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管是对待混沌的小儿,还是对待邪恶的小人,都是一样的道理,他们都是错误的存在,而你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待他们,才能避免给你自己带来问题。这样的方式看似给孩子带来了爱,但是对于并不成熟的小孩来说,严格是规范他们行为最好的方式,有的时候孩子有不合理的行为就要及时制止,不能纵容任何错误的德行存在,才能避免他们染上恶习,更能压抑他们内心的邪恶之心,塑造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

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当他处于蒙昧的状态时,就要想办法替他打开着这个蒙昧的状态,以正确的状态和他相处,以防止他这种错误的状态影响到自己。

比如说身边有一个糊涂的人,你和他一起做事的时候,如果你不能改正他的错误,那么他的错误或许会影响到你,给你带来非常大的损失,这个时候要么能够替他改正错误的观点,要么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和他相处,避免受到他的影响。

《易经》之中有这样一句智慧:《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彖辞》中说:复,“亨通”,因为内卦为震为阳,外卦为坤为阴,阳刚复返于内,所以卦名曰复。一切举动符合正道,无往而不顺利:不管出门还是在家,均无疾病,朋友到来,没有过失,“往返途中,七日可归”,这是天的原则,“有所往则有所利”,这是因为阳刚已经逐渐生长。也是复卦之象,说明天地运行的实质性规律。

这一句话说明的道理就是:生命之理不穷,只要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就会诸事皆顺,人际和谐。

《围炉夜话》之中有这样一句话: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气。

教导小孩子要用严格的态度,因为严明能平息他们浮躁不安的习气,对待心思不正的小人,要以尊重和谨慎的态度对待,因为谨慎的心可以化解邪僻的心。

这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错误的问题。

蒙昧小人和邪僻小人都是错误的状态,一个处于先天混沌的状态,一个处于后天错误德行的状态,想要改变这种错误的状态,就要以正确的方式去对待。

一: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

小孩虽然说有纯真可爱的优点,但是他们分不清好坏善恶,自己没有一个成熟的心智,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够充分,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用一种严格的方式来教育他。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之后,孩子的行为才有章可循。

现在社会上提倡一种看似正确,但实则并不太正确的教育方式,那就是用爱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不得训斥孩子。

这样的方式看似给孩子带来了爱,但是对于并不成熟的小孩来说,严格是规范他们行为最好的方式,有的时候孩子有不合理的行为就要及时制止,不能纵容任何错误的德行存在,才能避免他们染上恶习,更能压抑他们内心的邪恶之心,塑造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

二: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气

老话常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并不是因为君子好欺负,而是因为小人会在暗地里放箭,对待小人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很多人性格耿直,看到自己不喜欢的小人就敬而远之,要么直接在他们面前甩脸色,这样容易激怒小人。

反之,用一种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们,保持良好的距离,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大将郭子仪没有居功自傲,有一次他生病了,有一个姓卢的官员来看望,郭子仪听到下人的报告之后,就让家人躲到屋里面不许露面,他独自接待这个姓卢的官员。

后来当这个官员走后,他的家人就问郭子仪:“别的官员来探望您的病,您从来没有让我们躲避,为什么这个人前来,就让我们躲起来呢?”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丑陋,内心阴险,你们看到他的样子,万一忍不住笑,他一定会心存嫉恨,如果将来掌权,我们家族就要遭殃了。”

后来这个姓卢的官员果然当了宰相,他真的把之前得罪过他的人通通除掉,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这就是不得罪小人,能够让自己避免麻烦的道理。

不管是对待混沌的小儿,还是对待邪恶的小人,都是一样的道理,他们都是错误的存在,而你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待他们,才能避免给你自己带来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