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誠投資陳家琳:政府工作報告是個關注重點,這裏面大家會關注是不是像往年一樣,對主要的一些經濟活動設全年的指標,比如說GDP增速。星石投資:我們星石內部對於重磅政策和會議的分析,主要作用在於“類別優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不同組合,或者說是貨幣和信用的不同組合,對應了不同類別的投資機會,使得我們能夠適應各種市場風格。

(原標題:基金經理看兩會!最關注財政政策如何發力,如何捕捉投資機會?世誠、星石等知名私募這樣說)

中國基金報記者 趙婷 房佩燕

編者按:備受市場關注的“兩會”召開,在這一疫情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究竟有哪些看點?對今年乃至未來的經濟形勢有哪些影響?對A股市場影響多大?帶來哪些領域的投資機遇?《中國基金報》專門推出知名公募和私募基金看兩會系列報道,一一揭開這些問題的答案。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分別於5月21日、5月22日在北京正式開幕。A股歷來有“兩會行情”一說,會議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宏觀經濟政策及行業政策將逐步定調,引發市場及投資者關注。

今天,基金君採訪了世誠投資、星石投資、北京泓澄投資、悟空投資等四家知名私募基金一起來談談“兩會行情”。從採訪來看,私募人士對兩會在財政政策力度和具體的發力點、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表述重點關注。

最關注財政政策如何發力

中國基金報:目前A股進入“兩會時間”,從目前所瞭解情況看,您如何看今年兩會政策?有哪些值得關注之處?

世誠投資陳家琳:政府工作報告是個關注重點,這裏面大家會關注是不是像往年一樣,對主要的一些經濟活動設全年的指標,比如說GDP增速。到目前爲止還是有分歧,我自己傾向於不見得對2020年全年定一個明確GDP的增速指標。因爲現在一個是確實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特別是一季度,另外,現在畢竟還是全球一體化,至少在當下誰都離不開誰,這意味我們要訂一個目標,還要看外部的形式,疫情對中國經濟開放度的影響,對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我傾向於還是會定一個大的方向,用來鼓舞大家,但怎麼定我也不知道。

另一方面大家還會比較關注財政赤字,之前一些會議也強調貨幣政策更加穩妥,財政政策更加給力,我相信能突破3%的上線,但突破多少也是關注度比較高的,可能會定一個大方向,再根據情況再做調整。不排除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定大方向,然後等下半年再跟進具體的經濟走勢做適度的調整。

星石投資:目前主流的預期是全年GDP目標可能在2%-3%左右,這就意味着未來三個季度的平均增速在4.5%~6%之間。全年完成這個目標難度不小,因此可能會設置一個比較偏低的目標,甚至有一定概率不太強調GDP這個目標,更重要的在於保就業和保民生。

赤字率上調應該是一致預期,關鍵在於提高到什麼程度,以此可以對應判斷出對於基建穩增長的力度。

兩會的召開本身就說明了疫情已經處於一個可控的範圍,更重要的關注點在於疫情的管控程度會不會進一步放鬆。對於疫情的判斷會影響到投資的判斷,因爲很多行業在疫情中受損,後面需求的恢復跟疫情的管控緊密度非常高。

5月20日前後是國內疫情是否經受住考驗的重要觀察時點,因爲五一小長假是一個人羣相對密集的時間,往後推14天則是5月20日左右。

基建毫無疑問是今年需求側擴張的明確方向,不管是新基建還是老基建;重點關注赤字率到什麼程度,從而判斷對基建的支持力度有多少。

預計地產的表述大概率保持不變:房地產短期內應該會表現相對較好,但“房住不炒”是前提,因此預計對於房地產的政策應該以平穩健康發展爲主。

要素市場化改革雖然短期影響不大,偏長期看比較重要,意味着我國增長模式的轉變;兩會要關注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政策動向。

北京泓澄投資:兩會方面,財政力度是最大的看點,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爲,當前市場預期一般預算赤字在3.5%~4%之間,特別國債1-1.5萬億左右。地方專項債可能會到達4萬億規模。這樣算下來總體的廣義赤字率會處於比較高的水平。貨幣政策表述預計依舊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結構性改革的線索應該會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有所體現,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高端服務業,基建領域強調新基建和補短板,新型城鎮化及都市圈、城市羣等會有怎樣的政策安排,也都值得關注。

當前資產價格對總量數據預期計入的比較充分,如果政府工作報告有較爲超預期的安排,市場自然會有更加積極的反映。但就目前情況看,更多還是應該關注在結構調整方面,這也是更爲長期的線索。

悟空投資:在兩會召開前夕,多部委負責人對擴大內需都有明確表態,爲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我們將提高赤字規模,增加專項債的規模和發行特殊國債,消費和基建都是重點的發展方向。因此我們關心兩會在財政政策總的力度和具體的發力點。

兩會如何影響股市走向?

