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有業主李華(化名)對中國商報記者透露,原本定於去年12月31日交付的江蘇啓東綠城·玫瑰園四期項目至今沒能順利交付。李華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綠城·玫瑰園項目從十年前就是當地的明星樓盤,衆多業主因爲相信綠城的品牌紛紛爭搶。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一直以品質爲標榜的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近期問題頻出。在綠城公佈分拆代建業務板塊單獨上市後沒多久,近日有業主透露,綠城“貼牌”的代建房源江蘇啓東綠城·玫瑰園項目四期出現交付難題。實際上,近年來綠城深陷各種維權糾紛,其銷售額高增長的背後,代建和聯營公司佔據很大份額,綠城去年業績更是被質疑爆雷。而有網友評論表示,綠城已經不是當年的綠城了。

綠城“貼牌”房源現交付難題

5月13日,有業主李華(化名)對中國商報記者透露,原本定於去年12月31日交付的江蘇啓東綠城·玫瑰園四期項目至今沒能順利交付。“這五個月來,業主先後聯繫過當地住建局、收款銀行工商銀行、行政審批局、信仿局等多個單位。經過一番周折,多層區住宅業主拿鑰匙、換髮票事項已經到位,但項目沒有通過最終竣工驗收,樓梯大門鑰匙沒給到業主,水電也不通,施工單位還有值班人員在施工現場,業主仍無法入住”。

李華認爲,項目無法順利交付的根源是開發商沒錢。他懷疑開發商把收到的綠城·玫瑰園四期項目的房款轉到別的項目,導致無法支付玫瑰園項目施工方工程款。據悉,開發商最開始承諾的項目交付日期爲去年12月31日,今年1月13日又承諾4月31日之前可以進行項目交付。現在時限已過,李華和衆多業主多次上門“討房”,開發商再一次給的承諾是兩個月後。

值得注意的是,綠城·玫瑰園是綠城開發的一個住宅系列項目,但如今的綠城·玫瑰園四期項目已經和綠城斷了關係。據悉,綠城·玫瑰園項目的開發商是啓東綠城香格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香格),目前對綠城香格全資控股的大股東爲慈溪寧益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而綠城香格的歷史股東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已於2015年12月退出了綠城香格的股東行列。

綠城爲何退出綠城香格無從得知。不過,綠城·玫瑰園的前三期在建時,綠城都還是綠城香格的股東,且綠城·玫瑰園項目的宣傳重點也在於綠城的品牌,後來即使退出股東行列,綠城和綠城香格仍是委託代建關係。也即綠城不參與項目投資,以品牌輸出、管理輸出、資源輸出的形式,提供房地產項目全過程開發管理服務,收取管理費用,類似製造業中的“貼牌”現象。

但作爲業主,對其中的變化無從知曉。李華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綠城·玫瑰園項目從十年前就是當地的明星樓盤,衆多業主因爲相信綠城的品牌紛紛爭搶。“我們是因爲‘綠城’(的品牌)才購買房子的,如今項目交付出了問題,綠城法務卻把關係撇得一乾二淨,不太合適吧。”李華憤慨道。

但綠城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啓東玫瑰園因委託方資金問題出現延期交付,綠城管理作爲代建方一直積極配合業主與委託方、政府單位溝通協調,推進交付。經過努力,高層已全部交付,多層房源也在有序交付之中。

綠城已不是當年綠城

實際上,綠城“貼牌”的房源出現問題也並非首次。不久前,綠城代建項目南京深藍裏項目交付延期曾引發關注。今年3月13日,綠城深藍裏項目開發商之一的中馳置業宣佈項目停工,業主多次維權無果。

而在此之前,綠城代建項目質量問題的報道也頻見報端。《中國青年網》2018年12月曾報道,山東濟南章丘中康綠城百合花園小區有四棟高層住宅樓,因混凝土強度不達標,已由開發商自行拆除。在***地方領導留言板上,雲南昆明綠城春江明月小區的多名業主投訴稱,本應在2018年年底前交付的小區二期一直陷入停工狀態。今年5月9日,河北陽光理政平臺有網友投訴河北石家莊新華區百島綠城三期遲遲不交房。此外,包括山東青島即墨中航綠城理想城、山東濟南綠城玉蘭花園等多個代建項目均因工程質量等問題出現業主維權。

對此,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臧曼君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綠城通過與擁有土地的委託方合作,與開發商實現共贏。但土地擁有方不乏一些中小開發企業,這些企業自身可能存在資金和管理運營方面的風險,這就要求綠城在選擇項目時要加強管控。

而值得注意的是,近來綠城自身房源也頻陷質量糾紛。今年2月,綠城旗下高端住宅綠城建發·沁園“因入戶大堂、外立面鋁板等嚴重“減配”引發業主維權;今年5月,“千萬豪宅圍牆不如回遷房?品質綠城打臉高端改善大宅”的報道出現在多個投資平臺,綠城曉風印月項目爆雷。不過,對此,綠城卻予以否認,綠城方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沁園並沒有質量問題,營造過程中有客戶質量監督小組參與監督並整改,是綠城由來已久的傳統。

中國商報記者留意到,目前在微博中,有關#請綠城還逝者一個公道#話題的閱讀量爲8243.5萬,內容都是關於綠城自身房源的減配等問題。網友紛紛評論“綠城早已不是當年的綠城”“連綠城都不可信賴了”。

對此,臧曼君表示,近期綠城沁園等自身房源引發業主維權,一是因爲該項目爲高端豪宅項目,二是因爲購房者普遍出於對綠城品牌的信任才選擇購買。

公司業績被疑爆雷

據悉,綠城在代建項目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05年,綠城內部就有代建業務的雛形,2016年綠城的代建業務正式並表入財報,2020年2月,綠城還提出要將代建板塊綠城管理單獨上市。

而代建業務快速發展也使很多業內人士擔憂綠城的銷售額“水分”很大。據悉,2016-2019年,綠城銷售額分別爲1139億元、1463億元、1564億元、2018億元;而去除代建業務後,同期銷售額分別爲958億元、1033億元、1012億元、1354億元。其中,綠城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的權益銷售額又分別僅剩511億元、549億元、557億元、768億元。也就是說,在綠城的合同銷售額中,公司所佔的比例也就一半左右,另外半數爲合作方擁有,包括少數股東、合營聯營公司、代建方等。

對此,臧曼君表示,綠城去年合同銷售額爲2018億元,其中歸母權益金額只有768億元,銷售業績確實“水分”很大。綠城的代建、合營聯營等模式幫助綠城擴大規模的同時也造成財務情況與規模不匹配、合作項目質量問題頻出等弊端。

除此之外,綠城去年業績疑似爆雷也引來衆多投資者聲討。在去年業績發佈會上,有投資者質疑綠城中國因減值撥備而致業績爆雷。不過,當時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行政總裁張亞東並不認可爆雷的說法。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去年綠城計提各項減值達15億元,過去三年,綠城累計計提各項減值更是高達42億元。衆多中小股東對此表示不滿。臧曼君坦言,綠城連續三年計提高額減值確實造成市場及投資者對其運營能力和長期價值產生質疑。而過去幾年拿地成本過高、一些地方項目受限價問題影響產生損失或是造成綠城資產減值的部分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