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讀懂生長激素分泌後才發現,早起的孩子身高或矮10公分,不好彌補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育兒路上,父母可以說是鞠躬盡瘁,爲孩子做了多方面的準備,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僅關心孩子的學習習慣,也同樣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生活習慣等等,雖然家長都有一顆“爲了孩子好”的心,但往往卻事與願違,總是好心辦壞事。

案例

閨蜜王琦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自律女性,她每天都是按時地起牀,按時地喫飯,上班等等。

生娃之後,王琦也給自己的孩子制定了她認爲的良好的作息時間,在她的觀念裏,早起早睡能夠幫助孩子獲得精氣能量,於是乎在孩子稍大一些時,她便每天早上六點鐘準時叫孩子起牀。

孩子們都是貪睡的,雖然每一次孩子都會乞求媽媽可不可以讓自己多睡一會兒,但王琦卻從未同意過,久而久之,孩子也就養成了六點鐘準時醒來的習慣。

因爲起早牀這件事,讓王琦對自己的孩子很自傲,自家孩子的極度自律也贏得了不少媽媽們的羨慕,卻不曾想她認爲的良好習慣最後卻害了孩子。

一直以來,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沒按照媽媽的預期來發育,每次體檢,醫生都說孩子發育不達標,對此媽媽也很納悶,自己明明按時讓孩子起牀,喫飯,每天注意營養搭配,外加自己跟老公的身高都不矮,怎麼孩子就長得慢呢。

前不久,對孩子發育存疑的媽媽,單獨給兒子掛了發育專家的號。

醫生在做了基本發育檢查,詢問了孩子日常睡眠、飲食、運動規律詳情後指出:孩子之所以身高不達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起得太早,影響了激素分泌,導致孩子身高發育緩慢。

讀懂生長激素分泌後才發現,早起的孩子身高或矮10公分,不好彌補

衆所周知,想讓孩子在身高發育方面有較爲突出的成績,除了基因遺傳之外,就是要掌控好人體生長激素分泌的規律。

生長激素的分泌除了營養物質的補充輔助之外,最關鍵的就是睡眠時間了,畢竟大多是生長激素都是在孩子深度睡眠後分泌的。

很多媽媽單一地認爲,“早起的鳥兒有蟲喫”、“早起早睡發育好”,本着爲孩子好的想法天剛亮就叫孩子起牀,殊不知這種做法違背了生長激素分泌規律,弄巧成拙了。

1)起牀太早會錯過最佳發育時間

有關研究表明,年齡在6~18歲的孩子,每天睡眠時間至少要保證在8小時以上。

由於人體內的生長激素多在21:00-1:00和5:00-7:00分泌,早於七點起牀就會影響第二波激素的分泌,錯過了這個階段的睡眠,孩子的激素分泌就會被打斷,無法形成良好的規律影響身體發育。

根據調查數據分析,常年早於7點起牀的孩子,損失的生長激素足以促進孩子骨骼增高5-10公分,也就是說,常年早起不僅不利於身高發育,反而損失了10公分,後期還不好彌補。

2)起牀太早會讓孩子一整天昏昏沉沉

起太早,沒睡醒的孩子,幾乎一整天都是昏昏沉沉的,只有足夠的睡眠纔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不能錯過孩子長身體的最佳睡眠時間。

常年早於7點起牀的孩子本身是缺覺的,長期如此會影響孩子全天的精氣神,影響學習和生活狀態。

3)起牀太早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對於貪睡的孩子,父母強行叫其起牀的行爲,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成年人都有起牀氣,更何況孩子。

被迫起牀的孩子情緒一般不會太好,喫早飯的時候也沒有多少食慾,這又間接影響了身體發育。

起得太早同樣也會影響孩子們的消化系統,喫進去的食物沒有及時地吸收消化,也會影響其長身體,久而久之,就會讓你的孩子比同齡人矮一截。

堅持早起真的對嗎?錯!科學養娃才能讓孩子長得更出色

奉勸各位父母別在早上7點之前就叫孩子起牀了,對於成長髮育關鍵期的孩子來說,充足睡眠纔是調節身高的良藥。

除了遵循人體的生長激素分泌規律外,家長們還需要注重孩子的營養搭配,不挑食,每餐葷素搭配,每天喝牛奶等等,這也是直接影響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別一味地爲了養成自以爲的良好的作息時間,最終卻影響了孩子的真正成長,不僅要遵循生長激素分泌規律,還要學會在不同的階段良好地跟孩子溝通,保持孩子的好心情,才能讓其更健康地成長,這些你都學會了嗎?

寶媽們,你家孩子每天幾點起牀呢?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