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克鲁格向希特勒指出,苏军在坦克和火炮数量上优势巨大,这就决定了德军用于撤退的时间会持续两三个月,如果无序地、只求快速地撤离,只会造成东线的混乱。随后,德军第三装甲军、党卫军骷髅师、帝国师、诺曼人师对博哥杜霍夫地区的苏军展开反击,苏军的进攻被遏止了。

1943年年初,德军内部对于东西线军队的部署产生了严重分歧,陆军总部和最高统帅部之间争论不休。希特勒也许需要一位真正的陆军总司令来处理这一切,但很遗憾,德军在纳粹党的领导下不可能会出现总司令这一官职,因为元首会解决这一切。

希特勒认为,单纯选择时机的进攻就是防守——他所认为的防御就是如此。而且他更害怕的是德国承担不起丢失占领地和资源的代价,对于还没有进行全面动员的德国来说,希特勒的看法显然很失误。

斯大林格勒之后苏军的大反攻和曼施坦因指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使苏德两军僵持不下。库尔斯克,一个毫无名气的小村庄,此时却即将成为双方百万大军的对决地。

1943年三月初,德军内部开始制定歼灭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军的进攻计划。曼施坦因的意思是攻击越快越好,打法越奇越好。但是由于部队的调动问题和莫德尔的增兵要求,德军本来打算4月中旬发起的攻击被推迟了。

5月4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召开了一次会议,他选择“堡垒”行动作为进攻计划。在这次会议上,曼施坦因和蔡茨勒感到不安。他们虽和希特勒一样主张进攻,但对现阶段的拖延十分反对,因为苏军也在不断加强兵力部署。被任命为装甲总监的古德里安也参加了会议,他反对东线的进攻行动,并认为应该将新产出的坦克放到西线。其他将领中,克鲁格对古德里安的意见深感愤怒,莫德尔则在他的信中强调了苏军投入兵力、兵器的强大,并暗中表示他对这次进攻能否取胜没有太大的把握。

诸如此类的争议在7月前一直存在于德军内部,希特勒拿不定主意,将领们各执一词。对于“堡垒”行动这样的老套方案,很多人并不同意。其实这种保守的进攻就像一把利剑插到石头里,费力却不一定能讨好。有的人认为应该避开库尔斯克发动进攻,还有的人认为应该等苏军先进攻,曼施坦因本人的策略是“反手一击”……

在希特勒看来,堡垒行动是个折中的办法,太被动和太冒进他都不喜欢。推迟进攻期间帝国元首关注更多的是新武器的应用和德军师级单位的数量,希特勒曾认定空心装药破甲弹是对付T-34的法宝,在这一希望落空后,重型和超重型的坦克、突击炮又成了他的最爱。对于师的组建,希特勒更是“喜新厌旧”,他宁愿组建一个个“新师”,也不愿彻底补充被打残的“老师”。等待,准备……德军的机会错过了,这导致他们在本该防御的时刻又选择了进攻。

1943年7月4日下午3时,在空军的轰炸和第52军的佯攻后,德军第48装甲军突入了苏军第六近卫集团军的防线,党卫军第2装甲军在当日晚又进行了一些试探性进攻。不久,苏军开始了夜间炮击。5日,德军惊讶地发现占领地尽是地雷,为此工兵进行了12小时作业。到7月6日,德军的进展只有六七英里。

7日,在空军的支援下,德军开始逐渐突破苏军的防御区域。9日,第48装甲军距离库尔斯克55英里,另一边的第9集团军(莫德尔指挥)进展较慢,距离库尔斯克仍有90英里。这时的德军部队伤亡开始增大,锐气尽无。

7月10日,英美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13日,为了保护意大利地区和巴尔干半岛,希特勒命令停止堡垒攻势,并抽调部队前往意大利。曼施坦因很为难,他不愿调走党卫军装甲军,更不愿停止东线的进攻。因为库尔斯克地区苏军的坦克预备队也不多了,只要德军再进攻下去,取得让苏军付出更大代价的战术胜利还是可以的。

12日,苏军开始反击,莫德尔指挥德军后撤。库尔斯克战役,德军不仅在战略上失败了,还输掉了对战争的主导权。

7月25日,倒霉又可笑的墨索里尼在觐见了意大利国王后,被政变者逮捕。虽然新政府表示愿意与第三帝国合作,但希特勒认为还是将意大利拿到手里比较有利。26日,希特勒召回了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他希望撤出奥廖尔突出部,把部队撤出来调往意大利。克鲁格向希特勒指出,苏军在坦克和火炮数量上优势巨大,这就决定了德军用于撤退的时间会持续两三个月,如果无序地、只求快速地撤离,只会造成东线的混乱。希特勒承认此事的难度,不过他也表示,他等不了那么久。

8月1日,德军接到命令开始撤出奥廖尔。3日,奥廖尔地区战斗不断。5日,苏军军攻克了别耳哥罗德,在游击队的配合下,他们又于7日攻占了博哥杜霍夫。

8月13日,苏军草原方面军攻入了哈尔科夫。23日,德军为避免被围歼,撤出哈尔科夫。随后,德军第三装甲军、党卫军骷髅师、帝国师、诺曼人师对博哥杜霍夫地区的苏军展开反击,苏军的进攻被遏止了。

