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李密却西奔长安投靠了李渊,因为徐世绩是地地道道的翟让旧部,去了怕凶多吉少。”这只是李渊的稳兵之计,没有想到李密竟被忽悠了,常常向手下自夸,说:“连唐公都认为我可定天下啊。

大家好,我们的洁华街边美食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隋末,李密本是最有前途的反王,很可惜,功亏一篑。
李密出身高贵,是西魏八柱国李弼的曾孙,本来有一份“千牛备身”的好差事,也就是皇帝的带刀侍卫,但因为杨广某次眼角一瞥,发现他目光怪异,就莫名其妙的丢了差事,成了一名破落贵族。从此,李密过起了优哉游哉的生活。
(成语“牛角挂书”的出处)
有一次,李密骑着牛一边看书一边闲逛,正好碰到当朝宰相杨素。杨素见他坐在牛背上捧着本书,旁若无人的读着,就上前攀谈,发现他见识深远,气度不凡,大为惊叹,便让儿子杨玄感与他结交。
大业九年(613),杨玄感趁杨广第二次征讨高句丽之际发动兵变,但志大才疏的杨玄感将李密的下策当上策,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从此李密过上了逃命的生活,直到他来到瓦岗。
大业十二年(616),李密参加瓦岗军,他如鱼得水,大展宏图,在他的带领下,以打家劫舍为生的瓦岗军一跃成为天下实力最为强劲的武装力量;成为大隋最为有力的掘墓人。李密也成为天下头号反贼。手下有徐世绩、单雄信、秦琼、罗士信、裴仁基、裴行俨、程咬金、魏征、许敬宗、祖君彦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文武英豪。
(单雄信剧照)
李密有这样一手好牌,为何输的那么惨呢?我觉得除了对手的强大外,李密的个人性格问题也是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气魄与格局不大
李密在瓦岗可谓春风得意,亲朋故旧都来投靠他,投降过来的隋朝将领因他的身份高贵,也都围绕在他的周围。
这本来是好事,但李密没有处理好新进瓦岗人员与原有瓦岗人员的关系。他过分的优待新进人员,使以翟让为首的原瓦岗人员心里很不平衡,都说服翟让,要重新夺权。
这就导致了两派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了李密害死翟让的自相残杀事件。虽然表面没有激起波澜,但从翟让被杀后瓦岗军实质上已经破裂,失败已经注定。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李密是逐鹿中原的主力,最有可能定鼎天下。然而他却后院起火,忙于自相残杀,处理不好内部的矛盾。对待自己下属与兄弟时一碗水都端不平,可见李密胸中气魄不大。
而且在西入关中的战略方向选择上,李密也顾虑太多,一怕翟让旧部都是山东人,不愿西入;二怕攻不下函谷关、潼关等天险,一旦东都出兵造成腹背受敌;三怕没有粮食补给,而洛阳周围他们则占据了三大粮仓。
但是,一旦西入关中,就可像李渊一样拥立傀儡皇帝,或者直接称帝,以关中四塞的有利地形徐图发展,再以高官厚禄许以瓦岗将士随他西进,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因为,即便在洛阳也同样是腹背受敌,与宇文化及的战役还是通过接受洛阳招安这一方法才避免了腹背受敌。
第二、自负
有两件事可看出李密的自负:
一是武阳郡丞元宝善投降了李密,而魏征此时是元宝善的宾客。一来二去李密非常赞赏魏征的才华,任命魏征为元帅府记室。这对年轻的魏征来说是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魏征向李密献上了自己编写的用于安定天下的十策。以魏征的才华来看,这十策不可能是夸夸其谈的大话,李密只说了一声:“善!”结果一条也没有采纳。
二是李渊入关中时曾经给李密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大致是说:“当今之世,只有你能定鼎天下,我已经年老了,真心的拥戴老弟你,只希望看在我们同宗的份上,天下大定之时依然把我封到陶唐故地!”这只是李渊的稳兵之计,没有想到李密竟被忽悠了,常常向手下自夸,说:“连唐公都认为我可定天下啊!”
第三、疑心重
在瓦岗军与宇文化及两败俱伤后,王世充抓了了机会,一举击破了李密。这时的李密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因为徐世绩还占据着黎阳仓,还有相当的实力,而且一直在等李密。
但是李密却西奔长安投靠了李渊,因为徐世绩是地地道道的翟让旧部,去了怕凶多吉少。其实徐世绩很地道,李密投靠了李渊后,在魏征的劝说下,徐世绩也投靠了李渊,条件是将所部兵马图册通过李密呈给李渊,以示自己是李密的部下。
正是这么重的疑心,使李密失去了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
(李渊剧照)
李密对那个时代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将小小的瓦岗军变成隋末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他本可以建立更大的功业,但是这些缺点限制了他的才华,以致功败垂成,惨遭杀戮,死时年仅三十七岁。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