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李鴻章,大部分對歷史研究不深的人都會給他貼上“無能”、“賣國賊”的標籤,但事實上李鴻章爲了清朝復興做了巨大努力,爲清政府的苟延殘喘贏得了很多時間,直到死李鴻章還在替清政府與列強討價還價,爭取爲國家節省銀子。李鴻章在清政府與列強戰敗後,被推向前臺充當議和談判的角色,無奈代表清王朝簽訂了很多賣國條約,因此大家都認爲李鴻章是賣國賊,實際上李鴻章只是一個“背鍋俠”,昏庸的慈禧將民衆對其仇恨、壓力轉嫁給老將李鴻章。

大家好,我們的弈宸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學歷史最不願看的就是晚清歷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列強按在地上摩擦,寧可割地賠款,卻還要阻礙變革,拒絕進步。有一個爲清政府的“賣國求榮”和苟延殘喘揹負了太多,承受了一半的罵名,他就是晚清名臣李鴻章。
提到李鴻章,大部分對歷史研究不深的人都會給他貼上“無能”、“賣國賊”的標籤,但事實上李鴻章爲了清朝復興做了巨大努力,爲清政府的苟延殘喘贏得了很多時間,直到死李鴻章還在替清政府與列強討價還價,爭取爲國家節省銀子。
辦洋務,建水師,李鴻章老早就看到日本乃清朝勁敵。
李鴻章之所以籌建北洋水師,一方面是爲了鞏固自身地位,另一方面重要原因是看到了日本對中國的虎視眈眈,李鴻章意識到日本與中國開戰在所難免,但是沒有想到北洋水師敗的這麼窩囊。
李鴻章在維護北洋水師方面也花費了大心思,朝廷頑固派拒絕給北洋水師劃撥經費,李鴻章通過各個方面勉強維護北洋水師的運轉,由於缺乏軍費,北洋水師在甲午海戰中炮彈都不能得到充足供應,最終慘敗,李鴻章痛心不已。
背鍋“賣國賊”,因罵聲一片。
李鴻章在清政府與列強戰敗後,被推向前臺充當議和談判的角色,無奈代表清王朝簽訂了很多賣國條約,因此大家都認爲李鴻章是賣國賊,實際上李鴻章只是一個“背鍋俠”,昏庸的慈禧將民衆對其仇恨、壓力轉嫁給老將李鴻章。
李鴻章爲了給清政府節約銀子,可謂盡心盡力。
李鴻章雖然是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代表,但是在談判中,李鴻章極力的想方設法與列強討價還價,爲清朝節省銀子,晚年李鴻章病重,仍然想盡一切辦法將賠款降至最低,直到瀕臨死亡,李鴻章還在指導下屬與洋人討價還價。
李鴻章死後,其一生功績得到了慈禧充分肯定,慈禧稱李鴻章爲“再造玄黃”,李鴻章也是清朝在北京建祠的唯一漢臣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