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皇帝册封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册文上是这样评价多尔衮:

“我皇考上宾时,宗室诸王,人人觊觎。有援立叔父之谋,叔父坚誓不允……以朕系文皇帝子,不为幼冲,翊戴拥立,国赖以安”。

从以上这段册文,可以看出多尔衮有从龙之功,要是没有多尔衮扶持,福临(日后的顺治皇帝)这辈子可能都当不了皇帝,可笔者翻阅史料,却查到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曾跟豪格(皇太极长子)争夺过皇位,那么参与争夺皇位的多尔衮,为何最终却选择拥立福临呢?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51岁的皇太极突然病逝,由于事发突然,再加上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留下有关皇位继承人的旨意,这时选择一位合适的继承人,成为了清朝此时最紧要的大事,但由于清朝初期,有关皇位继承的制度并没有确立,这也导致皇太极死后,爆发了一场夺位之争。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十四日,距离皇太极死后不到五天,清朝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这场会议就是要决策,谁来继承皇太极遗留下来的皇位,当时参与皇位之争有两个人,分别是多尔衮和豪格。

豪格是皇太极长子,由于清朝建立后,继承了原先明朝的相关制度,如果按照明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皇太极遗留下来的皇位理应由长子豪格继承。

但是多尔衮一方却提出反对,一是清朝建立后,并没有明确皇位继承制度,二是皇太极并不是因为嫡长子制度继承皇位的。

这里重点说一下,皇太极是如何继位的,清朝的前身是后金,后金的开创人是努尔哈赤,而努尔哈赤又是出生在女真族,因此后金的继承制度自然跟明朝不一样。

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初三,努尔哈赤曾颁发有关后金的继承旨意:

“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清太祖实录》

这段话的大意是:努尔哈赤命令八位儿子担任和硕贝勒,皇帝由这八位和硕贝勒共同选出来,如果被选为皇帝的人选,在日后执政中没什么能力,八位和硕贝勒可以将其裁撤,重新另立新君。

努尔哈赤设立的这个制度,也就是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皇太极也是因为努尔哈赤这个制度,最终才能登上皇位,皇太极称帝后,八位和硕贝勒摇身一变成为了和硕亲王。

等到皇太极死时,以多尔衮为首的势力,就打算以努尔哈赤这个制度作为借口,以此来争夺皇位。但由于皇太极在位时,为了实现个人独裁制度,曾大力削弱八位和硕亲王的兵权。

这也导致支持多尔衮的势力较弱,八旗中支持多尔衮的只有两白旗,但支持豪格的势力却有两黄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

但支持多尔衮的两白旗实力并不弱,再加上外有南明作乱,双方都不想爆发冲突,消耗清朝内部实力,多尔衮也心知肚明,自己参与争夺皇位,已经得罪了豪格,要是豪格继位,日后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就在大家准备推举豪格继位时,没想到,豪格却说自己“福少德薄,非所堪当”,说完便离开,这时多尔衮看到后,赶紧对参与会议的诸位大臣和亲王表明:自己并不想争夺皇位,既然豪格也不想争夺皇位,那他愿意支持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

在豪格和多尔衮退出后,胜出的人选最终是年仅6岁的福临(日后的顺治皇帝),那么皇太极还在世的儿子明明有8个,为何多尔衮还要拥立福临,而不是拥立皇太极其他儿子呢?

一是安抚蒙古,皇太极称帝后,曾亲征蒙古,等到皇太极征服蒙古后,皇太极对蒙古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政策,为了安抚蒙古,皇太极还用联姻和封爵等方式,以此来笼络蒙古。

就连皇太极后宫的五大福晋都是蒙古人,由此可见,安抚蒙古对清朝有多么重要,而皇九子福临的生母是庄妃,庄妃又是蒙古人,如果选择福临继位,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安抚蒙古,从而形成满蒙一家亲的现象。

毕竟福临有一半蒙古血脉,受到自己母亲庄妃的影响,日后继位自然不会苛刻蒙古,血缘关系肯定是要比利益关系靠谱得多,再则福临继位时,清朝依然存在不少外患,例如南明政权,而清朝想要坐拥天下,成为大一统王朝,自然绕不过南明政权,因此两者迟早必有一战。

选择福临,日后南明跟清朝决战,蒙古作为清朝的大后方,有福临这一层关系在,自然不用担心粮草和铁骑的支持,而且有了蒙古的支持,清朝一统天下的几率也就更大。

二是安抚后宫,庄妃的父亲是科尔沁贝勒布和,布和又是皇太极的正宫,孝端文皇后的亲哥哥,也就是说,孝端文皇后是庄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亲姑姑,所以立福临可以更好地安抚后宫,同时也能得到后宫的支持。

三是多尔衮可以辅政,多尔衮跟豪格争夺皇位,无非就是想独揽大权,既然豪格不愿争夺皇位,而多尔衮又没有希望成为皇帝,那么何尝不退一步,选择拥立福临。

福临继位时才6岁,一个6岁小孩自然不可能执掌朝政,也处理不了政务,因此自然要有人帮福临分担这些政务,而福临的生母庄妃跟多尔衮的元妃又是姐妹,选择福临,一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是多尔衮作为福临的妻舅,自然可以获得辅政资格。

福临年纪小,辅政的多尔衮自然是大权在握,除了名义上不是皇帝之外,实际上却拥有皇帝的权力,因此多尔衮自然会选择拥立福临。

参考文献:《清太祖实录》《清世祖实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