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字面意思理解,發燒就是體溫高於正常體溫,從專業角度出發,發燒是指人體在致熱源的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爲什麼會發燒。

很多非感染性疾病也會導致發燒,比如白血病、紅斑狼瘡、肺栓塞、癌症等。

文 | 沈林

最近不論去哪兒,總是有人對你說:把手伸出來。

無他,該量體溫了。

新冠肺炎疫情下,發燒是一個敏感詞。新冠肺炎典型的症狀之一,即爲發燒。

但發燒的原因很多,所以在這個敏感時期,我們來說說常見的發燒有幾種。

什麼是發燒?

人這一輩子,沒發過燒是不太可能的。

字面意思理解,發燒就是體溫高於正常體溫,從專業角度出發,發燒是指人體在致熱源的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

人的體溫調節中樞位於下丘腦,它可以時刻檢測人體的溫度。當體溫高於體溫調定點時,機體促進散熱,比如增加血流量和增加排汗等;相反,當體溫較低時,機體會促進產熱、減少散熱,比如收縮毛細血管,減少血液與外界的熱量交換,冷顫等方式增加產熱。

人體的溫度就是如此維持一個動態平衡。

人體溫度的正常範圍一般爲 36~37 ℃ ,波動不超過 1 ℃。

以口腔溫度爲例,發熱分爲4個等級:

低熱:37.3~38 ℃

中等度熱:38.1~39 ℃

高熱:39.1~41 ℃

超高熱:41℃ 以上

發燒不一定都是有害的。

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發揮防禦作用的表現之一,它有助於機體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繁殖,促進中性粒細胞數的升高及 T - 淋巴細胞的增殖等來對抗感染。

不過,體溫過高則是機體穩態紊亂的表現,此時機體產熱量大於散熱量,呈現皮膚乾燥發燙、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譫妄,抽搐和昏迷)等特徵。

當體溫高於 40 ℃ 的時候,與發熱相關的不良結局風險將上升,應當及時處理。

爲什麼會發燒?

導致人體發燒的原因有很多。

能引起人們生病的物質叫做病原體,包括細菌、寄生蟲和病毒等等,這些病原體侵入人體便有可能導致發燒。

很多非感染性疾病也會導致發燒,比如白血病、紅斑狼瘡、肺栓塞、癌症等。

當然人體內部的細胞們也不是喫乾飯的。當我們被病原體感染後,身體裏的免疫細胞就會沿血管趕到感染部位,將病原體清除。最開始到達的細胞一般是被稱爲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免疫細胞。巨噬細胞,顧名思義,就是去吞噬那些病原體的。

清除病原體也要講究效率,那些先到達的免疫細胞,會釋放大量的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叫做炎症因子。其中就有幾種關鍵的炎症因子會導致發燒,比如白介素6和白介素1。

當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到達大腦後,告訴大腦需要升高體溫對抗入侵。於是,大腦的體溫調節區域便會提高“體溫調定點”。然後,你的體溫就升高了。

退燒有講究

發燒是人體的一種應激反應,某種程度上來說,發燒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功能。不過,體溫過高如高於40℃,很短的時間內便會導致大腦受損,甚至致命。

體溫持續過高(> 40℃)可能會加重腦水腫和誘發多器官衰竭。

尤其是小朋友發高燒,不可掉以輕心。

在小朋友發燒時,溫度不是衡量病情的唯一因素,兒科醫生更爲強調的是兒童的整體舒適性。

一句話總結,短暫低燒讓它去,持續高燒別大意。(注:發燒會增加心跳和新陳代謝,所以心臟病患者和年老體弱的人應及時退燒,避免引起併發症。)

燒要怎麼退?

電視劇裏常常有發燒給病人加蓋衣被退燒的“捂汗”法。其實這種方法並不可取。因爲這可能阻止熱量散發,對於小朋友來說,發熱狀態下,本身機體代謝就會變得亢進,耗氧量也會相對增加,如果再捂得太嚴實,容易因缺氧而造成機體多器官、多系統受累等更嚴重的後果。

退燒一般有物理降溫和藥物退燒兩種。

物理降溫,即減少穿着衣物和保持所處環境涼爽,溫水擦浴、冷毛巾敷額頭也可以。同時,還應注意補充水分,飲食上喫一些易消化、有營養的流質、半流質食物。

另一種就是藥物退燒了。此處請遵醫囑。

總之,科學退燒很重要,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如果有發燒等症狀,記得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哦。

最近,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陸續開學了,上海的大小神獸們也陸續歸籠。如果學校裏有學生出現發熱怎麼辦?上海市疾控中心提供了標準動作:

如果發現有學生髮熱,學校應該做什麼?

老師要第一時間給發熱學生戴上口罩,送至臨時留觀區。

用水銀體溫計複測一次,如果體溫仍高於37.3℃,老師要立即通知學生家長到校(如學生家長送學生上學,可直接接走)。

指導家長填寫學生方便就診卡,由家長將學生送至指定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就診。

如家長無法到校,由學校撥打120救護車送醫。 臨時留觀區、教室、宿舍等學生活動過的相關區域,在發熱學生離開後按要求做好消毒,同時將相關信息報送所在區教育局和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備案。

學校要跟蹤發熱學生後續就診情況,根據學生方便就診卡回單和檢測結果,同意學生返校。與發熱學生有過密切接觸的同班同學需加強自我健康觀察,如出現發熱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報告老師並及時送醫。

綜合整理自科普中國、呼吸時間、丁香媽媽、逆瘤而上、上海疾控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