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我们看到排在第一位的功臣叫长孙无忌。在我们的通常认识里,他也确实功劳极大,而且背景还极其硬。但是这位大唐第一功臣,有谁能把他逼死?而且还是冤死?另外他既然是冤死,为什么史学家却又说他冤死是活该呢?我们且来看看前后的具体情况变化。
长孙无忌小时候的命运应该说很可怜,那简直就是一个小白菜的故事。因为父亲过早过世,这长孙无忌和妹妹长孙氏以及母亲都失去了依靠。在古代,不是没娘的孩子可怜,而是没爹的孩子可怜。老爹一死,家里的大权都落在了他异母哥哥长孙安业的手里,而这个长孙安业不是什么好东西,或者说就是个恶棍,平日里不务正业,嗜酒豪赌,还缺乏善心。他可能见家里的开支太大,干脆就把长孙无忌这三个吃闲饭的轰了出去。
长孙无忌和妹妹、母亲只好投奔舅舅高士廉,长孙无忌这个舅舅高士廉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好人。此人才华横溢,器量过人,在隋朝时期官拜治礼郎。此时他还经济条件还算不错,他对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女、外甥非常好。长孙无忌和长孙氏以后能有好前途,都得拜他这位舅舅所赐。因为高士廉发现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是一个出众之才,就做主把自己的这个外甥女介绍给了李世民,最终成为李世民的老婆,而长孙无忌也和李世民成为私交极其好的铁哥们。
高士廉后来被贬官到岭南,但是他的母亲年纪老迈,不能带着随行,为了让老母能够安养晚年,他就把自己的夫人留下来代替自己尽孝,而自己一个人去了岭南。同时,在离开之前,他还担心自己的妹妹,即长孙无忌的妈妈没有着落,于是就把自己的大宅院卖掉,换成小宅院以安顿妹妹,再把多余的钱分给母亲和妹妹使用。单从这些事迹来看,高士廉真是一个高洁之名士,大小事都做得令人敬佩。
长孙无忌能有一个这样的好舅舅,也真是他的福气。而长孙无忌的命运之改变,其实也就是在舅舅介绍他认识了李世民之后,从此成了生死兄弟。以后李世民所做的事,基本上长孙无忌都参与。也就是说,长孙无忌的命运开始跟着李世民来转了。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命运和一个有着皇帝命的人捆绑在一起,这应该是天大的幸运。所以从李渊从太原起兵开始,到建立唐朝李世民被封秦王,长孙无忌一直都是李世民天策府的核心成员,第一心腹之人。
李世民做皇帝之前,长孙无忌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参与玄武门之变。当时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明争暗斗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随时都有撕破脸刀剑相向的可能。在此危机时刻,正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力劝李世民,并且出谋划策制定方案,以实现了先发制人,最终在玄武门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而能够促成李世民实施玄武门之变的第一任应该是长孙无忌,至少长孙无忌是一直都在李世民身边始终没有离开的核心谋士。因为在这之前,房玄龄和杜如晦已经被老皇帝李渊下令赶出了李世民的府邸。虽然此后两人变着法又偷偷潜了回来,但是在玄武门安排部署的人员里,长孙无忌也是排在第一位的,由此可见,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之变中的功劳极其大,不但参与谋划,而且还参与了具体的实施。
正是因为长孙无忌的无上功劳,在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对于这位既是开国功臣、又是最重要的皇亲国戚非常亲近。而且认定长孙无忌就是第一功臣,被封齐国公。他应该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随意出入李世民卧室的大臣。他受到的特殊礼遇,由此可见一斑了。
长孙无忌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可以说是受尽了恩惠,风光占尽。但是在李世民去世后,李治执政时期,问题就出现了。问题出现的关键点在于长孙无忌可能已经习惯了做第一功臣,应该说是第一权臣了,而这对于新皇帝李治而言,实际上从内心是无法适应的。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大概主要就是指磨合度的问题。在李世民时期,尤其是晚期,其实长孙无忌的权臣特点有所暴露,比如李世民虽然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的力荐之下,立了李治为太子,但是李世民认为李治太柔弱,恐怕难以担当,他想改立太子,但是却被长孙无忌等力劝,最后李治的太子之外才算保住。总的来看,李世民对于长孙无忌是宽容的,可是换成年轻的李治,他就无法忍受。
比如有这么一件事便足见李治内心对长孙无忌专横跋扈的权臣作风无可奈何又心存不满,说因为房遗爱之案引发的谋反案牵扯到了靖王和李恪,按说谋反都是杀头的罪,但是李治仁善,不忍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杀,因为靖王是他的叔父,吴王李恪则是他的异母兄长。所以李治对长孙无忌说:“他们都是我的亲人,能饶他们不死吗?”结果长孙无忌一点面子也不给,直接拒绝。
而且长孙无忌还借助房遗爱这个小家庭纠纷的案子借题发挥成谋反案,受到牵连的人可以说非常之多,影响极其之大,在长孙无忌之手死掉了两个王、两个公主、三个驸马、软禁一个王,流放一个王和一个驸马。总之朝中有本事的皇亲国戚基本上被收拾了一遍。史学家认为这也是武则天以后能够顺利改朝换代的原因之一。总之,长孙无忌的这一系列作为,不但引起了李治的不满,更引发了部分朝臣的不满。
但是长孙无忌和李治擦枪走火的最重要一次,还是立后问题,李治把武则天接回宫中,想立为皇后。但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一直反对,搞得李治极其不开心。不久以后,李治和武则天联手,借助许敬宗李义府等一干人,不仅扳倒了褚遂良,更扳倒了长孙无忌。而扳倒长孙无忌的罪名则是他谋反,这就有意思了,前面我们知道长孙无忌曾经借助“谋反”这个罪名冤死了一大批人,如今这个故事在他身上重新上演了。长孙无忌这位大唐第一功臣的结局是被流放黔州,数月后,许敬宗又趁李治让他重审此案的机会,干脆派人逼迫长孙无忌自杀,斩草除根,死无对证。
长孙无忌明显是冤死的,因为他虽是权臣,但却根本没有谋反之心,不过是被幕后的武则天和台前小丑许敬宗等联合使用的手段而已。但他的死依然被部分史学家评价为:“此人冤死,真是活该!”这么评价的原因主要是他在前面的为祸太多造成的冤案太重,已经超过了他被冤杀的程度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