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對外開放以及"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我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合作不斷加深。同時,東南亞地區憑藉相對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人口消費紅利、寬鬆的政策環境以及穩定的經濟增長等多方面的優勢,吸引外商投資。在國家政策鼓勵疊加資產配置國際化的趨勢下,"下南洋"已然成爲投資熱潮。在此背景下,清科研究中心重磅推出《2020年東南亞投資機遇研究報告》,從東南亞宏觀投資環境、股權投資發展情況、高增長細分行業等多方面,還原東南亞投資現狀,剖析東南亞投資機遇與風險。

政策:外資政策環境寬鬆,營商環境顯著提升

爲引進外資,東南亞各國制定系列政策措施。例如,越南制定了《外國投資法》、《外國投資法實施細則》和《進出口稅法》等政策,給予投資地區的項目和特別鼓勵投資的項目"4年免交所得稅及4年後減半徵收"的優惠;印尼修訂負面清單,減稅降費;馬來爲外商投資提供直接和間接稅收優惠;緬甸聯邦法及商業稅法廢除僅由本地企業享受的,關於產品生產及銷售的2.0%商業稅率的優惠政策;柬埔寨、菲律賓等其他東南亞國家也從放寬投資範圍、加大外商投資持股比例、給予項目稅收優惠以及政府補貼等方面制定相應法律法規,爲外商資本的順利進入鋪平道路。

在政策引導下,東南亞國家營商環境綜合評分上升,部分國家營商環境排名明顯提高。例如菲律賓,根據世界銀行披露數據,菲律賓營商環境綜合評分從2019年的60.9上升至62.8,排名提升至95名。此外,泰國、馬來西亞、緬甸2020年的營商環境排名也有所提高。

圖1東南亞營商環境分數與排名

經濟:經濟發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

東南亞經濟總體量不大,人均GDP較低,但增速較快。根據IMF披露數據,2018年東南亞11國GDP總和爲2.9萬億美元,不及中國1/4。但實際GDP增速爲5%,比全球平均GDP增速高1.4個百分點。其中,柬埔寨和越南的GDP增速超過7%,老撾、緬甸、菲律賓超過6%。與此同時,東南亞多數國家的支柱產業仍爲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爲代表的現代產業發展處於"原始期",市場發展潛力大。

圖22018年東南亞各國GDP、經濟增速以及人均GDP統計

成本:生產要素成本低廉,製造業發展優勢明顯

東南亞的生產成本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在人力成本方面,根據IMF數據統計,2018年東南亞11國人均GDP爲4,510.37美元,遠低於世界人均GDP11,354.91美元,意味着東南亞人力成本較低。在租賃成本方面,根據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公佈數據,在納入統計的95個國家中,越南、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和菲律賓的房價低於75%的國家,低廉的租賃成本是企業選址的重要因素。此外,東南亞國家爲了吸引外商投資,設立多項法律法規,對外資給予關稅、所得稅等優惠,企業成本進一步降低。在低成本的助推下,多家國際企業進駐東南亞,帶動地區經濟全方位增長。

人口:高人口基數以及年輕化人口結構爲東南亞帶來突出的人口紅利

在政治格局穩定、經濟繁榮發展的環境下,東南亞人口持續增長。IMF數據顯示,2018年東南亞國家人口總數約爲6.5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7%,年平均人口增速爲1.1%,基本與世界人口增速持平。從人口結構來看,2019年東南亞男女比例較爲均衡,呈擴張型增長趨勢,且人口年齡中位數普遍小於30歲,遠低於美國和中國的38.1歲和37.4歲,適齡勞動人口持續增長。人口紅利優勢不僅爲東南亞提供充足的勞動力,還將帶動東南亞消費市場發展。

從受教育程度分析,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統計數據,東南亞國家絕大多數人接受過基礎教育,但高等教育背景人口占比不高。其中,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四個國家人民受教育程度較高。意味着,東南亞雖然勞動力充足,但高端人才供給缺口或將成爲行業發展阻礙。若機構傾向於投資技術門檻較高的行業,可考慮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四個國家。

圖32018年世界各國人口總數排名

圖42018年東南亞人口結構與中國人口結構對比

圖52018年東南亞各國15歲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統計

技術:數字化進程加快,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

谷歌、淡馬錫和貝恩諮詢2019年聯合發佈報告《E-ConomySEA2019》,預測2019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規模將同比增長39%達到1000億美元,並將持續快速增長,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美元,其中,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兩個區域增速最快。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互聯網使用率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東南亞地區寬帶接入率不高,大部分地區小於10%。但互聯網使用頻率較高,多數國家在30%左右,部分國家超過80%,意味着互聯網紅利多集中在移動端。

圖62018年東南亞國家網絡連接率與寬帶使用率統計

地理:比鄰中國、交通便利,地緣優勢明顯

東南亞分爲中南半島和馬來羣島,其中,中南半島與中國西南部接壤。地理緣由,東南亞擁有衆多華僑,語言、文化與中國非常相近。此外,東南亞地區交通便利,泛亞高鐵已經開始建設,可以通過海、路、空三種方式抵達,方便運輸產品以及投資考察。距中國最遠的印度尼西亞,從廣州直飛雅加達也僅需四個半小時。在地理環境的優勢下,東南亞成爲了我國出海投資的首選。

圖7泛亞高鐵分佈圖

總量:股權投資起步較晚,但近幾年保持高增速

近年來,科技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的東南亞受到全世界投資者的關注,投資活躍度逐年上升。根據Crunchbase數據顯示,2010-2018年東南亞地區投資案例數持續攀升,2018年高達到758起,是2010年的近10倍。2019年上半年實現362起投資,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延續增長態勢。在全球股權投資市場迴歸理性的趨勢下,東南亞市場投資仍保持高速增長。

