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寶寶剛出生的一段時間,你有趁娃睡着,悄悄摸孩子呼吸嗎?

這個“蠢”動作相信不少媽媽都做過,看着剛出生數尺長的小嬰兒,媽媽們總會擔心孩子嬌弱,生命力脆弱,怕孩子“睡過去,醒不來”,於是經常會用手指感覺孩子有無呼吸,這種“蠢”動作,可能會每晚重複數次,直至孩子適當長大才停止。

這種行爲真的“蠢”嗎?未必,知名兒科醫生崔玉濤曾就此進行過點評:是父母負責任的表現,越是緊張上心的父母,孩子的安全度也就越高,雖然睡眠窒息發生的幾率極低,可也應該有預防意識。

寶寶趴睡窒息案例時有發生,歸根究底是父母安全意識太淡

還記得上個月發生過一件3個月寶寶在“解鎖趴睡”技能過程中,窒息喪命的報道,且不論原因究竟爲何。

但從讓嬰兒獨自趴睡2小時以上這件事本身就存在極大的風險隱患,而最終的結果也讓整個家庭難以接受。

這種相關的類似案例有很多,歸根究底都是父母的安全意識太淡,沒有意識到孩子在睡眠過程中,同樣存在不少安全隱患,我們今天就帶着新手爸媽們一一盤點,儘可能地規避,給新生兒寶寶一個安全的睡眠、成長空間。睡覺時暗藏4大安全隱患,不可掉以輕心

一:窒息隱患

風險等級:★★★★★

1)窒息的風險度和危害

窒息的意思就是缺氧,新生兒寶寶在媽媽腹中是靠期待來傳遞氧氣,而出生後的啼哭,是他們第一次嘗試激活“肺功能”,學會用肺呼吸的過程。

肺部發育的強弱,決定着孩子的氧氣供給狀況,直接關係孩子的發育、智商以及健康。

一般來講,順產寶寶因爲經歷過產道擠壓,所以肺功能要強於剖腹產寶寶。可不論什麼方式出生,寶寶的呼吸狀況新手媽媽都應該足夠重視。

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若是呼吸氣道受到阻塞影響氧氣供給,只要1分鐘,寶寶心跳就會停止,大腦缺氧4分鐘,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恢復性的壞死,所以窒息的風險極高,要引起警惕。

2)窒息隱患的排查重點喝奶時

新生兒寶寶因胃部發育不完善,經常有吐奶溢奶的情況發生,這些奶液迴流易引發嗆奶窒息。

媽媽的母乳太急,奶瓶口太大,都會嗆到寶寶出現窒息風險。

夜間哺乳時,媽媽因睡得太迷糊,寶寶容易被衣物或胸部遮擋住口鼻誘發窒息。睡覺時

和父母同牀睡時,被父母無意間擋住口鼻 。

給孩子蓋太多,或包裹太緊,壓迫感影響了肺部舒張呼吸。

夜裏睡覺因睡姿調整,影響了口鼻呼吸。

牀上的其他雜物,遮擋了寶寶的口鼻。

二:墜牀隱患

風險等級:★★★★

1)墜牀的風險程度和危害

寶寶睡覺跌下牀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睡覺墜牀很正常,沒什麼太大隱患。

可殊不知,若是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寶寶跌落的位置不好,磕碰到了頭部,傷勢着實不輕,甚至會危及性命。

2)墜牀隱患的排查重點寶寶牀鋪四周有無圍欄,是否緊固,高度多少,是否能避免隱患發生。寶寶牀鋪離媽媽的距離是否夠近,中間有無空陷,孩子夜間翻身時牀會不會因挪動而出現隱患。

三:纏繞隱患

風險等級:★★★

1)纏繞的風險程度和危害

纏繞隱患指的是寶寶睡覺過程中,手指、脖子、身體被某些長線性物質纏繞,從而引發的隱患。

曾發生過,媽媽給寶寶穿襪子睡覺,襪子的線頭纏繞了寶寶腳趾沒能及時發現,導致被截肢的案例;

也有寶寶因穿帶有衣帽帶的衣服睡覺,導致脖頸被纏繞窒息死亡的案例,因此纏繞風險也不可忽視。

2)纏繞隱患的排查重點嬰兒牀的護欄上有沒有繩子,是否存在隱患。牀頭的飾品、玩具、照明燈,有沒有繩子,是否有隱患。寶寶的衣服上有沒有繩子、線頭,寶寶的童車上有沒有繩子等等一切帶有繩子的物品,都要警惕纏繞隱患的發生

四:卡頭隱患

風險等級:★★

1)卡頭的風險度和危害

寶寶睡覺時,頭部被卡在牀鋪格擋,或圍欄格擋,或牀鋪縫隙處帶來的隱患。

2)卡頭隱患的排查重點

排查寶寶睡覺,接觸過程中的所有大縫隙,任何容易卡手、卡頭、卡腳的位置,都要提前處置,防患於未然。

寶媽們,你家寶寶在成長髮育過程中,遇到過哪些風險隱患?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