不是也应该被杀头?可刘邦依然没有杀韩信,而且还拜他做了大将军!

第3次该杀韩信:
发生在汉四年,那一年刘邦被困在荥阳。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任何一个领袖都怕自己的手下,拥兵自重,韩信干了,刘邦忍了。直接给他了个真齐王,
第4次该杀韩信:
发生在彭城之战,刘邦依然打败,韩信依然不救,搞得刘邦差点又死了。

事后刘邦问韩信原因的时候,韩信是这样说的:
第一,我相信你汉王的实力肯定能够逢凶化吉,
第二,我要给你保存实力,以便你将来争夺天下。
如果当时刘邦战死了,那韩信这实力到底是为谁保存的?他到底想干什么?
刘邦依然没有杀韩信。

第三部分:事不过三,这第五次韩信作死的时候,刘邦下了杀手
在刘邦对外征战,不在京师的时候,韩信拉拢原先的老部下,准备来个里应外合。

韩信有了反心,而且有了反行,所以韩信死后刘邦高兴。
同样还是有了反心,但没有反叛的能力与实力,所以刘邦可怜他。
这才是一个帝王的大胸襟。因此韩信之死完全咎由自取,不存在被杀害这一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