圖82010-2019H1東南亞股權投資市場情況

地域:新加坡投資最活躍,印尼投資增速最快

從國家分佈來看,東南亞國家中投資活躍度最高的三個國家爲: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根據Crunchbase數據庫披露,2018-2019年H1東南亞投資中超過一半的企業融資發生在新加坡;其次是印尼,投資案例數佔比爲16.5%,馬來西亞排名第三約佔11.5%。2018年新加坡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諸如稅收優惠政策、向私募股權基金撥款50億美元(MAS)、頒佈可變資本公司(VariableCapitalCompany,CVV)法律等,將促進新加坡股權投資市場發展並輻射至東南亞。另外,從增速來看,印度尼西亞股權投資案例數增速最快,馬來西亞、越南次之。

圖92010-2019H1東南亞股權投資地域分佈(按投資案例數,起)

行業:電商、IT、金融成爲熱門

從投資行業分析,電商、IT、金融是東南亞的熱門行業。隨着東南亞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東南亞電子商務行業飛速發展,吸引衆多國內外股權投資者,培育出Tokopedia、Lazada、Bukalapak等高估值電商平臺獨角獸。除電商行業外,東南亞IT行業和金融行業同樣發展迅速,IT行業主要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以及區塊鏈發展帶動,金融行業則主要得益於金融科技的發展。就具體數據而言,根據Crunchbase數據顯示,2010-2019年上半年東南亞地區電子商務行業投資案例數爲710起,總投資金額爲142.71億美元;IT行業緊隨其後投資案例數爲691起,投資金額爲19.95億美元;金融排名第三,實現497起投資,涉及34.90億美元。

圖102010-2019H1東南亞股權投資市場行業分佈(按案例數,起)

政治風險:政局、外交關係不穩定,優惠政策落實有待考察

目前東南亞各國政局相對穩定,但各國黨派衆多,激烈的黨派爭鬥可能帶來重大的政治風險,就連執政地位穩固的越南也存在"南北黨"現象。不同黨派的執政理念和政策方向不同,直接影響政策制定、國家經濟發展方向與外交關係等。外交關係方面,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外交關係較爲良好,但部分國家仍然存在領土爭端、反華勢力等問題。例如南海問題是越南、菲律賓與中國最敏感的話題,一旦南海主權爭端發生,兩國睦鄰友好關係將會迅速破裂,進而影響到跨國投資。此外,東南亞作爲戰略敏感核心帶,其外交政策往往受制於美國等大國。政策方面,東南亞各國對外商投資准入以及監管政策不一,投資人需密切關注。例如,各國境外投資主管部門不同,馬來西亞由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負責,印尼是由投資協調委員會、財政部、能源部負責,越南是由計劃投資部。另外,各國對於鼓勵和限制投資的行業也各不相同,例如,馬來西亞限制金融、電信等行業投資,印尼限制了外資醫療和信息通訊行業的投資。此外,部分東南亞國家法律體系極其不完善,政策管理不透明,且存在嚴重的腐敗問題。依據世界銀行統計,2018年東南亞國家監管質量排名靠後,僅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三國政府相對清廉。因此,投資優惠政策施行落地程度有待考察。

圖112018年東南亞國家政府監管質量與清廉度排名

金融風險:匯率波動較大,或將影響投資收益

主要體現在匯率風險上,國家間匯率波動將直接影響投資收益。部分東南亞國家通貨膨脹、進出口貿易不穩定,導致匯率變化大,例如越南、緬甸的通貨膨脹率曾達到20%左右。股權投資週期一般較長,且目前用於對沖匯率風險的金融工具較少。因此,東南亞投資匯率風險較高。以馬來西亞爲例,由於石油天然氣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2013-2015年馬來西亞林吉特兌人民幣的匯率連續三年大幅下跌,假設投資週期爲5年,機構於11年投資、15年退出,總投資收益率必須達到24.1%以上才能不虧損。投資機構在看到東南亞項目高增長的同時,也需關注東南亞地區通脹、貿易等直接影響兩國匯率的指標。

圖122009-2019年東南亞部分國家匯率變化率

退出風險:資本市場發展不完,"退出難"或將成爲投資阻礙

東南亞股權投資市場退出案例極少,除股權投資市場發展較晚、投資案例數較少外,東南亞資本市場發展尚不完善也是主要原因。根據公開信息,截至2018年底東南亞所有國家上市企業數總和中國A股上市企業數相當。多數國家資本市場發展較爲落後,例如文萊和東帝汶兩國沒有設立證券交易所,柬埔寨、緬甸的上市企業數僅爲個位數,老撾至2019年才迎來第12家上市公司。馬來西亞上市公司總數最多,截至2018年達到902家,僅爲中國大陸的1/4。此外,東南亞上市公司的估值也較低。以越南上市企業爲例,根據Bloomberg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越南上市的700餘家企業的平均市值爲1.96億美元,不及中國A股上市企業平均市值的1/10。融資週期長、上市掛牌企業數量少、企業估值偏低導致股權投資市場流動性差,項目退出較爲困難,投資人需提前規劃退出路徑。

表132010-2018年東南亞國家上市企業總數(各年均爲累計值)

東南亞固然有其投資吸引力,尤其表現在電子商務、金融、信息技術等行業,但單國經濟體量不大,且各國國情、人文環境、經濟發展程度不統一,跨國培養獨角獸難度較大。政治風險疊加資本市場風險,機構投資仍需謹慎。欲瞭解更廣、更深層次的東南亞投資分析,請關注清科研究中心近期發佈報告《2020年東南亞投資機遇研究報告》。有關中國股權投資機構出海投資東南亞市場的最新動態,我們也將持續關注並擇機發布報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