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些日子看过一段由日本人制作的一套古代人发音的视频,其中用中古音读了一段中唐时期白居易写的五言绝句《问刘十九》,就算是竖着耳朵仔细听,若不看字幕,你也根本听不懂说得究竟是什么。虽然古代的作品大都是文言文,但普罗大众照样说大白话,文言是知识分子所用的高尚语言,下里巴人听不懂,这也就是为何古人敬仰文化人的原因,喝咖啡的跟吃大蒜的有本质性区别。

近些年穿越剧横行荧屏,被车撞穿越,睡梦中穿越,自杀后穿越,甚至吃饭噎着、喝水呛着十有八九也能穿越,穿越到古代,要么当公主,要么当王子,要么当将军,更有甚者把皇帝一脚踹翻,自己取而代之。

那么问题来了,纵使真的可以穿越到古代,古人是否能听懂我们的说的话?我们又能不能和古人无障碍愉快的交流呢?

答案是不能!即便古人个个都是人才,说话也好听,但想要让他们听懂我们的话,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反之,我们也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这就好比一个文明社会的人跟一个土著讲述人工智能的好处,他却抓起一片树叶嚼在嘴里,告诉你这是他最喜欢的食物,你俩根本不是同一世界的人,他根本听不懂你说什么。

虽然古代的作品大都是文言文,但普罗大众照样说大白话,文言是知识分子所用的高尚语言,下里巴人听不懂,这也就是为何古人敬仰文化人的原因,喝咖啡的跟吃大蒜的有本质性区别。

尽管古人同样使用大白话,但其发音属于古汉语发音,与我们现代汉语发音根本不一样。根据古汉语专家(绝不是于谦的父亲)研究,古代汉语的发音起码经历过三个时期的变化,分别是上古音、中古音以及近古音。

西周至汉朝的发音被认为是上古音;南北朝至唐朝的发音,则被认为是中古音;而宋到清朝,则被认为是近古音。现在有不少修复的清末纪录片,其中人物的发音基本上是可以听懂的,实际上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语词汇,很多源自满语,如忽悠、寒碜、埋汰、糊弄、咋呼等等,这些实质是满语词汇,同样是满语发音。洋务运动之后,又从日本引进很大一部分词汇,比如警察、自行车、派出所、健康、卫生、上岗、反感、企业、气氛、劳动等等等等,现在人所使用的词汇起码接近一千个词汇是源自于日本汉语。

前些日子看过一段由日本人制作的一套古代人发音的视频,其中用中古音读了一段中唐时期白居易写的五言绝句《问刘十九》,就算是竖着耳朵仔细听,若不看字幕,你也根本听不懂说得究竟是什么。那种发音如同嘴巴张不开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跟磕毛豆有一比。

古汉语学家认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迁,这使得胡语与中原汉语融合,致使汉语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认为现在的闽南话、粤语、客家话以及吴语保留了部分古汉语发音,而北方地区的语言基本上没有古汉语的丝毫痕迹。

原因是最初的汉语使用者,在胡人入侵中原之时,衣冠南渡,人到了南方,语言自然也带到了南方,虽经历沧海桑田百年沧桑,但仍有一部分得到了残存。而今天的韩语与日语当中,也保留了一些古汉语发音的元素。如果你细听日语,很容易跟闽南语联系起来,因此南方人学习日语更顺口。不过我这个北方佬说日语也不错,起码跟日本人对着骂街,不会谁给日本人。

古汉语专家运用“反切法”来了解古汉语的发音,认为普通话念唐诗实则远远不如粤语押韵。用粤语读古诗词是十分押韵的,反倒用普通话变得生硬,因为粤语发出的平声韵与中古音没有太大变化,因此更加押韵。

我曾听一位广东朋友用粤语读梁羽生所著《白发魔女》开篇“词寄沁园春”,简直好听的不得了。惹得我跟着他学了几个月粤语,但舌头仍不能软下来,实在发不出那种音,倒是观影时不看字幕能听懂大部分粤语对话了。

穿越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奉劝那些一心想要穿越的俊男靓女们,如果想要穿越古代当公主、当王子,干一番大事,一定要选择好时代,以免你穿越过去,连话都听不懂,搞不好会被当成神兽关笼子里供人参观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