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唐军准备攻打萧铣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三峡长江的汛期,江水涨了很多,萧铣觉得唐军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杀过来,诸位将士也劝说李靖待水退后 进军,而李靖认为行军打仗就要靠速度,要趁其不注意的时候攻打之,李孝恭听从了意见,一举攻破萧铣的防守,待萧铣援军到来后,李孝恭欲趁热打铁,直接进攻。而李靖说不可以,认为他们是精锐之师,此次必定势不可挡,应当躲避其锋芒,伺机而动,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但是这次李孝恭没有听从,自己带兵进攻了,果然失败了,逃了回来,这个时候,李靖知道对方一定放松了警惕,带兵出击,破了对方的精锐之师,再次击败了文士弘,这次战斗,李靖不仅能分析清楚战局,还能在李孝恭失败后,趁机取胜,战场上非常的冷静,有着良好的军事素养。

李靖将军出身于名门贵族,家世优越,祖父更是刺史,父亲是郡太守,一家人都是当官的,关于李靖的少年时期,史书资料不多,但他毫无疑问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无论是知识还是军事方面,而且接触到的也都是高官贵族的子嗣,积累了人脉。
李靖在很小的时候就胸怀大志,总对亲人们说大丈夫就应该建功立业,他有很强的进取精神,少年时就有很强的军事天赋,被身为将军的舅舅赞赏有加,认为他已经具备了和自己谈论兵法的能力了,杨素将军也对他很是赞赏,说他能当上宰相,能得到这样的评价,足以看出他的军事才能了,但此时他也不是非常完美,在阅历与眼光方面稍有欠缺。在隋炀帝失去中原控制的时候,群雄并起,这时,他举报李渊,足见其不明智,日后是有长进的。
李靖举报了人家,李渊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他,若不是李世民求情,差点被砍,从此,他成了李渊一派,开始走向成功。李渊父子在进入关中后,情势并不是很好,四面八方都有敌人,形势并不容乐观,北面是东突厥汗国;西面是据陇右,虎视眈眈的薛举,而南方有实力雄厚的萧铣和据有吴越的杜伏威。从此,李唐王朝在关中开始了他一步一步走向统一的大业。
李渊父子选择实现统一大业的方法是简单有效的,那就是离自己远的就交好,离自己进的就进攻,甚至不惜先屈服强国以获得支持,也拉拢了一些观望势力,然后开始了进攻,除掉了后顾之忧,在李唐的关键一年,北方战线,李世民统军出关东征洛阳;在南线,李渊派出亲李孝恭攻打萧铣。就在这个时候,李靖在南方战线不断获胜,名声大振,他提出的洗灭萧铁的计划也得到了同意。
李渊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开国帝王,他清楚自己手下的能力,知道李孝恭不能独自担当大任,于是让李靖辅佐,从此李靖作为行军总管,可以上战场,大杀四方了。当时,李渊想要收服巴蜀地区,这个时候,唐军准备进攻萧铣,所以后方必须稳固。
这时,李靖提议对于巴蜀士兵,收服使用,而不是赶尽杀绝。在唐军准备攻打萧铣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三峡长江的汛期,江水涨了很多,萧铣觉得唐军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杀过来,诸位将士也劝说李靖待水退后 进军,而李靖认为行军打仗就要靠速度,要趁其不注意的时候攻打之,李孝恭听从了意见,一举攻破萧铣的防守,待萧铣援军到来后,李孝恭欲趁热打铁,直接进攻。
而李靖说不可以,认为他们是精锐之师,此次必定势不可挡,应当躲避其锋芒,伺机而动,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但是这次李孝恭没有听从,自己带兵进攻了,果然失败了,逃了回来,这个时候,李靖知道对方一定放松了警惕,带兵出击,破了对方的精锐之师,再次击败了文士弘,这次战斗,李靖不仅能分析清楚战局,还能在李孝恭失败后,趁机取胜,战场上非常的冷静,有着良好的军事素养。
这次胜利,使得所有人都而接下来,都对他很佩服,击败文士弘后,李靖下令把所有敌方的战舰都放到江中,任其漂流,士兵们都很困惑,为什么到手的战利品要扔掉呢,这是什么道理,李靖说这四周都是敌军,如若被包围,拿再多的战舰也没有用,若是任其漂流到江中,这让人不敢贸然进攻,其军事思想可见一斑。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