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書記快進家來坐坐”,“姬書記喝點水再工作啊”只要看到這個年紀輕輕的駐村第一書記,村民們就會熱情的和他打招呼。回想起剛來農村工作的情景,姬鈺感觸頗深,他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接待事務,2018年6月,姬鈺受組織選派到甘泉縣道鎮最偏遠的村子——府村擔任第一書記,在府村的一年中,他緊緊圍繞精準扶貧中心工作,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責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礎上,從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指導全村經濟發展,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入手,積極投身到駐村幫扶工作中,與村民同喫同住同勞動,爲整村脫貧工作兢兢業業,積極爲幫助村民們脫貧致富而努力奔走,贏得了府村羣衆的一致好評。2019年6月他被調整到道鎮麻子街村繼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如今駐村已1年多,這裏的村民們已經把他當成了村裏的一員,親切的稱他爲“扶貧小將”。

着眼村情民意,迅速投入脫貧攻堅

到麻子街村後,他快速進入角色,並沒有盲目“跟風”給村上定產業發展、跑項目,而是組織駐村工作隊摸清村情民意。爲儘快瞭解情況,通過對貧困戶入戶走訪,詳細瞭解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通過與村民“拉家常、套近乎”,瞭解和掌握羣衆的真實想法,尋求脫貧致富的路子。有的村民白天出門務工勞作,他就早上或晚上去,一趟不在家,就兩趟三趟,直到找到爲止,不到一個月就遍訪了全村32戶貧困戶,針對所瞭解的情況,與駐村工作隊成員、村兩委班子因戶制定扶貧措施和脫貧計劃,實現“一戶一策、一戶一法”,爲開展扶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經過深入走訪調研,掌握了麻子街村耕地緊缺,大多村民都從事務工或者服務行業,他暗自思考:麻子街村村情、人員結構都很複雜,如何幫助村民發展,村集體該怎麼發展?

着眼實際問題,當好羣衆“服務員”

結合“三排查三清理”工作,他帶領駐村工作隊成員逐門逐戶進行排查,把農戶安全飲水、無產業戶問題始終記在心上,及時向鎮黨委、政府反映情況,積極協調縣水利部門爭取安全飲水項目,最終解決了雞灣溝、二道臺村民管道老化、常年飲水不足的問題。他還時常關愛村上的老弱病殘羣衆,得知白秀英、陳海雲等4戶無產業戶收入不穩定時,他心急如焚,急忙與鄰近的產業大村致富帶頭人取得聯繫,多次上門爭取幫扶措施,最終與菌類養殖大戶李兵達成協議,促成4戶羣衆產業託管,享受3年分紅,戶均年增收1500元。

對於特殊困難村民,他不僅記在自己駐村日記中,更是放在心上。南寨村民小組貧困戶劉福智家庭,由於缺少啓動資金,無法發展生豬養殖產業,他得知情況後主動上門瞭解情況,講解扶持政策,及時向鎮扶貧社詢問產業貸款,隨後又急急忙忙奔走於銀行部門,託關係、找熟人,大熱天也不停歇,最終信貸銀行入戶考察,看到自己爲村民終於辦成一件事,他只是笑呵呵,從來不喊苦和累。

着眼疫情防控,當好羣衆的“守護者”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這個特殊時期,幾乎所有人都閉門不出,但他卻和奮戰在防控一線的志願者共同逆流而上。他第一時間組織村上志願者開展地毯式排查,發現從武漢漢陽區到麻子街南寨探親人員趙某某,他擔心別人害怕不敢接觸,他總是衝在前面解決問題,他說,我是第一書記,又是志願者,不論何時,只要任務一到,就必須克服一切困難、衝鋒在前做細做實工作。“你回去休息吧,這裏有我了,今晚,我不睡了”,爲了確保居家隔離人員不與外人接觸,不出現聚會串門現象,保障周邊羣衆安全,姬鈺按照“四包一”責任制要求,對其家庭進行24小時值守,及時發放溫馨包,並擔負着爲其代購生活必需品、傾倒垃圾、院落消毒等服務。“沒事,我年輕,多跑點應該”,餓着肚子的姬鈺總這麼說。

“收下吧,也是我們的一點心意,節哀順變”,拿着自己家的15口罩,姬鈺再次到了趙某某家,因爲其父親去世,他勸說其白事簡辦。“姬書記給我們拿來了辦理告知書,讓把事情辦簡單,來了好多回,這是個好娃娃,說的對着了,都是爲我們一老家子着想了”。姬鈺用真心真情打動着家屬,也不斷的送送物資,使得喪事從簡辦理。

春風潤物細無聲,從進村到現在僅1年多的時間,他便和村“兩委”班子成員打成一片,和諧相處,時常和村隊幹開玩笑說:“別看我年齡小,任何困難面前我都不服輸!”也就是這句話,這個“扶貧小將”始終堅持“只有把村民的小事都做好了,村民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他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進精神,努力爲村民辦好每一件事,讓每一位羣衆在脫貧路上不掉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