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歷朝歷代都有一些出名的隱士。不過,在這些隱士中,初心就向當隱士的,特別稀罕,幾乎沒有。都是因爲仕途波折,懷才不遇,碰了好多釘子後,才下定決心歸隱的。

即使是隱士圈裏名氣最大名聲最好的陶淵明,當初也是努力出仕的。至於那些指天怨地發誓歸隱,但一聽說皇帝給官帽就屁顛屁顛趕去的,就無法統計了,李白就是這類假隱士的典型代表。

北宋真隱士

不過,雖然如此,也並不是就沒有初心就想當隱士,北宋就有這麼一位。他的詩寫得特別好,在當時,影響很大的,但是後世影響很小,以至於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位詩人。

但要說起跟他交往的人,我們都很熟悉了,比如跟兩次爲相的寇準,就跟他的關係特別好,還有曾經也做過宰相的王旦,跟他也是好朋友。

是不是他不敢參加科舉考試或者沒有其他機會纔不做官的呢?還真不是,他就是不想做官,平時住在綠樹掩映的草廬裏,彈琴唱歌,高聲吟詩。有時出去跟朋友聚聚,喝喝小酒吹吹牛寫寫詩。

死也不當官

他當時的名氣大得不得了,詩集《草堂集》傳到了外國。比如契丹使者到大宋來,專門向大宋皇帝索要下集,說是在契丹只買到《草堂集》的上集,買不到下集,讓皇帝給幫幫忙。

其時是真宗皇帝時代,真宗聽了契丹使者的話,那是真開心啊。我大宋詩人的詩集影響如此之大,太給我長臉了。所以,宋真宗就讓詩人到朝廷來做官。

這樣的機會,放誰頭上都會很高興,不用考試不用別人推薦,破格從老百姓提拔到中央當公務員,這榮耀這地位,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但是,他是真的隱士,堅決不幹,對宋真宗說什麼“麋鹿之性,頓纓則狂,豈可瞻對殿墀”。什麼意思,就是自己野慣了,不適合當官。宋真宗是真想他來當官,再三讓地方官勸說,他就是不幹,說自己死也不當官。

宋朝皇帝比較開明,不像朱元璋那德性,讓你幹,不幹還不行,把你咔嚓掉。宋朝皇帝都不這樣,王安石前後辭官二十多次,皇帝也拿他沒辦法。

從這件事來看,他確實是真的隱士。他也跟當官的打交道,一般都是當官的到他草堂裏來,順便帶幾個妓女過來,娛樂娛樂,這個他不反對。他們在一起唱歌跳舞喝酒寫詩,確實快活似神仙。

寫詩提拔人

按說,一個隱士,對官場自然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他的詩,在當時就能影響到官場。

他有一位朋友叫劉偁,這名字是個冷字,我給注個音chēng。是個小官,陝州司法參軍。爲人清正廉潔是個好官。他呢,就喜歡跟好官結交,名聲不好的,一律不予交往。

這劉偁後來被罷官了,窮得連回家的路費都湊不齊,只好把馬賣了,買了一頭瘦驢,準備啓程。隱士知道後,被感動了,就寫了首詩給他送行。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上官多是嘆窮途,得替行裝盡有餘。

唯有甘棠劉法掾,來時騎馬去騎驢。

——《送劉法曹東歸》

這詩不用解釋,大家都懂詩意。說實話,這詩寫的也就一般般,但是,他當時名氣大啊,就傳到宋真宗那裏了。皇帝讀了這首詩,啊,也感動了。皇帝感動跟一般人感動是不一樣的,皇帝一感動,就給官帽子。就這樣。劉偁從一個不在品級的幕僚,被調到了京城,後來做到了六品官。

勸宰相辭官

隱士自己不做官,他還多次勸別人辭官,大名鼎鼎的寇準二次爲相時,他就力勸其辭官。

寇準當時名氣當然更大,澶淵之盟就是他的大手筆。宋太宗時,對寇準就特別器重,拜爲參知政事,也就是入閣爲相了。到宋真宗時,被奸人陷害,被貶到陝州。

陝州正是隱士的隱居之地,寇準對他早就有所耳聞,於是就到其草堂拜訪,一來二去,彼此都相互看重,這二人不是文人相輕,而是惺惺相惜,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隱士曾經寫了兩首詩誇獎寇準:“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官做了那麼大,卻沒有土地蓋高樓。這也太清廉了。歷史上,寇準有“無樓臺相公”之稱,就是從這裏來的。

後來,朝廷二次啓用寇準爲相,寇準來草堂告知消息,他當即寫了兩句詩,勸導寇準:“

好去天上辭將相,歸來平地做神仙。

”這詩寫得好,勸的很有力。但是寇準喜歡做官,自然不會聽,於是就走馬上任了。

結果,不到兩年,就被丁謂陷害,被貶到荒涼之地雷州,客死他鄉,嗚呼哀哉。

除了寇準,王旦在宰相任上,隱士也寫詩勸他辭官。

當時,宋真宗好大喜功,搞了一場盛大祭祀活動,王旦作爲宰相,任祭祀總指揮。這場活動,排場很大,花費巨資,民間議論紛紛。祭祀過後,隱士就給王旦寫了封信,這封信是一首詩:

聖朝宰相年年出,公在中書十二秋。

西祀東封俱已了,好來相伴赤松遊。

宰相年年都有,你做的時間夠長的了,祭祀活動已經過去了,你該急流勇退了,爲自己過幾天神仙一般的日子了。

王旦看了這首詩,想了很多,覺得隱士言之有理,於是就向朝廷遞交了辭呈,告老還鄉,獲得了批准,晚年幸福。

死後看你當不當

隱士堅決不當官,所以名聲特別好,名氣也越來越大。真宗是很喜歡這樣的人才,可是人家就是不當這官,也沒什麼好辦法。

隱士在60歲這年因病醫治無效,撒手人寰。地方官趕緊上報朝廷,這名氣大就是不一樣,無官無職,死了還得上報中央。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屬於社會知名人士。

宋真宗聽聞噩耗,很是哀痛,下昭旌表,給了他一個“陝州處士”的美稱,還追贈爲祕書省著作郎。祕書省著作郎這是一個官名。一輩子堅決不做官的隱士,死後當了官。宋真宗一定在心裏說:“活着的時候你不聽話,不當官,死了我看你當不當。”

這位隱士叫魏野,生於960年,卒於1020年,享年60歲。這是一個真的隱士,大宋的人都非常尊敬他,確實,他也值得人尊敬。

大家對於魏野的故事還知道哪些?寫下來一起交流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