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君主開始削減他的兵權,兩個人的矛盾也越來越大,相互猜忌。雖然君主最後封他做了齊王,但是兩個人的感情漸漸變質。

大家好,我們的子萱愛談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作爲臣子他功高震主,後因爲權力的慾望,最後招致禍端
人們總是說時局會造就英雄,在我國的歷史上,每逢矛盾尖銳的時刻,都會造就一大批英雄。在秦代滅,楚漢相爭的時間,也造就了很多軍事上的天才。但是這些天才中的大部分,在戰局結束後沒多久,他們就失去了價值。今天要講的是這個一個天才,作爲臣子他專攻謀略,功高震主,最後卻因爲自己的私慾,導致自己悲慘的結局。他就是淮陰侯——韓信。每每提及歷史大部分人都在惋惜項羽的失敗,感嘆劉軍的勝利,卻很少有人能想起韓信。
說起他,相信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那個典故——受辱胯下。他出生在淮陰,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原本就很貧窮的家裏更是揭不開鍋。雖然家裏窮,穿的衣服也很破爛,但他很喜歡武功。他經常佩戴者寶劍,只要有時間就不忘了多練練,希望有一天他能夠用上。因爲家裏貧窮,後來他母親去世他都沒錢安葬,最後還是找了一塊高地埋葬,迷信的他覺得這樣說不定能提高自己的命運。
因爲自己一個人,他只好過着流浪的生活。一開始他還拜了一個師傅學習,借宿在師傅家裏。試想一下在你家有一個只喫不交錢的人,誰會受得了,在師孃的嫌棄下,他就離開了。便以打魚討生活,因爲新手技術不太好,經常餓一頓飽一頓。旁邊有個大娘見他可憐,便給他飯喫。他便下決心,以後要好好報答大娘。大娘卻和他說,一個大男人不能自謀生計,天天靠別人接濟生活,還能有什麼大作爲。大娘不過可憐他罷了,誰需要他的回報。他聽了之後,覺得很感激,又覺得自己不能老是這個樣子了,應該要有點作爲。
關於他的那個人人皆知的故事是這樣發生的。某一天他在城裏走着路,有個無賴攔着他的路,說他就是表面看着厲害,其實就是一個膽小鬼。如果真的有膽量,就殺了小無賴,沒有勇氣就從無賴的胯下鑽過去。看着一羣無賴,他覺得甚是無聊,便只好從胯下鑽過去,從此他的膽小便在城裏傳開了。他真是一個膽小的人嗎,其實並不是,只是覺得無聊罷了,不屑於和無賴理論。
後來農民起義爆發,項軍響應起義,開始舉兵造反。看着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起色,那還不如去參軍,說不定能混出一般成績來。抱着這種想法,他加入了項軍,做了個君主身邊的小侍衛。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接觸君主,經常進獻自己的策略,可是一直沒得到君主的賞識。看自己沒有什麼出路,他便只好離開項軍,打算另謀生路。後來一次機會,他投身劉邦旗下,但是劉軍也和他不熟,更不敢輕易重用他,就給了他一個小官做。後來20多人要被殺掉,其中就有韓信,眼看自己就要死掉了。誰知君主的親信來這,他故意大聲說話,打算引起親信的注意,最後成功了。他活了下去,還被提拔了,但只負責管理糧食。後來蕭何認識了他,在兩個人的交往中,蕭何發現他是一個人才,多次推薦無果。後來他覺得這個地方還不是好的,他便跑了,後來蕭何把他追了回來。
這次事件後,他的命運發生了巨大改變,他得到了君主的重用。他幫助君主精確的分析局勢,預測楚漢的未來,必定會引發戰爭。後來君主按照他的計策,做起了準備,打算出兵。在出兵的過程中,雖然總的來說進展不錯,但是也有失敗的時候。一次君主失敗,趁他睡覺的時候奪去了他的兵符,召集了大部分部隊,雖說他理解君主,但這件事也側面反映了一些事情。後來他幫助君主平定齊國後,爲了大局,他讓君主封他做個假王。君主看到信後十分生氣,自己在拼命打仗,他卻在想着權力。雖然君主最後封他做了齊王,但是兩個人的感情漸漸變質。後來君主開始削減他的兵權,兩個人的矛盾也越來越大,相互猜忌。因爲權力的誘惑,他起兵造反,後被皇后識破,落得人死權空的地步。
可憐一代英雄,最後因爲貪念權力去世。其實他這悲慘的結局是什麼造成的,固然君主有錯,他也有錯。作爲臣子,他目中無人,難爲君主,他做不到遭疑不怨。君主可以懷疑猜忌臣子,因爲君主權力最大,但是如果臣子也這樣子對待君主,一切都變了性質。如果他當時能大度一點,君主越是猜疑他,他表現的越是忠臣,或許結局又會是另一番樣子吧。最起碼別的不敢保證,但他的一生會平安的度過。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