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歷朝歷代的皇帝,若論心狠手辣,朱元璋絕對是名列前茅。朱元璋經歷過太多苦難,在他的眼中,大明帝國應該是一個公正、開明、廉潔、儉樸的社會。因此澄清吏治,是朱元璋實現他的治國理想的一項重要措施。對於膽敢違法犯罪的人,朱元璋從不姑息,往往給予雷霆手段。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時常想到以前受到貪官污吏的欺壓,百姓不堪其擾,以至於激起民變,爆發農民起義的事情。於是處處留心,怕官員不好,官逼民反,因此爲抑制豪強貪吏,制定了《大明律》,嚴厲查辦貪官污吏,寧錯殺,不放過。朱元璋的重要謀臣劉伯溫曾說,元朝以寬縱失天下。所以,他極力支持朱元璋嚴肅法紀。


中書省都事李彬因爲貪暴犯罪,當受處罰,但左丞相李善長袒護李彬,不欲將其治罪。劉伯溫報告了朱元璋,朱元璋毫不通融,立即判李彬死刑。開國功臣湯和的姑父席某,隱瞞在常州的田地,逃稅漏稅,朱元璋知道此事後說:“席某恃和勢,不畏法,故敢如此。”雖然常遇春也跑來爲席某求情,但朱元璋不聽,絕情將席某處死。




因此,在老朱手下當官,是名副其實的“高風險職業”,“京官每旦入朝必與妻子訣,及暮無事,則相慶以爲又活一日”。爲了監視臣民,他常派大批的親信去民間防查,自己有時也出宮微服私訪。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出去逛了一圈,結果出大事了!


朱元璋有一天下朝,微服來到了戶部,戶部官員和各省來的計吏一個個眼睛緊盯着手中的算盤和賬本,低頭覈算賬目,誰也沒發現皇帝。朱元璋站了一會兒,見大家都在認真算賬,很高興,沒說什麼就走了。誰知到門口,聽到有兩個人正在爭吵,原來是戶部的一名官員因爲賬目不平的事,在和外省來的一個計吏爭吵。


戶部官員大聲說:“不平就是不平,錢糧數字差一分都不行,你這個冊子一定要重做!”朱元璋聽後很高興,暗暗稱讚那個戶部官員,做事嚴肅認真,好樣的!下午趁空閒時間,朱元璋又去了一趟戶部,這一趟讓老朱發現不對勁了。原來,那個外省來的計吏已經把新的賬冊做好,上交了戶部,並覈對準確無誤了。




朱元璋拿着那本賬冊,問那個外省計吏:“你們那個省離京城有多少路程?”答:“三千餘里。”老朱:“那你上午回去,怎麼下午就回來了?你騎的什麼馬,跑這麼快?”計吏一聽臉色瞬間變白,“嘣、嘣、嘣”連磕三個響頭:“小人沒回去。”“沒回去?那這賬冊上的大印是哪來的?”朱元璋厲聲逼問。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由此爆發。


明朝的稅收錢糧,主要分爲夏稅、秋糧。這是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各地的稅收被交納到縣政府以後,通過布政司,再到戶部進行全國調度。這個過程,如果沒有一套精密嚴格的會計制度,並且嚴格執行的話,必定是滋生貪腐行爲的溫牀!因此,洪武年間的戶部審覈極爲嚴格,錢糧數字甚至精確到一粒米!




“洪武11年山西陽曲縣,歲辦夏秋稅糧正耗糧:20122石6鬥3升7合8勺3抄6撮2圭9粒4粟1黍”(出自《永樂太原府志》)。用現在話說,精確到了小數點後不知道多少位!但是古代畢竟沒有電腦,完全是人工計算,一些計算上的差錯是不可避免的。


朝廷規定,各地每年都需派計吏到戶部“考校錢糧”。計吏出發前,布政司要在地方統計的賬冊上蓋章,按察司也得蓋章,表示統計無誤!計吏到了戶部,地方統計的所有賬目,必須跟戶部審覈後完全相符,纔算完事。只要數字有一丁點兒對不上,整個文冊便會被駁回,重新填造,而且必須重新蓋上原衙門的印章纔算有效。然後再來覈對賬目,直到完全無誤爲止。


這可害苦了官員們。古代沒電話,交通不發達,地方偏遠的比如福建省,進京審覈就要花費三個月,風塵僕僕的來了,結果發現賬目有一個錯誤。於是用三個月回去,重新造冊,蓋上大印之後,又花三個月來了。一覈對,結果又錯了,這一年啥也沒幹,光跑路了!又浪費時間又遭罪!怎麼辦?不就蓋個章嘛!“妙”招來了。




計吏出發前,在空白帳冊上先蓋好章,壓個騎縫印,如果跟戶部對不上賬,查查哪錯了,立即修改一份,反正章已經有了,再到戶部對賬,完事!這種方法提高了官員的工作效率,並且不受奔波之苦,逐漸成爲官場的潛規則。但是這樣搞肯定是不對的,讓朱元璋知道了肯定要殺頭的。所以,官員們彼此心照不宣,誰也沒有告訴皇帝。


所以,朱元璋知道後勃然大怒!他認爲自己成了冤大頭,這是極其嚴重的“欺罔之舉”,是上下各級官員在共通作弊,與他整飭吏治的要求背道而馳,其中必有腐敗。於是,他迅速成立了“空印案”專案組,下令嚴肅追查,嚴懲不貸。


朱元璋盛怒下,丞相御史無人敢諫,各地掌印官們付出了血的代價,朱元璋下令“凡主印者論死,佐貳以下榜一百,戍遠邊”,全國13個布政司、153個府、234個州、1171個縣的掌印官全部被牽連。明朝大儒方孝孺他爹方克勤,就是因“空印案”而死。




空印案爆發時,並未發現造成損失,因此一些歷史學家對空印案的看法是,雖是一大漏洞,但朱元璋懲治過當(“空印獄起,官吏下獄者數千人”)。但是如果地方精心計算好帳冊,確保無誤,那麼還何需輾轉?


而且,朱元璋之所以搞“空印案”,恐怕也不真是從懲治貪污的角度出發,而是認爲這些官吏瞞着皇帝,用空白蓋印文書對付戶部覈查,是對皇帝欺罔的行爲,是對皇權的不尊重!皇權是萬萬不能受到挑戰的,任何人的忠奸,不過在皇帝一閃念之間。


(參考資料:《明史·刑法志》、《國史概要》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