8月27日,希特勒到达位于文尼察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他希望“南方”德军能守住顿涅茨盆地,并向曼施坦因许诺从“北方”、“中央”处调来援军。可是在26日,罗科索夫斯基率领的苏军中央方面军对“中央”德军发动了进攻,形势严峻。果然,28日,中央集团军群拒绝调兵到南线。曼施坦因没有得到增援。

9月3日,苏军逼近“南方”、“中央”德军的侧翼。早在8月中旬,曼施坦因的右翼也开始被苏军袭击。8月31日,曼施坦因顶着希特勒的重压,撤出了第6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

9月8日,在新的会议上,曼施坦因提出让部队撤到第聂伯河以西,希望以此作为德军的南部防线。但希特勒根本不理会南方集团军群的困境,第聂伯河以西的工事也无人完善,顿涅茨盆地仍是南线的重点。正是这一天,苏军在大量的坦克和摩托化步兵的引导下攻占了斯大林诺和红军城。10日,苏军进入马里乌波耳。南方集团军群陷入了被包围的危险中。

9月15日,曼施坦因终于说服了希特勒,部队开始大规模撤离,只不过为时已晚了些。曼施坦因施展了他的指挥才能,在苏军的眼前撤走了大批部队、几十万乌克兰居民和一些工业设备。德军之所以这样“拖家带口”,是因为苏军的“随占随补”政策,为了弥补兵员的消耗并最大限度地保障军队继续作战,苏军开始在新收复的地区直接征兵。对德军来说,留下来的人很可能会成为苏军的前锋部队。

21日傍晚,苏军抵达第聂伯河。9月末,从白俄罗斯到乌克兰中部,苏军全线推进到第聂伯河。苏军的推进直接导致了克里木半岛上德军的困境,他们被封闭在了苏联的陆海军之间。

10月16日,苏军从第聂伯河上的桥头堡猛攻德军第48装甲军,战况激烈。11月3日,霍特指挥的14个减员严重的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被20个师的苏军攻击,第二天傍晚,德军全线失利。6日,苏军第38集团军攻入基辅。7日,由于第4装甲集团军被斩为三段,德军情况危急。

11月12日,苏军攻占日托米尔,霍特被解职。之后在新指挥官劳斯的指挥下,德军第向日托米尔发动了反击并攻占了该城。18日,苏军又夺回了日托米尔,德军装甲部队则在反击中歼灭了苏军第60集团军一部。26日,德军停止进攻,天气突变和道路的泥泞使部队动弹不得。

12月,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防线后退了250英里,在克里木半岛的德军则被彻底隔绝。

1944年1月4日,曼施坦因前往东普鲁士会见希特勒。在谈到后撤时,帝国元首还是老套路,仍是什么担心德军的声望和仆从国的忠诚度之类的话。希特勒还对曼施坦因提到,他深信英美苏的联盟会破解,而大西洋上的潜艇战也会取得效果。曼施坦因则建议希特勒将东线军事指挥权交给一个职业军人,显而易见,在希特勒眼里这绝不可能。

在1943年中,德军“中央”、“北方”也和“南方”一样,被密集的苏军部队搞得焦头烂额。“中央”德军在激烈的战斗后缺额20万,而“北方”德军也开始逐渐失去在波罗的海地区的战略主导权。

在与仆从国的交往中,1943年1月,希特勒与罗马尼亚的安东奈斯库大吵了一架,前者认为罗马尼亚军队士气低迷而且战斗力极低,后者则认为二十万人的牺牲和三个死在白刃战中的将军足以说明一切,并反对两家在克里木半岛的死守。9月6日,斯洛伐克国防部向柏林提出德军不得随意调用他们的两个野战师的要求。10月,西班牙政府要求德国归还蓝色师。11月14日,匈牙利参谋长要求将三个匈牙利军撤出作战区域。第三帝国在世人眼里江河日下。

粗略估计,从1942年11月到1943年10月,德军在东线损失了一百六十万六千人,其中只有一百二十六万人的缺额得到了补充。从1939年开战以来到1942年上半年,七百五十万德国男子离开工业部门走上战场,代替他们的是几百万的外国“工人”,这些人有强烈的反德情绪并且效率不高。除了男性,纳粹党的执政政策使他们忽视了妇女的半边天作用,当苏联妇女活跃在坦克工厂里时,“瘦弱”的德国妇女却只是在家里等待亲人的来信。

1943年,大部分的德军步兵团裁掉了一个营,炮兵部队炮弹补给不足,有的部队使用苏联、捷克制造的武器。在东线,二千三百辆坦克中只有三分之一多一点能够作战。虽然后方的工厂在不断提高产量和效率,德国的工业体制也开始被改革,但是过去三年全面改进德军装备的时间却被错过了。在这一时期德国人的工业原料已经有了被断供的风险。

对东线德军来讲,真正令他们感到寸步难行的是元首希特勒的第51号指令,它要求保证驻西线的部队优先得到各种装备。这就意味着东线德军在1944年初什么也拿不到。

希特勒在东线推行的是顽固的固守策略,毫无疑问这是致命的。德军在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同时也失去了战术主动权。在德国军界内部,除了“信念”坚定的党卫军,军事人员们最害怕的其实莫过于看到苏军开进德国,他们深知自己国家对大批苏联俘虏、游击队员和欧洲各个民族反抗者的所作所为,因此除了打到最后,他们别无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