中國基金報: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您覺得今年的兩會和往年有何不同?今年兩會對A股市場影響大麼?是否有“兩會行情”? 政策如何影響股票投資?

星石投資:根據歷史統計,兩會前市場風格更偏成長和主題,兩會後更偏價值。背後的原因在於兩會之前一般政策環境相對比較友好,流動性比較充裕,而且兩會期間也會預期有各種各樣的話題,因此這是一個主題投資比較好的窗口;而兩會後這些環境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從而導致風格會更偏向價值。

對A股來說,一旦大家認識到一個數字統計意義上的規律後,這個規律的有效性應該會顯著下降。

作爲投資的參考,其實兩會的重要性可能沒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治局會議高,對兩會關注高主要是因爲報道多,議題更多關乎民生。

政策分析的目的,最終落實到對企業盈利和流動性的判斷上。

政策對股市影響是沿着政策→貨幣→信用→經濟增長→通脹這一路徑傳導的,中間每個環節都會對股市產生影響。財政、貨幣政策會影響到貨幣鬆緊,進而影響信用派生、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之後會進一步攀升出通脹;最後經濟增長和通脹的組合反過來又會影響政策取向,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股票的價格是由企業盈利和估值決定的,政策分析的兩個核心要素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直接影響了企業估值層面,財政政策決定了總需求層面的力量強弱,影響了企業盈利。

產業政策的分析會影響到更細分的行業趨勢判斷上。

悟空投資:歷史看,兩會都有助於提高市場的風險偏好,同時兩會指明的一些重點發展方向都是當年股市的重點核心板塊。

中國基金報:能否談談目前市場利好因素和利空因素?以及核心因素?

世誠投資陳家琳:利好方面,經濟還相當有韌性,雖然不同行業有區別,但總體大的方向不會有所變化,這是積極因素。但也有挑戰,主要是海外這塊,海外疫情拖着長長的尾巴,會讓我們處於兩難的境地,這是擺在眼前的事情。其他方面,包括中美關係進一步升級後續會如何。

還有一個偏技術層面的問題,就是美國經濟業績修復程度不及預期,有可能引發美股市場反彈之後出現調整,如果調整比較劇烈,可能會造成情緒方面的影響,這需要當心。

其他方面都比較可控,雖然上市公司業績面對相當的壓力,但這部分市場包括現在的股價都已經有預期,後續不會有特別額外的業績層面的壓力。資本市場方面,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完善,改革開放的動作不斷,這些措施都更有利於資本市場健康良性發展。今年更多的是看改革中孕育的機會,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如何調倉換股捕捉投資機會?

中國基金報:您認爲兩會將帶來哪些投資機會?哪些您比較看好?您近期是否進行了相關持倉結構調整?

世誠投資陳家琳:在投資上不會有很大的調整變化,之前國務院常委會召開頻率也相當高,釋放出了一些信息和方向,所以我們在大方向的判斷、投資上不會因爲兩會做大的調整。

星石投資:我們星石內部對於重磅政策和會議的分析,主要作用在於“類別優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不同組合,或者說是貨幣和信用的不同組合,對應了不同類別的投資機會,使得我們能夠適應各種市場風格。

根據政策組合來看,寬貨幣緊信用,非週期最好;寬貨幣寬信用,都好;緊貨幣寬信用,順週期最好;緊貨幣緊信用,都不好。當然這些規律並不是固定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中美關係如果出現惡化,對於市場的衝擊應該是一次性衝擊。因爲其實不管是投資者還是企業,從2018年起就對中美關係的不確定形成了共識,並做好相應準備。

現在來看,週期板塊絕對收益的機會應該是比較明顯的。核心指標在於這幾個月社融的連續放量,M1的增速也開始小幅向上,這對於整個週期股是比較利好的信號;但現在大家對疫情的擔憂程度依然較高,所以市場反饋不是特別積極,但隨着後續指標的進一步改善,天量社融對經濟的推動會相對比較顯著,週期的機會也會出現。

未來是通縮還是通脹?從現在來看是一個通縮的狀態,未來隨着經濟活動的逐步恢復,在目前天量流動性的支撐下,未來很可能會出現通脹。

中國基金報:對於市場預期較高的新基建、PCB等領域,您如何看?背後有多大投資機遇?

世誠投資陳家琳: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兩會中比較大的看點,這和財政政策也是聯合在一起。基礎設施建設之前也已經有所啓動了,鋼材、工程機械的一些數據也都很好,也印證了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開工了。政府工作報告可能會進一步促進加快發展。

這裏面有兩塊,一是傳統的基礎設施,包括鐵路、交通、電力電網等。還有一塊偏新興產業,比如5G、信息產業技術,資本市場對這一塊更加關注。就看偏新興產業方面,之前常委會開會也強調舉全國之力抓科技創新,我相信兩會文件裏面會強調這一點,看是不是列出一些具體的方向,這可能會對二級市場,投資者情緒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相關文章