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國北方集團軍羣與芬蘭軍隊從兩個方向對這座城市發起了攻擊,猝不及防的蘇軍不斷地撤退、被包圍、分割,尤其是曼施泰因的第56裝甲軍更是甩開左右兩翼掩護,長驅直入,4天突擊 320公里。而善變的希特勒又看到了中央集團軍羣的進展更快,他又將目光轉向了莫斯科,並從北方戰線抽調更多的部隊加強莫斯科方向的攻擊。

如果說德國分三路突然入侵蘇聯,從實際效果來看,其主攻方向一定是博克元帥領導的中央集團軍羣;如果說從相持時間最久,意志的較量最深刻的,那一定是北方集團軍羣對列寧格勒長達900余天的圍困。

蘇聯軍民的頑強意志和付出巨大的代價,讓人們對戰爭的殘酷唏噓不已。然而,有好奇的朋友會問,爲什麼對這座城市的圍困要這麼久?雙方爲什麼要這樣乾耗?其實,這其中戰略、戰術的博弈更讓人覺得這座城市的偉大。


德方的戰略意圖。

希特勒發動對蘇聯的進攻,其根本原因是東西方意識形態上的矛盾,而該城是其政黨發展的搖籃,佔領它就意味着東方勢力的瓦解,對提高德國及其盟國軍民的士氣,保持對“巴巴羅薩計劃”的信心,有着重要的意義。

同時,與北方的芬蘭軍隊合力攻佔後形成會合態勢,徹底解決強大的波羅的海艦隊,併合並一處對莫斯科形成兩大方向上的突擊,可以加快戰爭的進程。也就是說,蘇德戰爭爆發,列寧格勒是德方攻擊的首要目標。

德國北方集團軍羣與芬蘭軍隊從兩個方向對這座城市發起了攻擊,猝不及防的蘇軍不斷地撤退、被包圍、分割,尤其是曼施泰因的第56裝甲軍更是甩開左右兩翼掩護,長驅直入,4天突擊 320公里。很快,她成爲了一座孤城。

然而,讓希特勒惱怒不已的事情發生了。芬軍進攻到城郊不再進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蘇聯爲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悍然發動了對芬蘭的進攻,並將卡累利阿地區佔爲己有。對此,耿耿於懷的芬蘭終於在入侵前加入到德方陣營。


在芬蘭人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們並不打算與德國“同流合污”,只想拿回自己的土地。於是,頗具戲劇的情景發生了,芬軍攻佔到自己曾經的領土後就停滯不前了,這讓危機中的列寧格勒看到了一絲生機。

這個突然的結果,再加上蘇軍的頑強抵抗,讓德國迅速攻佔這座城市的夢想破滅了。而善變的希特勒又看到了中央集團軍羣的進展更快,他又將目光轉向了莫斯科,並從北方戰線抽調更多的部隊加強莫斯科方向的攻擊。


對列寧格勒改爲長期包圍,在希特勒看來,他必須這麼做:

一是圍點打援。對於城市攻防戰,坦克、飛機的優勢將化爲烏有,巷戰並不是機械化德軍的強項,將對手引向郊外殲滅是最好的辦法;

二是不能撤圍。對於三個方向的同向攻擊,一旦撤圍,就將在攻擊線上或者防禦線上出現缺口,將會動搖整個戰局的態勢。


當然,在希特勒看來,他更希望看到是這座城市繳械投降,即可以減少部隊損失,又可以在意識形態上大做文章,從而打擊蘇方抵抗的意志,並獲得盟友以及更多西方國家的支持。因此,他決定長期圍困。

蘇聯的戰略意圖。

列寧格勒在斯拉夫人的心裏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她不僅是政治的象徵,更是戰略要地。失去她,德、芬兩軍就有可能合併一處,威脅莫斯科。那個時候,他們將不得不抽調保衛首都的戰略預備隊,在北面建立一個新的戰線。


這不但會增加莫斯科方向的壓力,同時,在各方面都會使戰爭形勢嚴重複雜化,以及不可避免的失去波羅的海艦隊。因此,保衛這座城市是蘇方上下的共識,併爲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抵抗和堅持。

首先,加強城市的防禦。“消防員”朱可夫從西線接替指揮。他整頓軍紀、收攏並整合部隊,不斷反衝鋒和襲擾,使用空軍和波羅的海艦隊的艦炮構築火力防禦,阻止對手突破防禦。


同時強調縱深防禦,動員城市的所有的人力、物力,包括所剩無幾的部隊、拿起武器的市民,以及失去戰艦的海軍官兵,組成預備隊加強防禦縱深。在朱可夫的指揮下,局面得到了控制,原先德方每天推進5公里,現在一個月不到2公里。

其次,圍困與反圍困。德國以武力佔領的企圖失敗後,又決定通過圍困、封鎖和野蠻的轟炸,切斷城市與外界的聯繫,試圖將全城軍民困死。而守軍雖說把對手擋在了城外,但這座城市及其保衛者們的命運仍前途未卜。

於是,一場反圍困的行動開始了。此時,陸上交通都被封死,只有其身後的拉多加湖是通往城市的唯一道路,但是德機很快就發現了這個“生命之路”,於是加緊封鎖,往往剛離岸的補給船就被炸沉,這座城市很快就發生了饑荒。

幸運的是,冬季的嚴寒讓湖面結上了厚厚的一層冰,船隻過不去,但汽車運輸的效果更好。大量的部隊、物資彈藥運到該城,50萬的老人、兒童撤離了城市,但是也付出了60多萬被餓死的代價。


當然,更爲重要的還是戰術牽制。在與對手的爭奪戰中,蘇軍最高統帥部很快發現了維持現狀的最大優勢,就是牽制了大量德軍不能動彈,並以不斷的局部反擊,大量的消耗對手的實力。

同時,在穩定西北戰線和減輕各個方向的戰場壓力起了關鍵作用。在莫斯科會戰結束後,蘇軍可以更加專心的對待其他方向的戰役。直到1942年底斯大林格勒近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後,他們在列寧格勒近郊實施了大反攻。


但這樣的進攻更多的是牽制和分散德軍注意力。使得他們不但要提防戰線被突破,而且要防止“多米諾骨牌”式的潰敗。因此,在列寧格勒的兵力,德方不敢有絲毫的調動。也就是說,到了戰爭結束的3年裏,北方集團軍羣沒有什麼建樹。

圍困戰與反圍困戰,很難說清楚到底是誰利用了誰,但是作爲雙方戰略博弈的焦點,勝負更多的還是以誰能夠堅持到最後,並取得勝利來界定。然而,就算是蘇聯最終在這場博弈中取得的勝利,但幾十萬平民的傷亡,也讓這場博弈披上了“慘勝”的外衣。


也就是戰爭,沒有誰是完全的勝利。最終,是民衆爲這場戰爭來買單。大家認爲呢?歡迎留言和討論。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